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专题】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思念
多载的睽望,我终于踏上了这魂牵梦绕的祖国宝岛。如同在闽南和潮汕行走,满眼是中国的风物,两耳是乡音的亲切。
那带有「五脚基」的「模范街」,不就是泉州市中山街的一小段吗!那掩映在丛绿中,蓄势欲飞的飞檐、红砖白石的农舍,是从南安官桥镇的蔡氏古厝搬迁过来的吗?小吃店里那碗「蚵仔面线」的香甜,分明是闽南大地那些大街小巷里的「面线糊」的姐妹篇。......
很难想象,眼前的金门岛,几十年来,却一直与「战争」两字分不开。一次次炮火硝烟,给这个小岛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那弯弯曲曲的地下坑道,向着四面八方伸延;那座弹痕累累、残缺不堪的楼房,还矗立在村前;海湾滩涂边那一长排钢铁「鹿角」,还斜斜地指向海空。昨天的战争,活在历史却依然警示着今天。
而如今,那些坦克、机枪、战船,都默默无语,成了游人惊讶的对像;那几万发炮弹壳坚硬的钢铁,已化作了千家万户厨房里的菜刀和太武山上的那口警世和平钟。......
漫天的乌云终有散尽的时候。海面上波光闪耀,几艘淘沙船在远处悠闲的作业。岁月消磨了历史时空的硝烟,海峡两岸正在共同撒播祥和的福音。这漫山遍野长势喜人的「青纱帐」,彷佛弥漫着「金门高粱」的芬芳。我忍不住要对着这海岛上的每一个人喊一声:干一杯吧,我的骨肉同袍!我的兄弟姐妹!
我站在北山崖下的海湾旁,北望神州。正北边是大澄岛上云雾迷蒙的丛林带,西北面是海市蜃楼般厦门市的摩天楼群。「两岸」原来离得这样近!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
——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学会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1974年春分之夜,余光中先生写下了《听听那冷雨》的名篇。文章写得上乘,精致,缠绵,一唱三叹,字里行间飘散着无穷的乡思,无尽的乡愁。他写道:“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思,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如影随形,魂牵梦绕。那浓浓的乡思,那浓浓的乡愁,跳动在余先生胸膛中,积淀在余先生脑海中,溶化在余先生血脉中,难拆难分,浑然一体。
霏霏细雨中,余先生独立书斋。他在看,在听,在嗅,在看《论语》,在看《史记》,在看唐诗宋词;在听那冷雨中瓦声叮咚的交响乐,在听那冷雨中江南下得满地是江湖,在听那冷雨中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在嗅那冷雨中海风吹来的味儿,在嗅那冷雨中仓颉造字的灵感,在嗅那冷雨中故乡的缕缕情愫。
二十五年时空间隔,余先生总是忘不了,还是忘不了!“本是同根生,朝夕隔不断,”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怎能相忘,怎能舍弃?
1962年1月12日,于佑任老先生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十二天后,他又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国殇》的人间离情绝唱: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老先生人到耄耋,那乡思,那乡愁,刻骨铭心,锥心泣血!人到耄耋,那缕缕不绝的乡思,化作梦的游子,轻轻地吹向大陆;那丝丝不断的乡愁,化作魂的游子,微微地飘向故乡。“本是同根生,朝夕隔不断。”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扯不断,理还乱。
令人欣喜的,近年来两岸关系有极大的改善,“和解,合作,协商,包容”的氛围愈来愈浓。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年5月以来,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今天,两岸的来往交流更加频繁,昔日的乡思,乡愁,如今都实现了。广大台胞来去自由,都见到了几十年前的亲朋,故交,乡邻,也看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风貌,心中的欣喜无以言表。
两岸民众在海上互相救助的事例,时有所闻。大陆民众赴台湾旅游的人数也不断攀升。2008年,台湾高山族同胞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了精彩的歌舞《阿里山的姑娘》。2011年6月2日,元代黄公望的名画《富春山居图》由两岸完美合璧,轰动了世界,世人惊叹两岸文化交流之融洽。又有多少位台湾同胞,像温世仁,林光信,张平宜那样为中国西部贫困地区默默无闻地作出奉献。这样众多的文化交流加深了两岸民众的认同感,加深了双方的感情。两岸“本是同根生,朝夕隔不断。”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分不清,隔不开,扯不断。忽然,我的耳畔响起了歌手费翔的歌《故乡的云》,那深情的,忧伤的,富有磁性的歌喉久久回荡在半空------“前面飘着故乡的云……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故乡的风,故乡的雨,为我抚平创伤……。”
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这是忘记与记忆的选择。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航行于“生命之河”中,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知道——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思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