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你会“读书”吗

你会“读书”吗

作者: 微笑生活每一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1-31 22:43 被阅读0次

    这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原因,一直呆在家,闲来无事,就想着学习充电,让自己在家的时间也能充分利用。

    今天主要学习了关于《阅读方法》的课,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希望大家能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首先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读书?

          关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也很困惑。我们经常听别人说,人要多读书,读书改变命运之类的话,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要读书的原因,个人觉得,读书至少能让我们从以下这4个方面获益:

          第一、书中有前人对于人生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实践经验。朱光潜说过:读书时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亿万人辛苦得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在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如果你热爱读书,那么恭喜你,你相当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实现了的“人生逆袭”。在短短的几个小时的阅读里,可以把他人一生浓缩的精华收为己用,这是何等的幸运之事。

          第二、读书能让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资源。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存在,在这短短的人生中,肯定都会遇到挫折和坎坷,这时,书中塑造的某个人物或者是书中的某句话,就会给我们以慰藉,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陪我们一起度过人生的低谷。你有没有一本对你影响非常大的书呢?其实,书籍对我们的心灵是有支撑作用的,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想不开的时候,那就别想了,拿起书本的那一刻,就会得到心灵的安宁。

          第三、读书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股神巴菲特的拍档查理芒格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读书的,一个也没有。”可见,读书会让人变聪明,同时也会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读书越多,储存的背景知识越多,知道的基础概念越多,你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会越强。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我们之前不具备的思考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我们的思想也会得到提升。

          第四、读书帮我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读到书中的某段话或看到书中描写的某个场景,都会禁不住有这样的感觉:我就是这样想的,这简直就是我的心声啊,但我怎么就写不出来呢?又或者我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但我怎么就写不出来呢?用英国作家伍尔夫的话来说就是书中的作者能“把在我们心灵深处翻腾的模糊的想法加以照亮并固定成形”,我们通过他们笔下的作品,去观察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万物,包括我们自己,这样就使我们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了这个世界和世界万物。读书对你的影响,即使当时没有显现,但会在你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它会留在你的潜意识里,当有一天,你的人生经验和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

    其次,是读书有什么困扰?

    第一就是想不起来。假如你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读完了一本书,问你这本书里都写了什么?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你能回答得上来吗,相信你的脑子里肯定是混沌一片。读了后面忘记了前面,读完了之后完全想不起来,甚至于你一年后再翻到这本书,却完全想不起来你已经读过了。

    第二就是说不出来。当你和别人聊起这本书,想列举出书中的一些你认为不错的观点或者是评价这本书时,却含糊其辞,说不清楚。

    第三就是没什么用。简单说来就是并不知道如何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读了书,最终的目的当然是让它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清末名臣张之洞曾在《书目问答》里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意思是说一本书中什么地方重要什么地方不重要,你要能识别,然后吸收重要的部分,否则就算你付出了劳动,也很难有收获。同一本书,由不同的人读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去读,都会读出不同的味道,悟出不同的道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而为什么会造成以上这几种情况呢?其根本原因,就是读书过程中没沉淀、没思考、没行动。

    没沉淀,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对书中讲的内容的记忆会越来越淡,甚至消失。

    没思考,就是读的过程中只是记忆了原文,没有理解。如果你想从书中获取更多,那就要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而非“记忆”就好比你要学一个数学公式,前者是要求你自己推导出来,后者只是把公式背了下来。多读一些比较“困难”的书,有助于我们思考能力的提升,往往是你简单读了一遍之后,不能立刻理解其中的内涵、逻辑,也无法判断正误、高低,那么就别提应用了,也就是说,对于这部分信息,你只“记住”是没用的,还要要消化。你的消化能力,取决于你的背景知识、逻辑能力和想象力 等综合能力。我们要读懂书中的文字,就必须也要把自己的能力进行相应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这种“思考力”的提升,不仅对阅读,它对你面对抉择、做判断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真真假假的时代,只有你自己学会了思考,才你走好生活的每一步。

    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问:那读书的益处这么多,困扰也这么多,那我到底应该怎么读一本书呢?

    第一个步骤:通读摘要

    第二个步骤:梗概评价

    第三个步骤:剔出骨架

    第四个步骤:重点精思

    第五个步骤:行动计划

    根据这五个步骤,下面是提供给大家的读书笔记的标准格式:

    作者、标题 

     版本信息   

    梗概

    思维导图

    评价

    摘录

    重点解读

    行动计划

    以上是根据五个步骤制定的“读书笔记格式”,你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在之后的读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和喜好,增添或删除某个板块,你可以把读书的过程,看成一个“填空”的过程,把这些空格一一填满,比如作者、标题和版本信息等,在读书之前就可以完成;比如摘录,要在读书过程中可以一边读一边完成;而梗概、评价和重点解读,就需要你在通读完全书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思考。

    那为什么读书笔记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第一,读书笔记让我们读书时的心态发生变化。读书过程中,你要主动寻找和判断要假如笔记中的内容,注意力会更集中。

    第二、读书笔记帮助我们笑话书中的内容,让它们真正属于自己。一方面,你通过思考加深了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你通过对读书笔记的反复阅读,产生了深刻印象。

    所以,读书笔记可以帮助你实现3个目标:一、共鸣感想的积累二、精华的吸收三、行动的引导

    读书的目的,不是单单为了把这本书读完,真正的目的是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开始读一本新书时,我们要先建立一个文档,在标题的位置上写上“作者”“书名”(记得把作者写在书名前,这样当你按“标题”排序时,你读过得同一作者名下的书就会出现在一起,这样便于以后查找)

    以下是告诉大家做读书笔记的具体步骤,一共分5步:

