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兄,你来了?
你有心了,大老远的提着刚刚晒干的花生,从红土地上的乡村乘车进城看我。
年逾古稀,都过80岁生日的人了,你的身子骨还挺硬朗,满面红光,连走路都不失当年军人的风度。
乍一进门,你一见我就笑:“阿吴仔,我上来同你饮酒哈!”
你的声音好洪亮,你的笑声依然如此爽朗,快人快语,干脆利落。
50年前,你在部队入了党。昨天,我打电话告诉你,入党50周年的纪念章,已从上级主管部门取回,待我忙完了手头上的工作,过两天就送去给你。
想不到,今天一早你就上城,还未到九点,你就进了我家的门。
50年哪,这纪念章既是你至高无上的荣誉,又是你大半生努力的荣耀,能不急着想看看么?攒在手里,你就会觉得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浑身充满了力量。
手握着这一枚纪念章,你的心好亮堂,脑海里瞬间就想起当年在部队上的种种生活,想起那些一起学习,一起出操,一起训练,一起高歌,一起摸爬滚打,一起执行命令的战友,无限的感慨在你的心中涌动……
你告诉我,当年你初始入伍,因为来自雷州半岛的乡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连普通话都不会讲,说的是一口别人听不懂的雷州方言,很难与战友们交流沟通。
初始进入新兵连接受训练,你连口令都听不清楚,只能用眼睛观察战友们的转向,跟着向左或向右转,或向前跨步,齐步走。偶尔与战友碰撞,闹点小笑话,也是有的,但战友们不但不会笑话你,下操后还耐心教你,帮你纠正。
你说,你们新兵连的指导员,原本是一个学生兵,大学毕业即投笔从戎,经过部队悉心的培养和多年的磨练,不但知识面很广,而且实际工作能力也挺强,特别关心部队各方面的建设,尤其是在新兵训练上特别的严格。
当指导员了解到你的实际情况时,立即安排作风过硬,既有文化,又有军事素质,更有实践经验的两个班排长辅导你。一个负责教你文化和普通话,一个指导你进行军事训练,随时纠正你不规范的动作。
你是一个很争气的农家子弟,淳朴厚道,谦虚谨慎,勤学苦练,进步也挺快。
新兵训练结束时,你不仅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各项军事知织,考核合格,而且文化课也学得较好,已经能用普通话与战友进行交流,你还喜欢读书看报,还会写些好人好事的短稿,被登在连队的黑板报上。
你在部队仅仅生活了四年,便复员了,又回到了生你养你的故乡,默默地耕耘你的园地。
稍后,你结婚了,经战友介绍,娶了一个丰满的邻村女子。那个时候,生活虽然有点艰难,日子比较平淡,但你们夫妇恩恩爱爱,出双入对,结伴下田,侍弄着那片四时变换色彩的土地。滴落的汗水转换成金灿灿的稻谷、硕大的薯芋、结实的花生,还有豆子、芝麻、甜脆的果蔗、糖蔗。
斗转星移,时序轮转,播种下田,耕耘收获间,你们有了儿女。耕作归来,儿女绕灯前,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你们尽享天伦之乐。
后来呢,县里办了一个知青场,安排了大批城镇知青,为了加强管理,对知青实行传帮带,便安排一批复员军人进场,你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你们同知青们一起耕作,一起养五禽六畜,养鱼虾,经济收入自然比生产队好些。
改革开放之后,知青们纷纷返城。知青场的土地归还了村民,鱼塘被人承包,知青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你和你的战友们,则被安排到县城各集体单位务工。你进的恰好是我所在的建筑公司,我们从此认识、交往,成了好友。你凭一把泥刀谋生,一干又是廿年。
我为你办理退休后,你又回归自然,过起了乡居生活,照样同家人一起在那片红土地上奔波,耕耘收获。
如今,你已儿孙满堂,有人务工经商,有人开车营运,有人包地种植,收入颇丰,有车有房,家道殷实,一家子人热热闹闹,和和美美,幸福安康。
有时候,你会叫孙儿开车送你进城看我,有时候却独自坐车上来。凡节假日,我也会到乡村探望你。彼此来来往往40余年,情同手足,亲如兄弟。
此日,你在我们家吃过午饭,便说要早点回去。几十年的朋友,你心里怎么想的我还不知道?想赶快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荣耀和快乐呗!
我吩咐女儿将全老师送来的鱼虾,给一些你带回去。这天下午陈老师恰好无课,他说等会就开车送你回家。反正这十多公里路,来去一趟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还不当兜兜风?
你回去了,我进了书房,坐下来,顺手拿起手机,就写了这篇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9903878/257bd3fb08b8f6a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903878/0eb095ce2ebfd16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903878/a0c3ff12443f4c0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