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陈果(一)未完待续……

论陈果(一)未完待续……

作者: 尤雾的罪与罚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21:15 被阅读644次

    1980年代至今,公众心灵导师在中国的阵列式出现,与其说是现代公众的精神病症,更不如说是国民在精神启蒙漫长道路上的必经之途。这一类人物形象,在不同国家的国民启蒙阶段都曾经出现过。其中较为有名的,包括法国预言师诺查丹玛斯,俄国宫廷僧人拉斯普京,也包括二战以后的奥修或麻原彰晃等人。倘若放宽一点边界,台湾文人南怀瑾或中国的余秋雨等也可算在内。这一类被后人称为“心灵鸡汤”的言说方式常常注重于煽动性情感表达和高度日常化修辞的使用,构成了在整个文明启蒙的过程里最为常见的文化润滑剂。这种修辞美学一方面软化了文化符号权力变革过程中的粗暴龃龉,同时也构成了现代理性启蒙本身的某种障碍。可以说,鸡汤式话语在启蒙路径的正负两极都在发挥作用,既代表了现代性过程中的资本冗余,也表明了现代性自身的匮乏危机。我们看到,从早期的李燕杰、曲啸到九十年代的余秋雨,2000年后的于丹,至今天陈果的走红,都可被纳入该谱系的成员之中。其整体言说方式既属于鸡汤话语的一脉相承,也可从中窥见传播技术形态在不同阶段的流变。

    早年李燕杰走红于各大高校现场演讲,余秋雨是商业化出版的早期代表,于丹依靠《百家讲坛》等媒体平台以及互联网的传播而扩大影响,直至如今陈果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传媒神像,心灵导师的形象也在随着现代技术革新运动而逐步更新,同时也反映内在权力分配格局的改变。如果说于丹代表了中央电视台和官学导师的正统面貌的话,陈果所营造的形象则柔和得多。和一般所谓“民科”“民哲”所不同的是,在这套鸡汤谱系中的人物都有较为显赫的体制内身份,如余秋雨本身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于丹是北京师大的教师,本次论说的陈果则不但是复旦大学的教师,更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根据简历显示,陈果所专研的领域侧重于基督教哲学,而目前则任教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就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职教师。无论如何,体制内身份确保了她将端出的这盆菜的基本分量,从而相关从业者对其期待也将显然高于同类体制外人士。尽管多年来,体制一词常常在贬斥义上加以使用,但是对于陈果而言,既然选择了“身在体制内名扬江湖中”的存在方式,也应必须承担体制和江湖各自的利益和弊端。

    体制的好处一般毋庸废言,而其弊端在于专业壁垒与学术话语将专业外人士挡于门外。江湖人士多弃用学术语言来表达,同时所付出的代价通常在于针对问题的言说难以获得清晰的陈述。通常而言,在中国的舆论界和高校界,体制和江湖构成了两个基本的相反面相。体制化人士往往获利颇丰,而江湖人士大多得到喝彩声更高。于体制内和江湖上“二头通吃”者,除了王林大师或李一道长等身负特殊工作的人士之外,主要以上文所述鸡汤人士为主。和其前辈一样,陈果深谙现代人心,其课程“大学生活导论”在网络上颇有流传。一旦其影响力溢出教室课堂,成为了具备影响力的公众事件,则理应经受公众视野的基本拷问。

    遗憾之处在于,无论是网络视频,还是陈果在央视节目中的表达,或者其著作《好的孤独》,并没有体现出作为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学者面貌。相反,其表达感情充沛有余,思想洞见和学养积累显得相形见绌。在这里,拈引若干其授课文本以为例证,在谈到“包容心”之时,陈果在课堂上如此陈述:


    “我们说到:你要在包容他人之前先要学会包容自己啊!什么样叫做包容自己呢?那就是要原谅自己曾经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同时要学会包容自己的命运,包容你的生活。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有很多不幸,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会经历挫折和苦难,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处于烦躁的状态,处于对抗的状态,我告诉你:一旦对抗就出现不自由。你可以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当你跟一个事物去对抗的时候你已经让你自己不自由了,因为这个对抗本身对你造成了一种束缚,而当你跟一个对象去和解的时候,你是真正达到自由了。因为对抗的时候你的很多力量的实施并不是因为你自己的需要,而是因为要统摄对方。但是当你去跟对方和解的时候你彻底解脱了这种对抗的关系。你才能够如我所是,如其所是。所以,这才是一种包容。你要跟生命中的各种不幸包容,当然也跟自己的幸福包容,哪怕有朝一日(因为我不知道我们会怎样)如果我们生命中发生了厄运,如果我们身上出现了不可治愈的疾病,有这个可能的。因为在过往的历史当中,在复旦同学当中都有的。你要记住:你要自己能够直面自己的困境,并且,如果你不能改变你的命运,那就恭顺的领受这份命运吧!这就是与生命的和解,这是一种高贵的顺从的姿态,这是一种大气的姿态。”


