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湾湾,“文艺青年”仍旧是形容文艺爱好者的正向词汇,但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它似乎早已包含嘲讽和贬斥意味了。起码在中文系,大家是不会自诩“文艺青年”并引以为傲的。
这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今天想到“文艺青年”这个话题,是因为读老舍先生《文学概论讲义》中一篇名为《青年与文艺》的文艺杂谈。
这里摘录其中一段:
“……自傲心是最普遍的毛病,甲既受人推重,也许就难免傲然以文学家自居了。从此他也许就感觉到学校里的文艺教育不足,从而为了加紧文艺的自修,而把别项功课放松,甚至到考试的时候,代数或物理不能及格;功课不及格是多么难堪的事,可是在难堪之中他往往爽性鄙视一切,而说为了文艺可以牺牲一切,以自慰。这是很大很大的错误,要知道,教育是整个的,生在今日的社会里,不明白物理正如不明白文艺一样可耻,每个人都须在中学里得到足以够作个现代人的基本知识:在有了种种基本知识以后,才能谈到个人的天才发展。……”
晚上看到这一段,我真实地在教室里面笑出声,因为里面“代数或物理不能及格”的简直是我本人。
进高中之前我就打定主意要选文科,因此高一一整年心安理得地缩在教室后排读杂志小说,直接后果就是高一结束时的化学考试收获了足足37分的光辉成绩,直至现在我都对有机化学的横横杠杠充满了心理阴影。
可那时候我甚至连语文成绩都不算足够优秀,充其量能算上个碎片阅读爱好者,就那么毫无愧疚感地把物理化学从我的世界里面一脚踢开了。
我真正对此感到后悔,除了高三发现它影响综合排名之外,就是进入大学之后了。
现在的大学都很强调通识教育,以我们学校为例,通识分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需要我们在文、史、哲、社会、科技、生态、艺术七大模块中修满六个模块(我当然选择踢开科技)。如你所见,6/7或者说5/7都偏向“文”的方面,虽然我窃喜自己不用被按头学习不感兴趣的课程,可我觉得这个通识对我来说实在有点作弊。
让我真正体会“通识”意义的,反而是其他系的同学。在文学模块课上,很多理工科的同学真诚又积极主动,不会有我们这种读多了文学教材的人身上的条条框框,不会故作深沉故弄玄虚(清纯不做作打动我的心!),发言质量也常让我自愧不如。那些理科的同学可以做到没有门槛障碍地阅读小说、探讨哲学,我却缺少基本的理科常识,更遑论像他们一样解决数学问题、做各种实验了。
后来,当我不断被科幻作品当中科学基础、瑰丽想象和文学描述的奇异结合所震撼,我越来越感觉,无论是文学、历史、哲学还是物理、化学、生物等等,每一个学科,其实都是一种阐释世界的方式,就像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一种思维,每一个学科也一样。是我自己亲手丢掉了开启另一半世界大门的钥匙,狂妄而草率。
如今我也没想到什么亡羊补牢的好方法,只能在自己所处的领域中去努力触碰那些来自不同视角的新鲜想法,并尽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文艺青年”了。
本文同步发布在公众号“能量光波”,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