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模式创新企业的独角兽路径,是多重因素的组合效应。

模式创新企业的独角兽路径,是多重因素的组合效应。

作者: 欧德卢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5:22 被阅读0次

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其操作逻辑是使用互联网的技术,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对一个行业进行生产(生产是广义的说法,服务产品也算是一种生产过程,输出的是服务产品)和交易链条解构并重组。

为何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普遍追求成为独角兽?除了企业追求自身发展规模、互联网行业特征,以及资本推动以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和模式创新(相对于产品创新的互联网企业而言)直接相关的,即行业结构重组对垄断的需求。

模式创新的推动力,一方面源于对用户未能满足的潜在消费需求的响应,另一方面来自于用免费服务的方式对供应链进行重组。这里要求两个要素同时推进,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加速。一个要素就是用户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另一个要素是供应链参与重构的速度和规模。如果消费者进入的速度和规模达不到预期,就无法吸引供应链快速和大规模的进入,反之,如果供应链进入速度和规模达不到对应需求,用户因新模式的服务能力不足也会放慢甚至放弃进入新消费模式。所以,免费就成为模式创新者的杀手锏,免费提供对消费者的创新服务,在没有增加消费者传统消费的额度下,吸引消费者获得形式更新、体验更好的服务,消费者自然趋之若鹜(前提是不要拿捏错了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是伪需求,免费也是无济于事的),实现了消费者转移。而免费提供对供应链的互联网支撑服务,让率先参与新模式的供应链在没有增加新成本的情况下,反而获得了更多订单,让他们在新模式下实现弯道超车,供应链也会跟着蜂拥而入。在理想状态下,模式创新实现了对原有消费结构和供应链结构的重组,两侧均被吸引到自己的平台里来,这个局就算促成了。当然,现实是聪明人很多,竞争自然就来了。

一旦免费,就意味着需要资本供血。更要命的是,免费还要相互竞争,导致在模式创新者之间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因为当前眼下大家都没有挣钱——我都亏着钱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家都本着终极目标,市场上就剩我了,我就可以开始转为收费了,否则谁敢第一个放下“免费”的武器。直到市场只剩下少数几个玩家后,最后的终极单挑就开始了。等等,有时候也没这么煽情,资本们很有可能坐下来,大家商议和气生财,预期这么烧钱下去,不如把少数的幸存者进行整合,并购或重组,形成独角兽,在金融资本市场上尽快套现走人,岂不是皆大欢喜。如果真谈成了,独角兽就此诞生了,并购企业之间的最后权谋之争已经成为资本盛宴的小佐料。

模式创新企业的独角兽路径,是多重因素的组合效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模式创新企业的独角兽路径,是多重因素的组合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ob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