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十章 大结局

第十章 大结局

作者: 克雷 | 来源:发表于2022-12-14 22:36 被阅读0次

阿妈之死

何饵被示罗宣判入狱十年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大赵国。百姓们拥护示罗的决定,他们从心里面感激示罗为了社会的安定所作出的亲情的牺牲。然而示罗的阿妈得知了消息,却险些晕过去。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小孙子被示罗关押入狱的现实。还有何饵的妻子,虽然丈夫背叛了她,但是夫妻数年的感情却让她为这个消息心痛万分,更何况她和何饵已经有了两个不满三岁的孩子。于是,示罗阿妈,带着何饵的妻子和孩子来到示罗面前,何饵妻子和孩子们都跪倒在地,流泪不止。老人也已经白发苍苍,她流着眼泪对示罗说:“我的示罗儿啊,你看看眼前的你的侄媳妇还有她的孩子,你把何饵关进去,让他们怎么过啊,阿妈没求过你,这一次你就看在我的面子上饶过何饵吧!这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了父母。”

示罗也眼泪打转,他凝重地对阿妈说:“阿妈啊,你知道吗?我现在的心比谁都难受,何饵是我的亲侄子,从小被我看大,又和我一起浴血拼杀,为大赵国立下汗马功劳,我也多么想放了他,可是国法昭彰,他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如果不惩罚他,上行下效,社会就会混乱,百姓又要遭殃!”

“我知道,可是难道就不能有这么一次例外吗?他是你的亲侄子,还救过你的命呢,你这样做能对得起你死去的大哥和嫂子吗?又忍心看着阿妈伤心难过吗?我老了,活不了几天了,你就看在阿妈的份上饶过何饵吧!”

“阿妈,孩儿不孝!侄媳妇啊,叔叔也对不起你们!普天之下万民平等,国法不能因为我们家庭的地位特殊,就可以遭受践踏啊,如果因为我们一家的原因,让天下无数家庭遭受灾难和苦痛,我们就背离了正道,沦入邪恶一边,我们内心永远也不能得到平静,那有何必苟活于世呢!”

示罗阿妈和何饵的妻子听了示罗的话,都无言以对。

示罗来到何饵妻子和孩子身边,把他们扶起,抚摸了孩子头,然后对何饵妻子说:“你放心,我会让何饵在狱中好好地反省改造,你们可以定期去看他,我也会好好地去疼爱你们,我会让你的孩子们在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给他们一个幸福的童年,请你一定理解叔叔!”

示罗又来到阿妈身边,单膝跪倒,对阿妈说:“阿妈,请你原谅孩儿不孝,何饵犯了罪要接受惩罚,这对他是好的,对我们的国家也是好的,也请你理解孩儿!”

阿妈忙把示罗扶起,说道:“好孩子,阿妈糊涂啊,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因为一己之利,置国家和人民于危难,阿妈不再求你了,我这就走!”

示罗阿妈和何饵妻子、孩子一起退了出去。示罗看着他们的背影,特别是阿妈那已经驼背的背影,他心里万分难过,默默念道:“阿妈,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所作出的牺牲,你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今生更是难以报答了!”

示罗阿妈虽然谅解了示罗,但是家庭遭受的这些不幸,还是让她心力交瘁,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终于病倒在床。示罗除了料理政务,其他的时间都陪在阿妈身边。这是示罗最痛苦的一段时光。看着躺在病床上的阿妈,握着阿妈的手,示罗想了好多好多:那童年梦幻般的生活,阿妈一幕幕对他的疼爱;那生活艰难的青年时期,阿妈任劳任怨,帮示罗支撑着家庭;还有示罗在外征战,阿妈和刘莹在家照顾孩子,受了那么多的苦,可是一家团聚后却又吃了程芳那么多的气;最后女儿塔娜又遭家庭不幸,孙儿何饵也被关入监狱。阿妈你受苦了!孩儿实在是不孝!示罗心中悲痛,眼泪从他的眼角流淌下来,滴到阿妈的手上。阿妈醒了,看着儿子流泪,阿妈缓缓说道:“儿呀,不要伤心,阿妈的日子就要到了,要去见你阿爸了,阿妈这一生无怨无悔,特别是有你这样一个儿子,阿妈更是自豪!你一定要坚强,整个国家的担子都在你身上,不要辜负了老百姓对你的期望!等何饵出来了,你要好好待他,让他重新做人!”

示罗满眼泪花,点头答应。

阿妈在床上躺了不到一个月,在一个大雪的夜晚,她离开了人世。在她走的时候,示罗、塔娜、刘莹、程芳、何饵妻子,还有孩子们都陪在她的身边。带着一份安详和微笑,她从容离去。示罗一家人都痛哭不已。最为伤心的是示罗,阿妈虽然走了,但是他还是不愿意放开阿妈的手,刘莹一直陪在示罗身边,其他人也在屋里不离开。大家听着外面的风雪声,等待黎明的到来。

天渐渐亮了,示罗起身推开门,见外面大地覆盖了一层白白的雪,好像也在为阿妈披孝。他让人把消息送出,准备阿妈的葬礼。百姓和将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悲痛万分,刘刚也带人从流民地赶来,悼念示罗的阿妈。在狱中的何饵听到消息,也泪流满面。整个大赵国,无论是谁,都无比爱戴这位伟大的母亲!

