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社会要求的变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应该具有建构知识的能力,即探索新知识的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二是学习科学的发展。学习是基于情境识别的原有经验的结构化。也就是在真实的情境中选择合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三是变革经验的反思。核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凸显了课程目标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由此,新时代要求有意义的学习,要求变革学习方式,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
1.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体现
学习任务群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中体验,主体是学生。强调以学生积极的态度参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提高语言品质,从而发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应培养的核心素养。
(1)建构良好的学习情境。建构真实的、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可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空间。可以分为日常生活情境、文学体验情境、跨学科情境。简单来说,日常生活情境指向的是真实具体的社会生活,关注的是生活场景的语言实践,凸显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达方式。文学体验则强调学生文学作品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意表达。跨学科学习则是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典型的学习活动
典型的学习活动,需要具体的学习活动做支撑,具体要求是学习活动好理解、易操作、可评价,学习重点和学习流程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清晰。
(3)呈现完整的体验过程
体验式学习需要经历“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的概念化和主动检验”四个阶段,对应的是感知学习、反思性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四种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活动,可以设定为“亲历、反思、抽象、检验、交流、重构”。
2.利用和开发优质的学习资源核心和学习工具
课程资源则是促进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教师要善于整合优质资源,促进学生的成长。
(1)重视信息化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的加工。
(2)树立动态的教学资源观。一是语文课程资源渠道多样化。二是资源开发的动态过程。三是教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差异性特征。
(3)重视学习工具的支持运用。比如情节曲线图、情节时间轴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