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如意的日子已经过了一段时间,而且过得特别特别慢,最近发现在自己目前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还不如好好读读书,收起喧哗世界带给我的浮躁,重新想想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无意中,我看到了叶萱老师著作的《让一切随遇而安》,封面的小清新给原本就有点小资情怀的我一个很舒服的视觉冲击,书名也好,突然觉得这正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努力让自己追求却又无法做到的四个字——“随遇而安”。
想起距离上次好好的静下心写点东西还是十几年前,那时高考带给我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我顺风顺水的学习生涯,让我几乎没有感受过学习的挫败,就在那一年,我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开始深深地有一种紧迫和负罪感,紧迫地让自己像一个无头苍蝇,看着父母忙前忙后地“伺候”我高考冲刺就充满着负罪。那个时候,我开始写一些有的没的的小诗,边写边哭,发泄一下自己无法诉说的情绪,骂过自己,也对自己无奈过......
考上大学之后,开始了和高中不一样的忙碌生活,平淡,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一直到工作,路都走得是那么地顺其自然,在家人的帮助和环境的造就下,我走着一条让挺多人都羡慕的路,有着一份看似不错而且还多少有点前途的铁饭碗。几年之后,我潜在,一直不太安分的心开始躁动,我开始看不惯庞大官僚体制下的人情世故,也不敢想象自己55岁退休前的这二三十年的周而复始,魔都的繁华世界,周遭的金钱味,一栋栋摩天大楼,一个个衣着光鲜的白领、金领,直到几年后的今天,我明白这一切带给我更多的并不是积极的生活,而是浮躁的心态,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折腾而奔波的生活,现在我也算随我所愿,折腾地出了国,如今,虽然我在异国他乡还“水土不服”,也不敢说我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切断了一条容易的路,执拗地走上了一条注定未知而艰辛的路。
其实现在的我,也有很多围城外的人羡慕不已,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对现状不满,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久的水土不服,为什么在国外心情不好,一回到国内就像找到了归宿。有些朋友觉得我很作,他们说我不知足,也有朋友说服我,第一代移民就是如此,为了孩子一定忍忍,忍过第二代就好了。我始终很难接受这种说辞,因为孩子固然重要,但是我不想仅仅为了这个原因,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抑郁了。
这就是叶萱老师说的“玻璃城”,她在书里写道,这座用玻璃墙围起的玻璃墙,有光亮的时候,外面的人能看到一部分墙里面的生活,于是人们就以为墙内的生活便是如此,有种看透生活的假象,于是他们开始削减脑袋挤进这貌似繁花锦簇的生活中,可是进去之后,发现和外面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于是,他们一边开始像生活妥协,供墙外人的围观和幻想;一边开始抱怨,幻想自己哪天能走出去。外界越来越严峻的生活压力,内部人被同化之后的循规蹈矩,都会让墙内的很多人恐惧于撞破玻璃后可能产生的头破血流,渐渐地,也就认命了。于是,后半生继续抱怨,但又依赖着离不开。——摘自《让一切随遇而安》,其实我现在就像玻璃城的人一般,年轻气盛的时候,不顾一切从一个玻璃城里撞出来,也许早已头破血流却浑然不知,直到跌跌撞撞地撞击另一个玻璃城里,才发现自己也开始抱怨,开始幻想着逃出这里却又不由自已。现在更深刻地理解了别人喜欢的未必是自己喜欢的,适合别人的真的未必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只能用自己的眼睛看清自己的世界,自己用心去感受,其他人只是一种评论和建议,自己的路终究都要自己选,所以这几天,我也开始学着更多地用客观的方式看待周围的一切,世间没有好与不好,也没有一定要做和一定不做,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就好,不用介意别人对你的不理解,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你的想法,叶萱老师书里的这句话很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同感,努力逃离,努力做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