美文网首页
如果李彦仙不死,矢志抗金之路上的岳飞又岂会那么孤单?

如果李彦仙不死,矢志抗金之路上的岳飞又岂会那么孤单?

作者: 倾听历史观 | 来源:发表于2021-10-29 19:49 被阅读0次

    众所周知,一场靖康之变让北宋亡了国。但事实上这场带给赵宋王朝巨大灾难和耻辱的事变之所以会爆发,既有着很大的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说其偶然,是直到刀架在脖子上之前,北宋举国上下毫无任何亡国的心理准备以及危机意识。毕竟在他们看来此时的女真人再强,也未必强过澶州之战时的契丹人——所以就算两国打起来了而且大宋朝“照例”仍然打不过,那么只要祭出岁币乃至割地这两大祖传法宝,就照样能保住东京汴梁的太平盛世和歌舞升平。因此在宋金联合灭辽之后,宋徽宗赵佶君臣实际上一直在不断对金试探和挑衅,无论是阴夺山北三州还是张觉事件,始作俑者都是宋非金。从这个角度上看,说宋金战争是北宋一方率先挑起的,也不为过。

    若非赵佶太不着调,靖康之变本不应该发生

    而从金国的角度,在骤然崛起又迅速灭辽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其制度、人口以及军力在事实上都无法支持他们像吞并辽国那样灭掉北宋。因此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理智的力主按照海上之盟的约定向宋人割让燕云十六州,并坚决阻止以次子完颜宗望(斡离不)为首的激进派想要南下攻宋的打算。对此,有后者曾哀叹过的“太祖止我伐宋,言犹在耳”(《靖康稗史之四·南征录汇笺证》)之语为证。

    哪怕在完颜阿骨打早逝、金国决策层被激进派控制的情况下,其南下攻宋的主要目的仍是劫掠财帛子女,最多是拿下河北以巩固燕京防线。可让女真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宋人居然会如此不禁打……而且不禁打也就算了,骨头居然也如此之软,被危言恐吓了几句,就乖乖的绑了自家皇帝,连带着大宋朝一百多年积存的财宝统统贡献了出来……

    所以说当时的女真人也是一脸懵逼、不知所措的。否则就没法解释他们为何没有乘胜追击、继续吞并大宋朝剩下的半壁江山,反而在靖康之变后撤回黄河以北,在北宋故地上连续弄出伪楚、伪齐两个傀儡政权代为统治——要知道直到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后,女真人才正式入主中原,然后在两淮、长江沿线与南宋形成对峙。

    而此时距靖康之变,已经过去了15年。

    说其必然,是因为此时的北宋王朝已经从根子上烂透了。毕竟此时赵佶、赵桓父子麾下没有寇凖只有蔡京,而被其倚之为干城的大宋军队,更是堕落到了让人无语的地步。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就是宋徽宗年间东京汴梁的景象,看上去哪像要亡国?

    比如在太原保卫战中,西军名将种师中率援军与完颜宗翰(粘罕)决战于杀熊岭。在战况最激烈时,种师中下令以神臂弓阻击来袭的女真骑兵,果然取得奇效。可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啥?因为按照宋军的潜规则,发射神臂弓这种神兵利器是需要支付“计件工资”的——每发射一轮,都得向士兵赏赐固定数额的钱财。可问题是种师中匆忙来援,钱没带够,哪怕他指天发誓战后一定加倍补偿,麾下仍然理直气壮的“皆愤怨散去,所留者才百人”(《宋史·卷三三五·列传第九十四》)。最终变成光杆司令的种师中被无数金兵淹没,身负四创,力战而死。

    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才是见了鬼,这样的王朝灭亡了更不值得让人同情。


    01

    宋高宗赵构在人们眼中就是个昏君、胆小鬼、投降派,反正一无是处。可要是把讲这些话的人与其异位相处,谁敢保证就能干得比他更体面?

