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午餐过后,孩子们都聚在操场上玩耍,嬉笑声和叮叮当当的撞击声相互交织在眼前。此刻对孩子们来说,谁的玩法最别具一格,谁就能够吸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
今天格外热闹些。
由于大班的孩子们先来到操场,等到小班孩子到达的时候,能够选择的玩具就是大孩子们剩下的了。听到我说可以去玩的口令之后,孩子们像是脱缰的马似的,朝着心仪的玩具奔跑过去。
俊宏站在原地观望了许久,他先是走到了平衡陀螺旁边,一只手杵着边沿,目光却深深聚集在相反方向的一辆三轮车上。他迈出了第一步,缓缓地,慢慢地靠近它,谁料到被一旁的大孩子拉过了车龙头,坐在了坐垫上。俊宏站在大孩子的身边,嘴里小声的念叨着,“要骑车……”,或许是看大孩子没有理会他,俊宏只好向后退了几步,仍然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三轮车。
俊宏看到大孩子从三轮车上下来了,他选择再次尝试。只见俊宏选择了比上次更快速的步伐走到了三轮车后面,正准备坐上去的时候,背过身的大大孩子突然转身,说:“这是我们的车!这是我们的车!”俊宏抬头看着面前的大孩子,嘴里依旧是念叨着,“要骑车……”
可能是感受到了来自陌生小孩的压迫感和不安全感,俊宏看了大孩子一会儿,翻下了三轮车,走回了刚才眼巴巴地望着车的位置,看了好一会儿,俊宏转身,走向我,眼睛里亮亮的,又好像住满了委屈。
“怎么了?”我蹲下身来,假装不知道状况,询问着俊宏。
“老师,宝宝想骑车。”俊宏小声地说着,一边说一边抖着腿,耸着肩膀的模样有点小大人的意思了。
“宝宝,你可以去看哪些车没有人,问一下,没有人就可以骑。”我看着俊宏的表情,他好像又获得了一点希望。
“但是他们不让宝宝骑。”俊宏望着三轮车,声音变得小声。
“再去试一下呢?”
我知道那几个大孩子现在一时半会儿肯定是不会去骑车的,因为她们正在搭建“房子”,他们将三轮车放在了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在俊宏去拿车之前,已经有好几个小孩儿想去骑车,结果是没有骑到,大孩子们用响亮的声音说,“这是我们先拿到的!”。
听起来确实如此,先来后到,肯定要讲规则的。
二
俊宏鼓起勇气,再次走到了三轮车旁边,这一次,他没有犹豫,他一个跨步,稳稳地坐在了三轮车上,就在双脚放在踏板上,准备骑走的时候,大孩子们发现了异常。
俊宏用力踩车,一个穿裙子的女孩儿大声地朝俊宏说:“你不能骑,这是我们的车。”女孩儿顺手拍了拍后面同伴,更多的孩子围在了俊宏的身边,“你快点下去!这不是你的。”有孩子伸手握住了车龙头,“就是,你很烦,你抢我们的车。”俊宏看着他们,没有马上从坐垫上下来,而是坚持重复着说:“宝宝要骑……”伴随着反抗他们阻止他骑走车的呜咽声,音量逐渐升高。
双方僵持不下。
俊宏奋力踩车,试图从现在的位置离开。大孩子握着车龙头,俊宏努力好几次都是原地踏步。
大孩子们的游戏还没有完全结束,他们一边看着三轮车,一边张罗着和同伴游戏。俊宏反复尝试要骑走三轮车,大孩子时不时会回头阻止俊宏骑走三轮车。前面有障碍,俊宏会下车把障碍清理,再坐好继续蹬车。
惊喜的事,即将发生。
俊宏最后骑走了三轮车,大孩子们虽不甘心,但是也没有强制让俊宏让出三轮车,他们只是悻悻地说了句,“他抢了我们的车,明明不是他的!”
三
争取到三轮车的俊宏,开心地骑了起来,经过我的身边时,我露出了微笑,并且给他竖起了大拇指,俊宏看到后也咧着嘴笑了。
我看到了俊宏身上的坚持和反抗。
面对想要的东西,可以努力去争取,要有无所畏惧的态度,即使可能会被阻止,但是并不影响再次争取的决心。愿意迈出尝试的那一步,就已经离成功近了一点,小孩子的勇敢都可以,更何况大人呢?面对同样的事件,大人们可能会跟孩子说是对方先拿到了,你可以等后面他们不玩了你再去,没错,我自己也极有可能会这样去跟孩子对话。但是在当时的事件中,大孩子们拿到了三轮车并没有第一时间玩耍,而是放在自己的活动区域以内,一旦有人靠近就会告诉别人,这辆车已经是我们的了。所以我愿意理解为,他们想玩但是没有那么想玩,只是想要把三轮车变成他们游戏中的一个角色或者道具。
当俊宏说想要骑三轮车的时候,我没有一把阻止,而是告诉他,没有人骑,就是可以骑的。毕竟公共场所的物品,谁都没有标明它是属于谁的权利。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呢?面对不合理、不公平的占用,成年人要如何争取自己的权利?如果采取孩子的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符合成年人的认知的。我们可以寻找有效的途径,以此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在这期间,肯定是困难重重,这是不容置疑的。
为不公摇旗呐喊者,注定了是人群中的显眼色彩,但是他们的勇气是容不得轻蔑的,若是正因如此便得到了改善或者纠正,大众理应是怀着敬重的心情对待他们。
生活中的恶,从来都不是刀光剑影,反倒像是温吞之水,在沉默中就溺亡了……
我仍是希望生活能更加美好,可以互相鼓励就更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