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日知 祗舍
最近的陕西,冰火两重天。
西安等地连续高温炙烤,陕北则暴雨成灾。
这次暴雨,使榆林市子洲县、绥德县等地受灾严重。
据悉,受强降雨影响,黄河中游右岸一级支流无定河干流及其支流大理河发生超历史洪水。
无定河支流大理河绥德站26日5时5分洪峰流量3160立方米每秒,列1960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1位,无定河干流白家川站26日10时12分洪峰流量4500立方米每秒,列1975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1位。图为洪水过后的街道。
官方通报,目前已导致5.8万人受灾,转移撤离7.13万人,6人死亡;子洲县清水沟水库漫溢决口,造成4.5万人临时饮水困难,城市一片狼藉。
洪灾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216.2公顷;子洲、绥德县城大面积积水,部分桥梁、道路、电力、供水中断,榆绥高速、青银高速以及210国道、307国道临时中断。图为榆林高新区北西环路路面塌陷段,正在填补路段。
据陕西省气象、水文部门分析预测,陕西省绥德县、子洲县、清涧县局地未来还会有强降雨,降雨过程将持续到7月29日,防汛抗灾形势依然严峻。
2017年7月27日,陕西绥德县曾经繁华的商业街二道街,整条街道被泡在积水和淤泥之中。
2017年7月27日,陕西绥德县曾经繁华的商业街二道街,居民小区大院的门口被冲走的汽车堵塞。
2017年7月27日,流经陕西绥德的大理河沿岸建筑被冲毁。
陕西榆林城区受暴雨袭击,榆林市红山路遭洪水袭击,多条道路被冲毁。
洪灾发生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对黄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家防总加强会商研判和应急值守,提前对黄河中游防汛抗洪工作作出部署。黄河防总及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多次发出通知就中小河流防洪、淤地坝保安、山洪地质灾害防范等工作作出安排。图为洪灾过后的街道。
其实,最近这些年,这一地区饱受暴雨之苦。
近年来陕西洪灾
2012年7月,榆林市遭遇特大暴雨,18人死亡,12人失踪。
2015年7月,榆林市子洲县遭遇暴雨,暴雨持续了近100分钟,降雨量达114.0毫米。其中,有两人被冲走,1死1伤。
2013年延安洪灾死伤人数
“大水”退去一片狼藉,留下4800多米的损毁排洪设施和60公里受损道路。
为什么一遇暴雨,榆林市子洲县、绥德县等地受灾就会如此严重呢?
应当承认,面对出现的人祸事故时,
尽可能用客观原因来掩盖主观责任,可能是每个人很自然的想法。
然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显然已行不通。
的确,洪灾连连与当地属于典型黄土高原地貌有一定关系。榆林属于典型的西北地区,而且含沙量还比较高,所以暴雨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非常震撼。
此外,一次降雨是否会造成灾害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方面是总量,一个方面就是降雨强度,榆林本次降雨小时内雨量接近60毫米,这即使在南方多雨地区也是较为罕见的, 这种降雨强度,特别是遭遇到西北地区的地貌条件,就会产生特别大的灾害效果。
2012年7月的暴雨之后,榆林市相关部门对城市的管道设施和城市建设,试图开始进行调整。
到了2015年1月,《陕西日报》在一篇专题报道中提到:有关部门在一系列排查中,共发现9座水库、43座淤地坝、16处河道等存在漏洞,随后确定分类处理方案,下达整改任务。
此外,数据显示,2016年,榆林GDP总量已经位列陕西省第二,而人均GDP达77138元,超过了西安,位列全省第一。
这表明,榆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不错的。但就目前看,在城市防洪的配套措施,还存在着许多短板,很多东西没有做到位。
另外,在应急管理中针对西北这种“峰高量小”的洪水,目前还存在一些知识上的缺陷,这也给预警、预报造成极大的困难。
从长期看,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的先后顺序来开展一些工程建设是非常关键的。
现在,榆林市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跟榆林市的经济发展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是不相符的。
因此,从长远的规划来看,还应进一步加强流域综合管理,加强防洪预案,制定城市排涝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将灾害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台湾文化名人龙应台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去建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来才能看出真面目来。”
然而,无情却又无力改变的的事实却是:只重地面,不重地下;只重城建,不重市政;只重眼下,不重长远。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尴尬。这很可能跟我们政绩认定、官员升迁的机制有关。
三五年的任期,难免只图城市形象的表面壮观。若要投下巨资,为一个城市兴建百年不落后的下水道,这无论是从资金的集聚、工程的实施,还是业绩的体现来看,恐怕都是不划算的。
因此,既重面子,也重里子,愿意把钱投在看不见的地下,几乎没有。结果就是:经济冲上天,防灾难落地。
然而,天灾必是人祸,天灾掩盖不了人祸,更不能把天灾当作人祸的遮羞布。连连洪灾,值得深思并将切实防灾措施切实落地。
古事今事,独家关注大事;事势时势,独立分析大势;正理悖理,独特道出大理。点击蓝字,关注微信日知新(微信号:rzx366),知大事,识大势,明大理。喜欢,就关注一下。好东西也要分享呦。合作:18911155596(微信、手机、QQ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