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来穿的是我的吉祥服——红色衣服,因为我的命理颜色、幸运色,是红色,一般都不会有差错,出差错也很容易就解决。周末了,穿上黄色衣服,运气可能会差些,也许会遇到些问题,不过不上课了,想必不会有太大错误。我也不能一直在红色的舒适圈里不出来,那太累了。我好像很迷信了呢,不过这是真的。
昨晚第三节晚自习多人旷课,都说去上厕所了,理由一点都不新鲜。我在教室等着。一会儿回来了几个人,一一让他们在教室前面站一分钟,说说自己的理由,作为一个小惩罚。临下课,仍有2人没回来,是旷课无疑了,等第二天再做处理。
周六是自习,不上课。昨晚的事还没处理完,我去教室把昨晚两个学生的旷课案件结案。一个叫陈平,我假装听成陈皮;一个叫苏林,我听成苏宁。这个班学生的名字真奇怪,容易找到谐音的名词,前些天还有个叫唐凯的学生,乍一听以为是慷慨。
还是昨晚的套路,让他们到教室前面站着,陈述理由。陈平上去了,苏林一直在座位没动。我再叫了句,他直接的回了句:“不上去!”。我像突然被一面墙堵住一样,遇到突如其来的反抗,有些手足无措,心里想,糟了,遇到刺儿头了,嘴里咕哝两句:“这么明目张胆了是吧,回头再找你聊”。我一时语塞,说不了别的。突然想起张老师说的,要分而治之,课堂上公然反抗的,不要在课堂上对峙,私下解决,逐个瓦解,于是先处理陈平。
陈皮的这边的程序执行得很顺利,让他简单背了首《静夜思》就算过了,因为苏林的反抗,我有些不太敢用力。
站在教室后面,我思考苏林要怎么办?首先要单独叫出来,这是第一步。我过去叫他,用教导主任的口气,让他到办公室来一趟。谢天谢地,他终于起身了。我轻松地走出教室,后面尾随着他。
到了办公室了解了他的想法和心态,说是学得不好,没了兴趣。我讲了些道理,他听进去的样子,最后督促他态度要端正,学习努力些。不管实际怎样,我当成是一次成功的说服教育,给自己信心。
跟班主任周老师说了下这个情况,原来这两个家伙是老油条了。借此谈到班上的纪律,如何管理办理班级。常听说隔壁刘老师的班是分组管理,非常轻松,不用管太多,而且要适当严厉。不禁和周老师商量怎么给班分组,学生不听话或没有纪律怎么惩罚。
说到惩罚措施,我没几招:问问题,站起来,到教室前面说一分钟,一旦碰到激烈的冲突,我觉得目前我还处理不来,也不知道该怎么惩罚。他们是自费过来的,不能罚跟钱有关的,比如买早餐之类的;他们是成年人,不能用中小学生的体罚措施。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如何有效惩罚学生,看看别的老师都有哪些不重又合理的惩罚措施。
惩罚不是目的,管理才是,除了上课,我要开始修习管理学了。我以为我一直不用接触管理,也从不接触管理,不料今天还是要用到,躲不过。在新余时,车间的厂长跟我说过管理的艺术,他把管理当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去做;慧科的好上司Anna不仅管理得有条理,还让组员感受到她的善意,我需要学学她这种得体又有效的管理方法。当然,公司管理和学生管理不大一样,公司有制度,有硬性规定;学生不能过度惩罚,如何奖惩需要掂量。但是如何做到人性、有效、合理的管理,应该是相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