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年2月6日读书笔记

2023年2月6日读书笔记

作者: 龙套哥萨克海龙 | 来源:发表于2023-02-05 20:48 被阅读0次

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223小时,第2154日

阅读《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

在前性情的问题上,奥古斯丁与斯多亚派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不认为现世的人存在一个无辜的状态。斯多亚派对性情的批判虽然严厉,但他们把尚无理性介入的前性情当作无辜的。虽然盖留斯也承认前性情出于人性无法克服的软弱,但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人可以不必对此负责,因而就无所谓罪。奥古斯丁却认为,这种无法克服的状态虽然可以宽容,但它本质上并不是无辜状态,而初人在犯罪之前,才是处在真正的无辜状态,即连前性情这种触动都不可能有的无罪状态。

灵魂与上帝的分离就是灵魂之死。而灵魂之死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初人夫妇用无花果的叶子遮住了私处。

身体对灵魂的不服从,就是灵魂对上帝的不服从的一个结果;而身体对灵魂的不服从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性器官不再根据意志来运动。有些时候,意志根本没有要求,但性器官也会冲动;有些时候,意志有强烈的要求,但性器官却很冷淡,根本不配合灵魂。

比如看到好吃的食物时唾液的分泌,遇到暴风雨时脸色的变化,这些都不受意志的控制,都有可能在意志不赞同的情况下发生变化。塞涅卡所列举的各种初动的现象,都可以归入奥古斯丁所谓的身体对灵魂的反对。因此,他这里所说的,其实还是前性情的问题,只不过性欲的反应尤其明显,因此,初人由此产生了最明显的羞感,并用无花果叶子遮住了私处。

奥古斯丁的意思并不是说性欲是所有欲望的根基。他和弗洛伊德最大的差别在于,奥古斯丁认为淫欲只是身体对灵魂最强烈的一种反抗。

从原罪观出发,奥古斯丁认为,包括淫欲在内的一切前性情,都表明了身体与灵魂的不和谐,都在揭示着亚当的反叛和堕落。这种根本的软弱是无法避免的,它时刻提醒着人类根深蒂固的罪性。哪怕像亚伯拉罕这样的大先知,也无法免于前性情。

人没有任何无辜的自然本能,没有任何偶然的命运。他的所有性情和缺陷,都有道德上的原因,都要由他自己来负责。

所谓身体对灵魂的反抗,根本上是低级理性对高级理性的反抗。他还以寓意的方式指出,伊甸园中的男人就代表了高级理性,女人就代表了低级理性

奥古斯丁进一步谈到,男人所象征的沉思理性和女人所象征的行动理性,并不是真的两个部分,而只是同一个实体的两个功能。 当人运用理性思考最高存在的时候,那就是高级理性;当人运用理性处理和身体相关的事务的时候,那就是低级理性。无论哪一种,都是人所独有、野兽不具备的功能,属于内在之人。说女人代表身体的感觉,其实是说,女人代表了理性在身体中的活动,而不是人和非理性野兽共有的那些感觉

那用来处理尘世事务的理性功能,不受限制地陷溺于它所处理的事务,而作为其首领的高级理性不仅没能管辖住,反而还首肯甚至纵容。于是,内在之人就在他的敌人魔鬼的围攻之下变得苍老憔悴了,那高级理性也就无法凝视永恒的存在,人的真理之光被褫夺了,人的眼睛睁开了,陷入了羞耻状态,只好用树叶来遮盖羞处。

理性在试图反对统治宇宙的大全律法时,竭力要抓住大全之外的某物,但没有什么在大全之外,于是它就只能被抛回到对大全的一部分的焦虑当中。

奥古斯丁在说淫欲和意志的冲突的时候,暗中把意志定义为了必然是理性的、朝向好事的意志。索拉布吉指出,在柏拉图那里,意志被认为是理性的,朝向不可见之物,欲望被认为是朝向物质的

对于奥古斯丁至关重要的意志学说之所以和古典的意志说不同,首先就在于,他这里的意志既可朝向好的事物,也可朝向坏的事物。

奥古斯丁引用了《圣经》和古典作家的很多例句,证明“意志”可以指向坏的事物,“欲望”也可以指向好的事物,因此,对任何事物的朝向都可以称为意志,也都可以称为欲望。

人的前性情,被归结为身体对灵魂的反抗;身体对灵魂的反抗又被归结为低级理性对高级理性的反抗,或淫欲对意志的反抗;这种反抗其实是双重意志之间的冲突;但双重意志的冲突,又来自同一个灵魂的游移状态。为什么会有这种游移状态?因为本该朝向永恒的意志朝向了更低的存在,因为他对上帝的侍奉不坚定了。

按照奥古斯丁的说法,淫欲应该是前性情最集中的表现,是堕落的后果;但他又坚持认为,婚姻并不是坏的。

既然淫欲本身就是有罪的,伊甸园里的初人夫妇就不会是靠这种淫欲结合的,而是处在一种完全不同的存在状态。但奥古斯丁又坚持,上帝在他们犯罪之前就已经向他们应许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正是这应许,使得婚姻成为一个圣事:“生育子嗣来自婚姻的光荣,而与对罪的惩罚无关。

奥古斯丁的让步是,也许伊甸园中的夫妇也有性爱之欢,但这种欢爱只是生育后代的目的所带来的,他们不会仅仅为了快感而性交,那么,性快感仍然没有其独立的意义。

人与人的团契使亚当不得不偷吃禁果,但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团契呢?奥古斯丁在前文谈到过,上帝之所以创造单个的人,再从他当中创造夏娃和所有别的人,而不是像创造别的生物那样“各从其类”,是因为人类本质上就该联合为一。

在奥古斯丁看来,人类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其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的表现和纽带,就是人对人的爱。也正是因为这种社会性,才使得婚姻和生育后代成为一件神圣的事

亚当主动去犯罪这一点不仅没有为他争取到任何宽宥,反而大大加重了他的过犯。于是,未受引诱的亚当比受了引诱的夏娃犯下了更大的罪。奥古斯丁不仅否定了自然的性欲,而且否定了人类精神之爱的独立意义。

骄傲之罪使人的自我迅速膨胀,很快就完成了全面的堕落,导致了其他的罪和惩罚的形成

在奥古斯丁看来,任何犯罪都是意志的一种犯罪。而骄傲作为“坏的意志的开始”,就是意志指向了自我。当人本来应该指向上帝的意志指向了自己,他就不再亲近上帝,就只知道为自己存在,变成了一种缺失了的存在,也就是堕落了的人。

要说骄傲与淫欲有什么真正的区别,那就应该是,骄傲的意志所指向的是抽象的自我,而淫欲的意志所指向的是身体的快乐。

无论骄傲之罪还是肉身之罪,都是对原罪的一种理解;但这二者之间却有着微妙的区别。骄傲,作为一切罪的开端,是从人耽于自我,从而导致自我分裂这个角度来描述人的罪;而淫欲,或说肉身之罪,成为堕落之后的人的罪的统称,则是从人的意志变得游移不定,从而导致自我分裂、灵肉对抗的角度来描述人的罪。

奥古斯丁用前者否定了人的自然本能,用后者否定了人的德性的荣誉感。这双重否定,构成了奥古斯丁理解尘世中的心灵处境的基调,也确立了他批判罗马历史的主要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年2月6日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sz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