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初我们年级来了个英语老师,教两个班——4班和11班,其中有11班的生物是我教的。昨天下午下班之后,我看到她将11班的两个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思想教育。
一看这两个学生我就知道大概怎么回事了。这两个学生是11班上典型的“问题学生”,要么经常无视课堂纪律,公然违反课堂纪律,要么经常不交作业不听课,是让所有老师都头疼的学生……
当看到这新来的英语老师对他们两个进行思想教育和罚做作业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这场情多么的熟悉——几乎每个教授11班的老师都对他们进行过思想工作吧,我手上还有他们两个学生写的检讨书和保证书呢!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恶性循环在周而复始的运行着:
首先,每个新来的比较尽责的老师看到那些经常违纪又不交作业的“问题学生”,都会找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各种讲道理,甚至适当的惩罚,然而往往效果却不好,多次尝试无果之后到最终自己都放弃······
然后,把他们交到班主任那里。其实,那些“问题学生”班主任早就跟他们讲过多少次道理了,做过多少次思想工作了,如果真有用的话早就见效果了,也不差你一个跟他们讲道理,而且你讲的道理也不见得讲得更好,甚至学校年级领导也找过了他们了·····
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叫家长来一起教育,或者叫家长带回家反思。结果家长那套也没用,否则,要是有用的话早就见效了,就不会变成“问题学生”了,不少家长就是没办法了才想办法送进私立学校或者名校期望学校能教育好他们的“问题孩子”的……
这不得不让我怀疑:这种苦口婆心的对这种学生讲道理真的有用嘛?我们这种教育方式对这种学生真正起效果嘛?如果真有用,那到底要讲多少次才有用?
我对答案不敢肯定。那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呢?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教育这种学生呢?
说实话,我也没有答案,我也还在寻找中。
相信不少老师在面对那些问题学生时,都使用过这样的套路:
先讲道理,讲道理不行就开始批评,再不行就通过发脾气来征服。或者在他们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陈述我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却这样不懂事……以此来“感化”孩子。
然而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
诚如思想家卢梭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而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先哲们的观点:从讲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间的距离可能很远。
一个人能否接纳别人的观点,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
我们是否应该改一改我们的教育方式呢?至少在面对那些“问题学生”身上?!
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所以,想让那些学生“明白道理”,不要仅仅把道理告诉他们,更要想办法首先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从而在实践中体验道理,认同道理!
所谓讲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
进去教育行业一年多了,我渐渐意识到:教育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我原以为把书教好就行,其实,更重要的是育人!
教育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