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是一切道之基础,意思是说,所有正道归纳起来,没有不依赖此皈依的。如果没有皈依的前提,相续中就无法生起任何道相。因此,下至需要守持别解脱中的一个八关斋戒,首先也要“皈依二足至尊--佛,皈依离贪至尊--法,皈依众会至尊--僧”,接着需要承诺“我从现在起直至明晨日出前守持八关斋戒”。同样,受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等任何戒,都必须以皈依作为前提。如颂云:“戒虽皆可具,然未皈依无。”
从菩萨乘来考虑,也同样要以三皈依为基础、三祈祷(十方佛、十地菩萨、诸金刚上师)垂念为前提来生起愿行菩提心。所以说,不具备皈依也没有生起菩萨戒的机会。
从密宗金刚乘的角度来说,事续、行续、瑜伽续,一直到无上瑜伽续之间的开许、灌顶等任何行为,一开始都绝对需要以皈依作为基础,才能在相续中生起正道的功德。
正是由于不具足皈依相续中就没有办法生起佛教经论中所讲的任何功德,因此说“皈依是一切道之基础。
皈依能令我们趋入佛门,是否步入了佛教徒的行列完全取决于皈依。无等阿底峡尊者也说过:“内外道以皈依别,大小乘以发心别。”无论有多么高的见解、多么深的修行、多么玄妙的行为,但如果对三宝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也不具备随学三宝的誓愿,那么他就不能称得上是佛教徒。反过来说,尽管佛教经论中所讲的见、修、行的一分功德也不具备,但不管是谁,只要确实对三宝有虔诚信心所引发的三皈依的誓愿,他就能称为佛教徒。
如果按照我们研习经论者的说法,犊子部等虽然见解属于外道,但由于他们皈依佛,因而立在佛教的行列中。由此可见,皈依是最初真正能辨别出是不是佛教徒的根本所在。
除此之外,并不是以见解来区分佛教与外道的,也同样不是以修行、行为与果位来区分的。
无等阿底峡尊者也这样说过:“由于我的上师已经圆寂,我又来到了藏地,当今在印度,虽说有六门智者等住世,但能真正辨别内道与外道的差异之人实在罕见。”尊者的这段话意图也是指以能了知皈依来区分内外道差别的人为数不多。
事实的确如此!打个比方来说,哪怕是需要加入一个村落的生活行列中,也是首先要向该村落的长官投降,承诺一切好歹事情全部听从安排,才能成为该部落的属下。否则,即便对某某长官奉送数万元钱,给了他大大的帮助,也不一定属于那个部落。
依靠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清楚,承诺皈依三宝相当于是向某长官投降,正如向长官投降一样,对佛作本师想而思维我除了本师佛陀以外不依止其他本师(皈依佛)。再者,就像承诺说“无论该村落有任何好坏的事情,小到捐资捐物、大到携手并肩对抗怨敌,同等承担”一样,心里想我要一五一十地修行佛陀所宣说的正法(皈依法)。就像承诺说“我要与这个村落的人步调完全一致来作事”一样,声明要与道友圣僧同等和睦相处(皈依僧)。就好比向一位长官投降那样,自己需要具备何时何地也不舍三宝的心念。
只要真正有了这种观念:“我的本师是佛陀,所修行的是正法,相处的是志同道合的圣僧,就能称得上是佛教徒,也说明已经加入了佛教徒的生活行列。如果没有皈依,那么以其他任何形式都不能代表皈入佛门。为此才说“能令我们趋入佛门唯是此皈依”。
上述的内容概括地说,就是从作为修道的基础和能令我们趋入佛门两个原因的角度阐明了需要修皈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