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电影中看到一个视频,印象深刻。
一位妈妈对练钢琴的儿子说:“我们现在练的是这首,你这样怎么能练的好”?
小男孩哭着把音谱本撕坏,躲到墙角伤心的哭起来了。
妈妈看到后,蹲下来抱着孩子安慰他。
最后妈妈把音谱本粘好并贴上贴画,练钢琴时孩子看到了,和妈妈相视而笑。
一开始妈妈对孩子很凶,也是为孩子着急,明明是爱因为用错了方式导致孩子伤心。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本意是好的,方式不对,导致相反的结果。
刘墉老师在书中说到,把话说道心窝里,要以关怀代替质问,以建议代替责难,以暗示代替直言。
带孩子的妈妈都知道,孩子吃饭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曾经也是困扰我的一个难题。在剽悍晨读中学到了一个办法:不强迫,不妨碍。
不强迫孩子吃东西,利用成就感帮助孩子自我接受。比如孩子不爱吃芹菜,家长可以吃掉一大部分后对孩子说:“剩下的一点点,妈妈吃不了了,你帮妈妈吃了吧”。等孩子吃完再夸讲孩子。
不要孩子不吃你就大喊大叫,你为什么不吃?多吃蔬菜对身体好。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你是孩子,你领这份情吗?对孩子要引导,试试用提建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责备。
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慢慢地增加蔬菜种类,孩子吃的开心,妈妈也开心。比起一吃饭就“开战”效果要好的多。
别让爱,变成了伤害,出力不讨好的事儿咱不干。表明心意,用对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