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抛出一个问题:少看一本书,少听一节课,少学一门课,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以前的我是这样的:
自己正在看一本书,但是看到有人推荐另一本书好,深怕自己落后了,就急急忙忙买了。
而自己手上的书却还没有看完,买的书却在那里睡大觉,想想自己都有多少本书在书柜里“躺尸”,从来没有翻开过。
看到别人在听一个课程,说很好,深怕自己落后了,匆匆忙忙就报了,可却从来就没有听过一节课,光只知道课的名字,我有一大推课程买在那里却没有学。
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个课当下对自己有没有用。从来没想过自己能不能理解。不是所有好的课程,自己就能吸收的。有些课程只是代表你学过“而已”,过后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在不对的时间遇到好的课程就是浪费时间。就像在不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结果却很悲惨。
听到有人说文章短小精悍更有力,自己努力跟随,但发现很吃力,为什么?功力不够,结果就是东施效颦。就好比给一个小学生,给他讲微积分,他能懂吗?
所以,对于写文章,开始不用刻意去追求什么,这样会让自己动作变形,会感到不适应。开始长短不重要,写什么不重要,坚持写就好,在不断写过程中,达到一定量级之后,自然就会去优化,在去学习一些写作技巧,自然就能很好吸收,就能事半功倍。
有人说要每天深度思考,这是需要条件的,不用刻意追求,这不是短期的事情,因为你很难做到。就像一颗小树苗想很快长成大树,可能吗?
读书才是我们成长的护身符,不停地阅读好书,不用管当下记住多少,理解多少,配合写读书笔记,不停写。到一定量级,自然而然,认知高了,境界高了。很多事就能水到渠成。
现在的我,很少受到其他的影响。因为我知道少听一节课,少看一本书,少学一个课程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保持本心,控制好自己的节奏,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的,能做的和拥有的东西上。我们要做一颗树,不断吸取养分,往下扎根,经过长期积累,最后成长为参天大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