    就像在五代时期曾历仕四朝十君的冯道——身为“太平犬”的欧阳修、司马光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大骂他不知廉耻、奸臣之尤;可同为“离乱人”的范质、薛居正却对其评价极高:

    “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镇俗为己任,未尝以片简扰于诸侯,平生甚廉俭。逮至末年,闺庭之内,稍徇奢靡……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礼。”(《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六·周书列传第六》)

    赵构的情况也是大体如此。

    赵构只是倒霉而已,换成其他两宋15帝中的任一人也不见得能比他强些

    实事求是的讲,就算把汉武唐宗换到赵构的那个位置上,不给他们个二三十年的时间恐怕也难以直捣黄龙,短时间内维持偏安都费劲,更何况仅有守成之资的赵构?

    所以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后,赵构就一路撒丫子南逃,直到被完颜宗弼搜山检海的撵到了海上避难,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这不是他想不想打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打不过——要是宋军还有用,何来的靖康之变?其时倾举国之力都被女真人打成狗,如今就剩下一班溃兵散勇,还指望他们能堵住女真人的大军?

    没错,就是溃兵散勇。在南宋之初被吹捧出来的“中兴四将”中,除了岳飞外的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以及宋高宗一朝有点名气的武将如刘锜、吴玠、吴璘、曲端、杨存中、李显忠等人,在靖康之前要么只是中下级军官,要么不过是在军中厮混的衙内。而在那场导致北宋亡国的举国溃败中,这些人虽难逃一败但侥幸逃得一死,更侥幸的是还能收拢一些溃兵,从而有了在新朝发家的资本。

    当然也不能否认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真本事,而且忠义之心尚存。否则为啥只有西军残部成了南宋初期的顶梁柱?因为北宋军队三大派系中的另两支——河北禁军和京营禁军更加不堪,不是沦为“军贼”,就是成了降将、伪军,更加没法指望。

    军队打不赢这种事最是无可奈何,也无法可解

    但哪怕西军残部还能守住底线,但赵构能指望这些女真人的手下败将保家卫国乃至收复失地吗?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连他们自己都缺乏底气,比如位列南宋七王之一的名将吴璘,就曾隐晦的承认自己不是女真人的对手:

    “璘与先兄束发从军,屡战西戎,不过一进却之闲,胜负决矣。至金人则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後,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九十五》)

    当然,包括吴璘兄弟在内的南宋名将们还是打了不少胜仗的,不过却有个前提,那就是以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为界,在之前是万万打不赢的,但此后金军的战斗力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若非完颜宗望、完颜娄室等金国名将死的太早,估计他们还是难求一胜,南宋也弄不好就得亡国了。

    所以赵构才早早的对非西军出身又没啥历史污点的岳飞给予厚望,一度到了“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金佗续编·卷二十七》)的地步。

    但事实上除了岳飞,赵构本应还有一个在能力、品行和志向上不遑多让的选择。如果这个人运气好一点或是脾气别那么执拗的话,或许就不会那么早早的死去。这样一来,有此人在西、岳飞在东,两厢推进的话,其北伐之势即便是秦桧恐怕也难以阻止。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彦仙。


    02

    李彦仙,本名李孝忠,字少严,宁州彭原人(今甘肃宁县),后徙居巩州(今甘肃陇西)。从籍贯来看,他本应是难逃西军“毒手”的,但在靖康之前的30年时间里,家境优渥的李彦仙要么天南海北的当驴友,要么在家乡当大侠,反正是没干过啥正经事。

    所谓时势造英雄,李彦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当女真人第一次南下攻宋时,慌了手脚的赵佶父子号召天下义士勤王。于是不安分的李彦仙招募了3千人,一路跑进了汴梁城,并因此被赏功封为承节郎——在北宋官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中,承节郎位列第五十一阶,要是按照现代军衔相比较,大概相当于个少尉?

    但甭管大宋官家有多抠,李彦仙这个小军官的头衔也没保住几天。为啥?因为李大侠的执拗脾气发作,居然越级上书弹劾主战派领袖、尚书右丞李纲不知兵还不懂装懂,“恐误国”(《宋史·卷四百四十八·列传第二百七》),这还了得?于是脾气暴躁的李纲下令缉拿,惹了祸的李彦仙撒腿就跑,从此当上了大宋朝的通缉犯。为了逃避追捕,他才将李孝忠这个高大上的名字改成了不知所谓的李彦仙。

    那么李彦仙弹劾李纲的理由对不对?不但对,而且大对特对。

    话说北宋的文官士大夫们有一个算一个,谁敢说自己知兵?要是有不要脸的敢跳出来说自己行,信不信大宋朝的魏王、那位两朝顾命定策元勋(韩琦)会从棺材板里跳出来扇他几百个大耳光子?

