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时间是一个人最稀缺的资源。
他提出了时间管理的“二八法则”:一个人应该把20%的时间用在做最重要的事情上面,所以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情,而在于把重要的事情用心做、专注做、做到极致。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同样强调:时间是无法管理的,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
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下面列举的这些隐形时间杀手,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宝贵光阴慢慢扼杀,如果不尽早意识到并进行改正,可能就永远困顿其中不得翻身了。
到底是哪几大杀手呢?现在来揭开它们的真实面目……
01 社交媒体让时间碎片化
当智能手机成为现代人最不可缺少的随身携带物品后,社交媒体对时间的侵蚀正变得无孔不入。
你有没有在听到微信提示音的时候忍不住立刻去查看信息?
你有没有统计过自己平均多久看一次朋友圈更新?
你发了一条状态后是不是总忍不住不停去看有多少人给你点赞和评论?
下班回家后刷抖音、看视频让你几点睡觉?
……
社交媒体,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占用了我们的大量时间、侵蚀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02 做事没有轻重缓急
史蒂芬柯维提出了时间的“四象限法则”:我们应该将最大的时间用在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面。
什么是重要不紧急的事件?
其实就是做未来的事情,也就是计划,这个可以延展为要事第一或者要事优先。
如果你做事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想到什么做什么,心里没有盘算和规划,那很有可能会像无头苍蝇一样,累得要命却又做不出什么成果。
改变的第一步,是学着列事件清单,然后每天从中选出最重要的三件事率先完成,吃掉“大青蛙”。
03 拖延症泛滥
拖延症应该算是全民通病吧?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需要做又不想做的事情,于是就用拖延来当权宜之计。
别以为拖延是小事,每一个你不在意的拖延,或许正在挖空你宝贵的生命日历,它不仅会给心理健康带来伤害,严重者还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治拖最简单也是最难的方法:做快乐有意义的事情。
04 无效社交
在注重人脉和资源的现代社会,许多人把社交视为走向成功的法宝,殊不知社交还有有效社交和无效社交之分。
有意义的社交,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结交的朋友对了,那他们将是我们一生都拥有的财富;
无意义的社交,只能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消耗我们的人生。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需要的是真诚高效的沟通,而不是无效的社交。
“认识人多”不等于“人脉广”,让自己优秀起来,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05 桌面太乱
你的桌面是整齐干净,还是凌乱不堪?顺便再回想一下,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找东西上?
我们常常忽视桌面的“脏乱差”,没有意识到这也会在无形中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比如一旦把文件、资料等放错了位置,找起来就相当麻烦,影响效率不说,最怕因此出现差错,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提高效率,从整洁的桌面开始。
06 事必躬亲,不懂授权
聪明的管理者懂得放权于员工,将自己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如果你总喜欢把一切事揽在身上,事必躬亲,从来不放心把事情交给手下人去做,那不仅会累“死”,更会牺牲掉许多时间去做更加有价值的事情。
07 不懂拒绝
生活中存在一种“老好人”,他们有着“便利贴性格”,即不懂得拒绝他人,对于别人的请求总是有求必应,生怕自己的回绝会伤害了彼此的和气。
他们就像便利贴一样方便好用,然而也像便利贴一样普通廉价,来者不拒,不受重视。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性格,告诉自己: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精力有限,你没有义务去事事满足别人。
08 凡事依靠大脑
研究表明,大脑对于细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不清晰。现实中总有人觉得自己大脑灵活记忆好,什么事情都懒得动纸笔记下来,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我们的大脑其实是一个思考的器官,而不是一个善于记忆的器官。不信,你回想下:昨天你都干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周前呢?一个月前呢?多数人会想不起来,即算能回忆出来,也需要花费好一会时间。
管理自己不能依靠大脑,应该依靠一套可靠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是纸笔,可以是各种软件,把所有的事都写下来,让大脑清空,从而腾出更多的空间去进行思考和创造性地劳动。
09 贪多
老人家总是说: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现代社会压力这么大、事情那么多,从何做起呢?如果你总是贪多,想着一揽子把事情都做好,往往事与愿违。
成功的关键在于专注,从专注做一件重要的小事开始。
专注的背后就是:简化自己的目标,少就是多。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浪费时间的行为之后,接下来就是有针对性地去一个个灭掉它们。
先了解对手,再重磅出击,方可一招制敌、取得胜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