    1、通读一遍,标记整理

         这一步分为3个具体动作,标注、手记、整理,这3个动作,都是在通读一遍是进行的。“通读”和“标注”是同时进行的。在你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标注下那些打动你的内容,有感而发的地方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心得。通读的目的就是让你对整本书有全面的了解,发现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当你碰到不懂得地方时,不要停顿,做个记号,继续往下读,只注重那些让你有感觉的部分。

    在阅读的过程中,“指读法”,能大大提高阅读的速度。

    为了更好的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框架,建议在阅读的过程中,做“随写”,新建一个文档,读完一段就在上面记下几个关键词,表明这一章节主要讲的是什么。

    最后是整理标注的内容。当你按书中标注的内容,重新再读这本书时,你要判断是否要加入你的读书笔记。判断的标准是,这是让你心动的,想再次读到的内容。

    标注的内容,可以是你喜欢的一种表达,对你偶启发的一个观点、一个你想效仿的方法,或者一个让你感觉到快乐的描述。

    不管这段内容在客观上是否重要,是不是这本书的重点,你只要选择打动你的内容即可,因为一本书与你碰撞后产生的交流,对你来说,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你在读书时的感动和思考才是最有价值的。

    摘录原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抄写、打字还是拷贝、截图和拍照等。在摘录原文下,写上这段内容的感受和心得,为了区分原文和感受,你可以选择星号来代表原文。

    完成了这一步,你就完成了读书笔记中的“摘录”板块。

    2、写出梗概、评价全书

    一本书,读完第一遍后,你脑中留存的通常都是细节、情绪和氛围。我们的大脑最喜欢记得的诗有画面感的,押韵的句子。所以,我们很难对全书有一个概括性的记忆,这一步骤,就是让我们从之前的混沌中跳出来,详细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之前的步骤中,随记的方法可以帮助你解决理解上下文的问题,而现在我们还需要更深刻的理解。所以,读完全书后,你一定要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第一、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第二、这本书是怎么讲的?

    第三、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感受)是什么?

    经过之前我们对书中标注的内容的理解,现在我们需要从整体上回忆和理解这本书,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书的理解程度会加深,并且你能修炼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首先,在梗概这块,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你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去回忆:

    这本书想要回答什么问题,它的答案是什么,它从问题到达答案的大致路径是什么,作者首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这一段的文字不用太长。

    写完梗概,你还要在“评价”板块,写上对这本书的评价和感受。这一步就类似于你在看完电影后,发朋友圈,对金融的电影好不好看,哪里好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发表下自己的观点。

    写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几年之后,回想起这本书,你还能完整回忆起看每一本书之后的心情、你喜欢的段落和那些曾经触动过你的,现在你把这些记录下来,无论是你将来自己重温还是想别推荐,你都能说出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

    最后,特别强调的一点,无论写“梗概”还是“评价”,都需要用“自己的语言”

    胡适说过,发表是吸收的利器。只有那些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的内容,才是你真正理解和吸收了的。这个过程中,不要看原文,如果有记忆模糊的地方,做个记号,写完之后统一翻阅。

    3、摘出骨架、画成导图

    对于初学者来说,你可以使用这本书的“目录”来辅助完成这一步。

    首先,你可以用思维导图把全书的目录整理出来,你可以具体到那些没有收入目录中的,更低一级的小标题。

    然后,针对思维导图中每一个最小的分支,用一句话总结这段讲了什么,加入到思维导图中,如果你想不起来这部分内容,可以去翻开书再看,然后补充上。

    思维导图的目的,就是让你更细致的去把没一个部分的内容,作者说的框架逻辑都梳理出来,理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并列关系,为什么要讲到这个……

    思维导图的最后一步,就是对根据目录做的思维导图进行调整。比如,对于同一主题内容的阐述,作者会分成几个不同的章节,你可以把它们统一放在一个大的主题下,因而,你要对大小分支进行合并、删除和调换顺序,让它更加符合你对本书的理解。

    这个过程中,你的学习能力,包括提炼、分类、排序,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把握重点、熟读精思

    首先,找出这本书中最重要的概念、知识点或方法步骤。这本书的重点,可能是全书讨论的核心,是书中反复出现的重点内容,也可能是作者活了最大的篇幅来阐述的一个理论。重点,是找出作者的核心概念、知识点和观点方法。

    读完一本书后,试着问自己:这本书的重点是什么。

    这个训练的是提炼和总结的能力,下面和大家分享3个可以帮助消化重点的技巧:

    第一、假象教学

    想象你面前有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相关的学科的知识,你用他能理解的语言,把一个概念或者知识点讲给他听。你可以运用任何方式,使他听懂,不管是举例子还是打比方,你还可以拿张白纸,在上面写板书。

    第二、层层分解

    对于一段复杂的叙述,你可以将它分解成若干部分,从篇章到段落再到句子,最后到具体的文字,准确的找出你的理解,从哪个层面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然后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则一点点解决。

    第三、联系实际

    当你面对一个陌生的概念或知识点时,可以试着问问自己:

    这和我已经知道的事有什么联系?我有没有相关经验可以用这个来解释?我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5、列出行动计划

    说了那么多,最后,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

    那怎么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呢?

    首先,你把“读书笔记”从头浏览一遍,一边看一边想,如果想要实践这一部分,我接下来要做什么?没想到一条,就把它列在行动计划里。

    最后,整理一下你的行动计划,删除重复的,可以同时执行的写在一起,按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重新排列。

    以上整个“读书笔记”就完成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读所有的书都要把“读书笔记”完整的做完,但如果你人生中,都可以用这样的步骤去消化值得的好书,那你肯定会收获良多。

    让我们带着以上的读书方法,开始这样的训练吧!愉快地读书,把书中的知识内化成我们心中的力量,并运用到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会“读书”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dw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