    就说靖康那会儿,非但李纲不知兵,就算另一个号称名将但实际上也是进士出身的主战派宗泽,其军事才能也不见得高到哪儿去,还曾被岳飞怼过。不过老宗的好处是不拿文官的架子,跟那些“粗鄙武夫”能打成一片、能以身作则,算是大宋朝文官中罕见的异类。而李纲则是传统的士大夫做派,极度鄙视和不信任武夫,而且还脾气暴烈,不善于团结同僚,虽有抗金之志,但却是缺乏抗金之能。

    身为抗金派领袖的李纲却遭到岳飞、李彦仙两大名将的轮番弹劾,可见其不知兵的恶名已经卓著到了何等地步

    因此不光是李彦仙,岳飞也曾忍无可忍,以修武郎(武臣五十三玠中第四十四玠)的身份越级弹劾李纲瞎指挥。不过岳飞的运气比李彦仙好,赵构不许李纲严惩,只是将其革职、撵出军营就算结案。

    英雄所见略同,岳飞被逐后又跑到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处重新投军,而李彦仙也跑到种师中处二次入伍。而等到种师中兵败身死后,他又投奔陕州知州李弥大并受到重用,率部镇守渑池。

    靖康之变时,永兴军帅范致虚(又是一个进士)率西军主力大举东援,结果李彦仙管不住自己大嘴巴的毛病再度发作,然后就颠颠的跑到军前试图阻止:

    “淆、渑道隘难以众进,不若分兵而前,留其半于陕,可为后图。”(《宋史·卷四百四十八·列传第二百七》)

    李彦仙的建议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自打第一次汴梁被围,又在赵佶父子付出了割地赔款的代价恭请女真人北撤,然后就迫不及待的遣散了各地勤王义军之际,汴梁其实已经没救了。再加上河东、河北已经沦陷的情况下,关中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不但是西军的大本营,更是天下形胜之地。据之可控中原,又与两淮东西呼应,形成屏蔽和遮护南方半壁江山的两臂,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因此李彦仙认为勤王京师意思一下就得了,范致虚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保卫关中上。至于赵佶父子那对昏君,谁管他们死不死?

    岳飞和李彦仙都不怎么把赵宋官家当回事,难道这就是他们屡打胜仗的秘籍?

    要论到“大逆不道”,李彦仙跟岳飞比也不遑多让。不过这回他的运气还算不错,范致虚既没听他的“歪理”,也没一刀把他砍了,而是继续雄赳赳气昂昂的驰援东京,然后在千秋镇(今河南义马)附近被金军一个冲锋就打得稀碎,然后就循例全军覆没。

    至此,关陕至河洛一带正经的大宋官军不复存在,才轮到不那么正经的李彦仙力挽狂澜。


    03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打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以经制使王燮为首的大宋官吏、军士根本不敢抵抗,跑得比兔子还快。而此时被一贬再贬仅担任个不入流品的石壕尉的李彦仙,却率众坚守三觜山。因为女真人残虐,所过之处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已为人所共知,因此那些来不及或是不愿意逃跑的陕州士民便自发的投靠唯一愿意抵抗的李彦仙麾下。当然,因此也将大拨的金兵引到了三觜山。

    不过李彦仙早已成竹在胸,先是佯做不敌退入山寨死守,再趁金兵骄纵之时突然在其背后大发伏兵,将其一战击溃,取得大捷。

    李彦仙非常擅长山地作战,这恰是平地无敌的女真铁骑的死穴

    值此万马齐喑之际,李彦仙的胜绩如同黑暗中的一把火炬,吸引了无数豪杰壮士前来投奔。而他也趁胜连续出击,给予金军极大的打击:

    “金数万围三觜,公邀战,伏精兵后崦,掩击万计,夺马三百,金解去。京洛间多争附者,势益雄张,未阅月破金五十余壁。”(《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三月,李彦仙联合各路义军一战收复陕州,却在战后论功行赏过程中出了岔子——河东义军领袖胡夜义认为自己出的兵多、贡献的力气大,所以不服李彦仙,并劫掠陕州南原以为泄愤。

