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的说,人种的退化源自语言的衰败与思维的僵硬,人种的进化来自语言的精妙与思维的扩容。
反观大陆现在的整个教育体系,语言的腐败不亚于权力的腐败,甚至是,权力的腐败伴随着语言的腐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权力至上”+“教养至下”的搭配,只能让下里巴人的野话俗语被供奉于庙堂之上,不仅没有美感,关键是没有技术含量。
在这些教育官僚的指挥下,教育系统被恶俗与粗俗的语言包裹着,既缺乏理性的思辨,又缺乏感性的浪漫。还指望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呢?
罗素曾说“人生而无知,之所以愚蠢,全是被教育的结果”。套用同样的逻辑,“人生而无知,之所以粗俗,全是被教育的结果”。因此,谁还能说教育不重要呢?
语言词汇的单薄及语言结构的弱智,一方面使得被玩弄被洗脑的学生们在思考一些艰深问题抽象概念的时候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更使得他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每当面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与生活方式的选择时既茫然若失又缺乏新鲜趣味。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从小就是背着诗的童谣长大的孩子,在中小学的课文里也不断背诵古诗词,可写作文的时候却不允许写诗,岂不是荒唐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至少有一半得奖者都是诗人的身份,这说明了什么?允许学却不允许写,又是为了什么?
诗歌不仅是检验语言优劣与否的试金石,更是穿透语言本身直抵人心的转换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人类的成长规律,也是教育应该顺应的规律,即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阶段(怀特海)。在这三个不同阶段,对应的学习是文法、科学、技术。这本来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即天真的童年与活泼的语言,多情的少年与敏锐的感受,理智的成年与常识的生活。这是人类进步的逻辑,是可以按图索骥的发展路径。可现实是怎样的呢?
保护语言(包含方言),人人有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