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在汽车生产车间实习。
汽车生产,有很多工序,打螺栓就是其中一项。师傅教我们,每次打完螺栓后,要手动用加力扳手在加力,听到“嘎巴一声”,就算好了。但如果螺栓打的太紧,就要反方向松一松,也是听到“嘎巴”一声,才算好。
我当时就有困惑,螺栓不是拧的越紧越好吗?为什么还要让我们松一松?
同样,车门卡扣,因为磨具预留了8个孔,师傅却只让我们装6个,这不是偷工减料吗?难道卡扣不是越多越好吗?我问师傅,这一个卡扣几分钱,为什么一定要“偷工减料呢”?师傅当时的回答我虽然没听懂,但却强迫自己记住了,这个词叫“质量过剩”。
一个小故事,让我醍醐灌顶。
1870年9月6日,英国皇家海军“船长”号铁甲舰,第一次航行就在比斯开湾遇到风暴沉没了,船上475人遇难。
这样一艘在当时最先进的军舰,为什么这么弱不禁风呢?
事故调查发现了原因:
首先,它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但同时又加了风帆桅杆,为什么要保留风帆呢?当时的设计者认为,多一套动力装置总是好的吧,万一蒸汽机坏了呢?
其次,因为是打造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所以整个军舰建造的每一道工序都很负责,工人唯恐用料不足,每个环节都超重——多加个螺丝钉,多一两半两不要紧,但是累积下来就不得了。
完工后发现,船的整体重量比设计多出了747吨。尤其是上部过重,导致重心上移。遇到风暴,这艘号称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就这么沉了。
而今天,我们的思维里却还残存着“越多越好”的概念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对于“有上进心”的职场人士,我起码要有好的文笔吧,好,每天写简书;等等,记忆力也得超群吧,买10本讲记忆力的书,学习;我身体还得倍儿棒吧,跑步跑起来,不到全马誓不罢休;还要爱读书吧,读起来,一个月30本……
其实,我们真的不一定要“完全准备”,反而是那些“我有酱油醋,就缺盘饺子”的人,更容易成功,边走边干,边干边学,边学边会,岂不痛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