    其实吧,南北宋交替之际冒出的无数所谓“义军”,大多是胡夜义的这种德性。

    在北宋朝廷还能大体维持住社会秩序时,这些人中比较安分的在体制内当着官吏、官军,不怎么安分的在乡间当着豪强、在江湖做着大侠,非常不安分的则猫在各种犄角旮旯干着土匪强盗的买卖。但在这些人中间,基本找不到几个正经人——也就是汉唐时所谓的“良家子”,即士农工商。

    所以一旦秩序崩溃,这些人就趁势而起,跳出来搅动一方天地。至于因为国仇家恨看见金人就想打一打自然是有的,但打来打去日子久了还没被干掉的,想法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到最后所谓的抗金没准就从义之所在变成了利之所求——要是利益一致,女真人那边也是可以降一下的;要是利益冲突,没准大宋朝的官兵来了也是要打一打的。

    其实历史上大多数的所谓义军,都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干着祸害百姓的买卖

    至于祸祸良善百姓,那就更不是事了。譬如胡夜义的所为,说跟女真人半斤八两都是客气的——毕竟在非我族类的前提下,要是大宋朝有本事打进金国腹地,没准比后者还得无恶不作,可你胡夜义拿自己的父老乡亲泄愤算怎么回事?

    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岳飞能脱颖而出、成为那个年代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当然战绩出众是最根本的原因,但不可忽视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治军严格,军纪森严,秋毫不犯:

    “严纪律,行师用众,秋毫不犯。有践民稼、伤农功、市物售直不如民欲之类,其死不贷。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诘其所自得,立斩之。”(《金佗稡编·卷九·行实编年第六》)

    而李彦仙之所以屡屡被拿来跟岳飞作比较,也正是因为他同样的傲上而悯下,胸怀悲天悯人之心。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两人共同的悲剧命运。

    又跑题,赶紧扯回来。

    对胡夜义这样的恶棍,李彦仙下手毫不留情,将其诱而斩之。然后胡部的两员悍将邵隆和邵云便气势汹汹的跑来要替老大报仇,结果时值金人来犯陕州,李彦仙毁家纾难,誓与陕州共存亡,又把这俩心中尚存忠义的武夫感动得稀里哗啦,干脆纳头便拜,认了新老大:

    “彦仙搜军实,増陴濬,湟尽取家属以来,曰:‘吾以家徇国,与城俱存亡。’闻者感服,邵兴(即邵隆本名)在神稷山以其众来,愿受节制。”(《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从此这二人忠心耿耿追随李彦仙,至死不悔,恰如岳飞麾下的张宪、王贵。

    像杨再兴、张宪这样忠勇的部下,李彦仙也有

    有河东义军诚心相助,李彦仙如虎添翼,很快就杀过黄河在中条山建立了落脚点,不但引得义士纷纷前来归附,还夺取了河中府、解州、绛州、蒲州的大片土地。这也是自靖康之变,宋军首次反攻进入两河地区(即河东与河北),引得天下震动。南逃的宋高宗赵构得知后,欢喜得夜不能寐,忙不迭的加封李彦仙为陕州知州兼安抚使,升武节郎(武臣官阶五十三阶中的第三十八阶)、阁门宣赞舍人,并赐他袍带、枪剑。


    04

    跟赵构加官进爵一同到来的,是金军疯狂的报复和反扑。

    而李彦仙之所以能与岳飞相提并论,就在于他在那个北南强弱之势一边倒的时代里,不仅是极少数敢战的宋朝将领,而且能战,还战之能胜。

    建炎二年冬,金将乌鲁撒拔来犯陕州,李彦仙与之苦战七天,一举将其击溃。此后他又在中条山设伏再次大败金军,俘获军官18人,西路军主帅完颜娄室仅以身免,并趁势收复虢州(今河南灵宝)、同州(今陕西大荔)。再次收获意外之喜的赵构也不吝啬,加封李彦仙为右武大夫(武臣官阶五十三阶中的第十四阶),宁州观察使兼同、虢二州制置使,这也是后来人们普遍尊称他为“李观察”的由来。

