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瑟咖 / Deseka Artech Media》
·
《年书》人物
屈姣姣
24小时内连攀珠峰和洛子峰的中国第一人
屈姣姣是第一个连攀洛子峰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人(48小时内为连攀,屈姣姣在24小时内就完成)。她是一位倔强英雄。
2003年王石第一次登上珠峰,或许王石不知道,他的一个小小举动,影响了一个女孩的梦想。
当时13岁的屈姣姣看到王石这个新闻,发现了一个事情:珠穆朗玛峰原来是可以爬的。心里对王石也是崇拜不已。
2012年大三暑假,为了圆一个梦,她把万科的实习给辞了,兴奋的踏上寻梦西藏的路。
好吧,听起来是有点任性,不过这正是屈姣姣的作风,想要做就去做。
“没有体能,没有经验,什么都不懂,去爬了,所以第一次很痛苦,哭了好几次,高反。”这次教训,为日后所有的登山事情,打了很好的预防针。经历是深刻的,就像珍珠,在磨砺自己的时候,得出了宝贵经验。
毕业后,姣姣去了中广核核技术股份发展有限公司。屈姣姣把身上那股超人能量转移到工作上。
1.空中飞来飞去,曾经一天飞五省,谈3项目。
“基本上我一年的飞行次数,大概是130多次。有一次最夸张的是一天飞了五个省,24小时内,算一天,24小时为节点的话,一天飞了五个省谈了三个项目。”
2.前三年基本上没有12点前离开公司。
前三年基本上十一二点之前没离开公司,经常通宵一两个月。
那时候经常是晚上8点,屈姣姣协议写好了,赶紧给老板发过去。
公司旁边是工商大学,屈姣姣趁着老板看文件的空隙,下去操场先刷上三四十圈,一圈就400米,然后再回到公司,处理文件。
公司上市前三个月屈姣姣一直低烧,靠着毅力死扛死扛,最后把那项目出色完成。一直到上市完成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3.为了运动不落下,起早贪黑成家常便饭。
参加全国的越野跑,很多时候就是订广州的航班,越野完飞回到广州经常是半夜,就在动车站旁边或者高铁站旁边定一个酒店睡两三个小时。赶早上六点或者是五点的高铁或动车再回深圳,然后直接就去公司上班。
屈姣姣把时间完全按小时去分割,有时候周末早上6点、7点爬山爬到山顶,8点骑着自行车就赶回公司加班,有好几次都是遇到大雨,淋湿无所谓,先干完活,晚上回家再洗再睡。
2018年5月20日尼泊尔时间早8:38分(北京时间约10:43分),屈姣姣用时7小时10分顺利登顶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8516m),21小时后,即5月21日尼泊尔时间早5:40(北京时间8:05),她又顺利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m),用时7小时50分,又仅用了两个半小时便下撤至珠峰C4营地,成功完成了两座高峰的连攀。
我坚持我的攀登节奏,大概是20米20步,我就歇10秒,然后20步歇10秒,我不累的时候,到那个点我也会停下来歇。我累的时候我也要坚持到那个点再停下来歇。所以我就是这样的节奏。”
——屈姣姣
登山死亡的恐惧:
在洛子峰冲顶快到顶的时候,余光就瞟到了一个东西。她一下就愣住,想到是尸体后就不敢动。
队友夏巴上来之后确认是尸体。
屈姣姣心里很慌,不知所措,就一直弄自己身上的装备,甚至不想前进了。
夏巴安慰她那是前几年的,已经凉了,不怕。
后来两个人并排着爬上一块大石头,尸体就在旁边,屈娇娇不敢用余光看,生怕自己受到更大惊吓。结果路实在太窄了而且陡,没有办法两人并排同步上。夏巴没有跟她打招呼就自己爬上去。
他脚刚往前跨一步,旁边的尸体一下子又进入了屈姣姣余光,红色的羽绒服,整个人就像是崩溃掉,站那就开始哭,嚎啕大哭了好几分钟。最后哭完之后,硬着头皮爬上山去了。
登山上厕所带来的不方便:
途中上厕所,会冻的你就受不了,一般人上厕所上一半就不上了。
小队长今年在冲顶的时候,他只带类似于蛋白粉这种类似这种冲液的东西,不带吃的。以减少上厕所上大号。
屈姣姣总结到,她登山,原因有三。
第一个,正如我们伟大的马克思所说:人本身是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人身处于社会环境中,展现出来的是社会属性,而登山的过程与大自然的沟通,又具有自然属性。
这就像是一种很自然的东西,你有这两样属性,你就去感受这两种状态。
第二个就是屈姣姣想通过登山来锻炼自己,成长自己。
第三个就是生活在自然属性居多的人群里,他们的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同样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屈姣姣很喜欢接触这样的生活。
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记录,关注《年书》,关注我们“嘚瑟咖”公众号,邀您聆听观看更多关于屈姣姣的故事。
请收看我们即将推出的《年书》人物完整版:
屈姣姣
·
《年书》是什么?
《年书》是以年为时间轴,以人为核心点,讲述人与这个城市交汇故事的多媒体电子书。
是深圳人共同创造并共享的年度城市文化产品;是具有文献价值的城市年度馆藏;是具有独特印迹的城市记忆;是讲给你、我、他的深圳人自己的成长故事。
深圳是一座奇迹之城,在炫目的发展成就和耀眼的经济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
《年书》作为独一无二的数字人文作品和与时俱进的图书馆馆藏载体,对代表和引领城市发展的精英人物、对彰显城市独特个性的潮流人物、对与城市休戚相关的普通百姓全覆盖,以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和互动媒介,通过年度人物故事、年度人物专访、年度人物里程碑、年度人物点评等形式,创作可独立传播又汇聚成册的全媒介电子人物《年书》,并以每三年为节点,持续回访更新《年书》,动态记录人物在城市的今天、明天。
所有作品将作为地方人物文献在南山图书馆收藏并借阅。
·
为什么做《年书》?
《年书》源起于所有的“我们”对深圳这座城市的热爱。
这个“我们”,是与深圳这座城市有着共同经历的人,是给深圳留下印迹的潮流先锋人物,也是与城市休戚相关的普通人,他们愿意讲出自己与深圳交汇的故事。
这个“我们”,还是一群擅长观察、记录、表达、传播故事的文化、传媒志愿者,有志于传承和记录深圳城市精神和人文故事,《年书》就是他们创作的作品。
这个“我们”,还是一群致立为城市保留印迹的人,他们来自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的使命驱使,他们不遗余力推动、推广并收藏《年书》。
《年书》是所有的“我们”对自己热爱的城市的集体贡献。
·
《年书》运作机构
项目发起:南山图书馆
项目执行:嘚瑟咖传媒
项目协作:传媒志愿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