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邓巴数原理,人一生的熟人平均为148人,这些人只是点头之交,就不必费心费时去应酬了;友人平均50人,可以花费少许时间精力情感在他们身上,但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要纠缠深陷;近亲友关系平均15人,对他们有的是有感情,有的是有责任,要把与他们的关系理顺,达到亲近和谐、毫无间隙的程度;密友平均5人,对他们投入深情厚谊,经常做灵魂交流,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都一往情深,无话不谈,互相滋养灵魂,不离不弃,保持终身,使得自己的生命最终不会孤单。
在李银河访谈听到这一段儿,对照自己,大差不差。
拜社交软件和工作原因,熟人应该会更多,具体有多少不详,在还会过年群发短信的年代,数字就一定比这个要多的。幸好群发短信、微信的时代过去了,过节还是会收到祝福微信,祝福这样的朋友,你们真坚持。遇到这样的朋友,除了立刻马上回复祝福表达瑞思拜,就怕湮没在微信消息的海洋里再也想不起来。
友人有多少,怎么区分,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就此略过。
进亲友关系开始,是需要投入精力感情的。每年都会认真拟清单,一一联系祝福。但也仅此而已,朋友放在心里就好,不打扰才是朋友间的常态。
密友才是需要投注全身心关注的焦点,所谓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在喜欢的人和事情上,指的就是这种亲密关系。对他们投入深情厚谊,经常做灵魂交流,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都一往情深,无话不谈,互相滋养灵魂,不离不弃,保持终身,使得自己的生命最终不会孤单。
算一算,能够每天保持联系而不腻味,对方也接受的,真心不多。首先自己要愿意就已经很难,人越大越挑,不对味不会愿意投入。然后对方要接得住,能跳你来我往的双人舞,玩的下去。最后,游戏可以一直持续,不会玩崩。这中间,要的是灵魂契合,是价值观一致,还要有互相包容的能力。对此,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判断,见仁见智,也不断迭代。
除此之外的所有人,最好的解决方案,上善若水。工作上的朋友,因各种机缘短暂相遇,很可能就只一面之缘,或者只是一个电话面都不会见,这样的熟人怎么面对?上德不德,与人为善就好。既然再也不会相见,怎么能不用最好的状态,最友善的态度,珍惜这仅有的相遇。
在这个意义上,对所有人态度其实是一致的,无非是相处的时间长短。时间短的,珍惜,时间长的,更值得珍惜。如此,上善若水。珍惜每个或长或短的朋友。
道德经-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解】
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就如同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愿居处的地方,因此其境界很接近“道”。这类人,居处善于选择卑下之地,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总能真诚、友爱、无私,言谈总能恪守信用,为政总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与万物相争,也就不会引来责怪和怨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