    大名鼎鼎的金兀术其实是个战五渣,完颜娄室才是当之无愧的女真战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完颜娄室堪称女真人中的第一名将。自靖康之变以来,他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北宋大将樊夔、刘臻、种师中、折可求、姚古、张灏、范致虚、傅亮、吴玠、张浚、赵哲等与之交战的结果均是或死或降或逃,反正无一人能捞到胜绩,不全军覆没都能成为吹牛的资本——在短短的不到3年时间里,完颜娄室以最多时不超过5万的兵力,歼灭的宋军数量超百万以上,几乎凭一己之力将北宋的河东、关中和河南三大重兵集团一扫而空。若非他无暇抽身前往汴梁,否则女真灭宋之功几乎就被完颜娄室包圆了。

    在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完颜娄室病逝后,金国向南的扩张之势也戛然而止,金军的战斗力也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下滑。像以前在完颜娄室麾下颇具名将之姿的完颜宗弼(兀术),就屡屡被岳飞、吴玠打成狗,由此可见这位女真战神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由此亦可见李彦仙中条山之战的难得与不易。

    不过完颜娄室很显然并不甘心失败,很快又卷土重来——建炎三年腊月,他携女真及宋人降兵10万将陕州团团围困,日夜攻打不绝。15日后城破,李彦仙奋战到最后一刻,在局势终难挽回的情况下放弃逃生,投河殉国,时年仅36岁。

    自起兵抗金以来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战无不胜的李彦仙,为何突然之间就败了,而且败得如此彻底?我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就是完颜娄室实在是太难搞了。

    中条山之败,对于完颜娄室来说应该是个意外,是连胜之下的轻敌所致。这就使得他深感羞愤,一反常态的强行征调了刚刚投降的折可求部,拼凑出10万大军攻打陕州。这种重视程度,在完颜娄室的攻宋之旅中,仅次于太原之战和富平之战,可李彦仙手中的力量连那两战宋军的零头都比不上。

    女真人战无不胜的神话在完颜宗望和完颜娄室去世后,就无数次被捅得稀巴烂

    完颜娄室充分利用了这个力量对比悬殊的优势,分兵十部轮番攻城,昼夜不休,就是想把守军活活拖垮,而李彦仙对此能有什么办法?

    而且他也并非坐以待毙,绞尽脑汁的采取火攻、水淹、夜袭等种种措施试图挽回局势,但一一被完颜娄室识破。在守军损失殆尽之后,李彦仙凭借其超高的人望和号召力动员了全城百姓参战,城墙被攻陷后就巷战,连妇女都站在屋顶上以砖石打砸金兵,“哭李观察不绝”——军心士气高昂若此,最终还是难免失败的结局,实在是让人感到无力。

    其次就是外援断绝,友军要么无力,要么愚蠢,要么就是坏。

    陕州被围期间,李彦仙麾下在外围作战的将领如邵隆、吕圆登、杨伯孙等都玩了命般的回援。可当时的女真铁骑野战无敌,哪是想回援就能回援的?更何况邵隆等人兵力不足,回援如同飞蛾投火,除了损失惨重外(吕圆登战死)几乎对战局毫无影响。

    而当时的战区最高军政长官、川陕宣抚使张浚也算尽心尽力。虽然在战前李彦仙曾向张浚申调3千骑兵,并建议在金军围困陕州期间,西军主力渡河北上攻击绛、晋、汾、并等州,不但能趁机大占便宜,弄不好还能迫使完颜娄室撤围。不过张浚并没有同意李彦仙的主张,反而劝他放弃陕州后撤以保存势力,最终二者谁都没说服谁,只能当这事没发生过。

    这并不是说张浚是个投降派、扯李彦仙的后腿。相反这位后来的当过宰相的紫岩先生为人正直,品行高尚,还是个坚决的主战派,曾跟秦桧斗得不可开交。可问题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宋朝士大夫,老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知兵,而且在比李纲还不知兵的情况下,偏偏喜欢以名将自诩。因此张浚人不坏,但同样把大宋朝祸祸得不轻,最后气得赵构破口大骂:

    “浚用兵,不独朕知,天下皆知之。如富平之败,淮西之师,其效可见。今复论兵,极为生事。”(《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一·宋纪第一百三十一》)

    所以老张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拒绝李彦仙的原因,不是不愿,而是不懂。

    张浚是个好人也算个好官,但不意味着他就不会无心干坏事

    等到陕州打起来了,张浚更是不计前嫌,一边千方百计的调集粮草辎重供应李彦仙,一边千里迢迢的带着兵从长安赶去救援,可哪里还来得及?