    原则上,关于其授课风格之优劣因听者而异,但是可以看出,其表达的核心观念建立在对于“包容”一词的语义混淆之上。汉语中“包容”、“宽容”、“宽恕”、“饶恕”等语词始终在不同层面的语用学意义上被交杂使用。在上述引文中,关于“与生命和解”这一主题,可以在社会学层面上探讨公共交往问题,可以在心理学层面探讨精神创伤问题,可以在黑格尔哲学的层面中探讨存在论中的主奴关系问题,也可以在基督教神学层面探讨灵魂和救赎的问题。然而陈果的论述并没有阐明这些不同层面上的范畴差异,相反将其混同起来,最初看似试图解决“烦躁”的心理学困扰,但是通过日常的“烦躁”转身一变成为了存在论意义上的“烦”,于是直接借用了海德格尔所谓“如其所是”的存在论语词,从心理学层面直接跳到了存在论层面。紧接着,又进入了“跟不幸包容”这一类事关幸福和不幸的伦理学问题。每一个层面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语词搭桥,在不同意义上作出混淆,语义的楼宇间腾挪跳跃,最终找到出口所在,这是陈果常常采取的一种课堂论说方式。

    不过问题在于,这类言说方式恰恰是公众所喜闻乐见的表达。看似说了很多,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论证过程。然而在这套语词的“三仙归洞”游戏中,带给读者的是一种观赏上的愉悦感。张开手时是叫做“包容自己”的核桃,经过各类修辞绕到东再绕到西,最后揭开碗来看,核桃变成了“高贵的顺从姿态”。你若是有兴趣钻研,自然可以把这套修辞戏法变得纯熟,但你也可以喝一声彩,转身走过。

    谈了包容之后,陈果开始议论孤独。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种孤独心。首先说到这个孤独心的时候,我一定要跟大家强调清楚:孤独跟寂寞不是一回事,就像alone跟lonely不是一回事是一样的。孤独是自沉世界的一种独处,它是自沉体系的一种完整状态。所以,你看孤独的人他往往是自沉世界自沉体系,所以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圆融”的高贵。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很高贵的词,你看真正的禅者一定是圆融的;印度教恒河边上的那个冥想者,他就是圆融的;道教里的能够达到冥想以至于羽化的那些人他们也是圆融的。同时,他们都是孤独的。所以,孤独是一种完整的状态,它没有那种缺失的遗憾。但是什么是寂寞呢?寂寞是迫于无奈的这种虚无啊!然后百无聊赖之后,像困兽一样在自己的斗室当中踱来踱去,踱来踱去,想看书看不进去,想看电影看不进去,想打游戏没有心情,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这种焦灼的状态,好像要逃离凡笼一样。这个时候,有一种无所适从的可怜,这样的状态称作是寂寞。它跟孤独不是一码事,同时,孤独它是由思想带来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气质,我相信同学们有的时候能够在人群中能够一眼就识别出一个真正的圆满的圆融的孤独者。因为他周围笼罩着慈祥。他给人的感觉是娴静的,是淡定的。


    由于原文太长,就不多援引了。陈果在这里又给人玩起了语词的“三仙归洞”游戏。读这一段,请问她是在阐释“孤独”呢?还是在营造“孤独”呢?当我们在言说孤独一词的时候,显然在注意该言说的基本语境。然而陈果不给出任何语境,暗示一种抽象意义上的“孤独”的存在,为了阐明这个孤独,她不得不采取另一个更复杂的语词,“圆融”。这是一个佛教词汇,陈果也不对此加以解释,要是读者仔细甄别其言说的话,会发现她最终给出了这样的一个逻辑——孤独是圆融的,圆融是孤独的。无疑,这样的同义反复确实是圆融的,但也确实是孤独的,在学术的花园里,不带如此圆融。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陈果(一)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fj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