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著书立言外,魏公公成为圣贤的另一个标志,是修祠堂。所谓祠堂,是用来祭奠祖先的,换句话说,供在里面的都是死人,而魏公公是唯一一个供在里面,却又活着的人。
修祠这个事,是浙江巡抚潘汝桢先弄出来的,为表尊重,他把魏公公的祠堂修在西湖边上,住在他旁边的也是位名人——岳飞(岳庙)。
为显示对魏公公的尊重,祠堂选址还专挑黄金地段,比如凤阳的祠堂,就修在朱元璋祖宗皇陵的旁边。南京的祠堂,竟然修在了朱元璋的坟头……但最猛的还是江西,江西巡抚杨邦宪要修祠堂,唯恐地段不好,竟然把朱圣贤(朱熹)的祠堂给砸了,然后在遗址上重建,以表明不破不立的决心。……最能闹腾的,是国子监监生陆万龄,他公然提出,要在国子监里给魏忠贤修祠堂,他还说,当年孔子写了春秋,现在魏公公写了三朝要典,孔子是圣贤,所以魏公公也应该是圣贤。
无耻的人读过书后,往往会变得更加无耻。
……捧他的人越多,骂他的人也就越多,朝廷不给骂,就在民间骂,传到魏公公耳朵里,魏公公很不高兴。可是国家这么大,人这么多,背后骂你两句,你能如何?
魏公公说,我能。他自信的来源,就是特务。作为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对阴人一向很有心得,在他的领导下,东厂特务遍布全国,四下刺探。在江西,有一个人到书店买书,看到《三朝要典》,就拿起来看,觉得不爽,就说了两句。结果旁边一人突然爆起,跑过来揪住他,说自己是特务……
又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深夜,四周无人,四个人在密室(或是地下室)交谈,大家兴致很高,边喝边谈,慢慢地,有一个人喝多了。酒壮胆,这位胆大的仁兄就开始骂魏忠贤,越骂越起劲,然而奇怪的是,旁边的三个人竟然沉默了,一言不发,在密室里,静静地听着他开骂。突然,门被人踢破了,几个人在夜色中冲了进来,把那位骂人的兄弟抓走,却没有为难那三个旁听者(请注意这句话)。这意味着,在那天夜里,这几人的门外,有人在耐心地倾听着里面的声音。他们不但听清了屋内的谈话,还分清了每个发言的人,以及他说话的内容……但最为可怕的是,这几个人,只是小人物,不是大臣,不是权贵,只是小人物。深夜里,趴在不知名的小人物家门口,认真仔细地听着每一句话,随时准备破门而入。
周厉王的时候,但凡说他坏话的,都要被干掉,所以人们在路上遇到,只能使个眼色,不敢说话,时人称为暴政。
然而魏公公说,在家说我坏话,就以为我不知道吗,幼稚……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19133/dc278ecb9966869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