    这时老张终于搞懂了战前李彦仙出击敌后的意图,赶紧下令时任康州防御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的曲端立刻攻击鄜州(今陕西富县)、坊州(今陕西黄陵),用威胁完颜娄室老巢的办法试图迫使其退兵。不过曲端却百般推诿,就是不肯出兵,至此陕州的最后一线生机断绝。

    并不能因此说曲端就是个坏蛋,相反他能文能武,骁勇善战,抗金也绝不含糊。可问题是曲端出身西军,难免就身负西军的祖传三大技能。

    哪三大?一曰争功,管他冒领军功、杀良冒功还是谎报军功,反正要是狗屎也是军功的话,西军上下有一个算一个都敢豁出去扮恶狗抢屎;二曰红眼病,反正不管是寻常同僚还是世代交情,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要是有个后起之秀加官进爵比自己快,那简直就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其三曰见死不救——既然红眼病都犯了、都视若仇雠了,见死不救、坐视友军倒霉的事情在西军中就太司空见惯了。哪怕是作为西军精神领袖的种师中,之所以在杀熊岭落得个败亡的下场,除了士兵因得不到赏赐而哗变外,姚古及张灏莫名其妙的失期不救才是罪魁祸首。

    连种家子该倒霉都一样得倒霉,备受赵构赏识和器重的李彦仙又得有多招人恨?曲端凭啥去救?

    最后,是李彦仙的骄傲最终害死了他自己。

    还是那个问题——为啥偏要将李彦仙与岳飞相提并论,最大的理由就是他们都太骄傲了。

    骄傲是把双刃剑,既能让人攀上高峰,也能让人坠入深渊

    岳飞的骄傲,在于鹤立鸡群般的能力下对于一切的不妥协。因此他把除了宗泽、张所外所有的上司、同僚都得罪了个遍,就连最初将其视为头号心肝大宝贝的赵构都跟他翻了脸。而李彦仙同样不遑多让,因为骄傲宁愿困守孤城也半步不退,因为骄傲哪怕深陷绝境也酣战不休,因为骄傲即便生路就在眼前仍然选择一死:

    “彦仙易敝衣走渡河,曰:‘吾不甘以身受敌人之刃。’既而闻金人纵兵屠掠,曰:‘金人所以甘心此城,以我坚守不下故也,我何面目复生乎?’遂投河死,年三十六。”(《宋史·卷四百四十八·列传第二百七》)

    金兵为啥会屠城?因为完颜娄室对他惺惺相惜,围城期间便遣使劝降,许诺封其为河南兵马元帅。可李彦仙的回答是什么?“吾宁为宋鬼,安用汝富贵为!”(引用同上)城破之后,李彦仙在巷战中左臂被砍断,全身中矢如猬,完颜娄室趁机下令必须生擒之,得者可获万金。骄傲的李彦仙如何能忍受这样的屈辱?这才弃城准备逃脱,也让屡求李彦仙而不得的完颜娄室恼羞成怒,下令屠城。

    因为骄傲让李彦仙悲天悯人,所以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遂投河而死。

    而骄傲是可以传染的。李彦仙如此,全家妇孺乃至满城百姓亦宁死不降,他的部下如邵云、吕圆登、宋炎、贾何、阎平、赵成等也纷纷用自己的生命向主帅回报了忠诚。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昔日恶匪胡夜义的亲信邵云,其刚烈忠勇,恰似岳飞麾下的杨再兴、张宪:

    “城破被执,娄宿欲命以千户长,云大骂不屈,娄宿怒,钉云五日而磔之。金人有就视者,犹咀血喷其面,至抉眼摘肝,骂不绝。”(《宋史·卷四百四十八·列传第二百七》)

    邵云相从李彦仙不过一载有余,便从一个徒知私恩而不知大节的莽夫转变成忠烈无双的义士。这让人不禁感慨,要是李彦仙不死,又会有多少个像邵云、邵隆那样的英雄人物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金大业中去?

    若李彦仙不死,岳飞又岂会那么孤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李彦仙不死,矢志抗金之路上的岳飞又岂会那么孤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qw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