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的时间:
由于是否进行主GC由JVM根据系统环境决定,而系统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所以主GC的运行具有不确定性,无法预计它何时必然出现,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一个长期运行的应用来说,其主GC是反复进行的。 System.gc(), Runtime.getRuntime().gc() 这两种方法用于显示通知JVM可以进行一次垃圾回收,但垃圾回收机制具体在什么时间运行是无法预知的。
意思是 通知回收之后 不一定被回收 。而且这个方法对资源消耗较大尽量不要显式去调用这个方法。
JVM 在进行垃圾回收之前,需要判断哪些对象是需要回收的
引用计数算法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的引用计数器, 每当有一个地方 引用它时, 计数器值就加 1; 当引用失效时, 计数器值就减 1; 任何时刻计数器为 0 的 对象 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弊端:很难解决对象之间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
可达性分析算法
通过一系列的称为 GC Roots 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有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到 GC Roots 对象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
PS:可作为 GC Roots 的对象包括下面几种: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本地方法中 JNI 引用的对象
通过垃圾收集算法进行垃圾回收
标记清除算法:
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复制算法:
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
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是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分代收集算法:
根据对象生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划分为几块,一般是把 Java 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这样就可以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采用最适当的算法。在新生代中,每次垃圾收集时都发现有大批对象死去,只有少量存活,那就选用复制算法,只需要付出少量存活对象的复制成本就可以完成收集。在老年代中,因为对象存活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就必须使用标记清理或标记整理算法来 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