示罗听从阿妈的遗愿,没有隆重的葬礼,只是将阿妈埋葬在示罗家乡小土丘上示罗阿爸的坟旁。在这个美丽的土丘上,阿妈又和阿爸、奶奶、哥哥他们平静地生活在了一起。示罗心中也欣慰了。

真爱永恒

生活还要继续,阿妈死后示罗为了不辜负阿妈的教诲,比以前更加尽心地治理国家。程遐受到了教训,再也不敢做恶事,辅助示罗把国家治理地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示罗对何饵的毫不留情的惩罚,让胡族人明白了,在大赵国,各民族是平等的,胡人没有特权,因此,没有胡人敢去欺凌汉人,民族之间出现了持续的互相友爱的局面,汉人和胡人之间的通婚也非常普遍,民族之间的界限进一步缩小,人们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

示罗最放不下心的还是何饵和何饵的妻子孩子。他常和刘莹一起去探望何饵,可是,狱中的何饵对示罗仍然是充满了怨恨。他觉得程遐作恶多端,就应该得到惩罚,虽然他不应该强暴程遐的女儿,但是也不应该受到十年牢狱的判罚。因此,他见到示罗和刘莹,就会低头不语,表示自己的不满。每当这个时候,示罗总是对他耐心地劝导,让他明白自己的作法对他、对百姓都是好的,让他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可是何饵的心很硬,他不仅不听,有时还会发脾气顶撞示罗。即使这样,示罗和刘莹也没有放弃。他还常常去去探望何饵妻子和孩子,有时还把他们接来住在自己家里,绝不让他们感到缺乏大家庭的爱。

让示罗高兴的是石兴、石堪和石宏的成长。石兴不仅钻研医术,还常去民间救死扶伤,石堪苦练武艺,石宏学习治国策略。示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在一个温暖的春日,石兴从外面带来一位漂亮的汉人姑娘,见到示罗和刘莹,对他们说:“阿爸,阿妈,我想向你们介绍柳晴姑娘。”

那位漂亮姑娘也对示罗和刘莹行礼,说道:“柳晴拜见陛下和皇后!”

示罗和刘莹有些惊讶,示罗问道:“兴儿,不知为何你要将晴儿姑娘介绍给我们呢?”

“因为我爱上她了。”石兴说道,“她是一位汉人名医的女儿,她的父亲已经答应我们成亲,希望阿爸、阿妈也能准许我们!”

示罗和刘莹微微一笑,示罗先问石兴:“孩子,阿爸只想问你,你了解她吗?为什么你要娶她?”

“我曾拜她父亲为师,我们在一起行医很久,彼此都很了解,我想娶她是因为我爱她,也相信我们在一起会很幸福,更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追求。”

示罗点点头。刘莹也看看石兴身后的姑娘,问道:“晴儿姑娘,你觉得你了解我的儿子吗?为什么要嫁给他呢?”

“伯母,我要嫁给你儿子,不是因为他是一位皇子,而是因为我同样了解他,爱着他,也有足够的信心相信我们在一起能够很幸福,而且就像他说的,我们有同样的追求。”

示罗和刘莹听后彼此看看对方,点点头,示罗便对两个孩子说:“孩子们,我们尊重你们的选择,祝福你们在一起幸福!”

石兴和那位姑娘,急忙跪倒谢恩。示罗和刘莹忙让他们起身,两个人看着未来的儿媳,心里充满了欢喜。

不久石兴就和晴儿姑娘结婚。婚后,他们过得非常幸福和快乐。而石堪也紧跟着石兴结婚了,新娘是一位将军的女儿,他们婚姻也很幸福。

当然,一如既往,程芳还是不改她那刻薄的性格。她板着阴冷的面孔,时时堤防着刘莹、石兴和石堪,生怕他们抢了儿子石宏的太子之位。

时光慢慢流逝,示罗和刘莹都在慢慢衰老着,他们头上的白发也越来越多。由于每日繁重的政务,示罗自感身体也越来越差了,一到冬天,他就常常咳嗽不止,有时还会咳出血来。御医看了,也没有办法,只能开些药让他慢慢调理。

在何饵即将出狱的最后的一年里,在一个天气还好的春日,政务较少,示罗突然想到去给阿妈阿爸他们上坟。他只是叫上刘莹,穿上普通的平民衣服,两人骑着一匹马奔往自己故乡的那座埋葬亲人的小山丘。路上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故乡也慢慢地展现在眼前,那座座矮矮的青草覆盖的小土坡,那小河和小树林呈现在他们眼前,好久没有回来的示罗和刘莹看着这些熟悉的景物,感慨万千,示罗对刘莹说:“小莹啊,我们都老了,但是故乡好像还没有变啊!”

“是啊,人生实在太短暂,相对于万物的永恒,我们好似流星一般转瞬即逝。”

“所以,我们要好好享受这人生的这最后的时光。”

“嗯,让我们每天都过得开心些,快乐些!”

马蹄在青青的草地上留下两行浅浅的蹄印,向着远方延伸而去。

 很快他们就到了埋葬示罗亲人的小山丘,那个小山丘在平原上凸显着,平静地卧在那里。示罗两眼感慨而深情地看着这座山丘。他和刘莹都下马,牵着马向山上走去。天似乎有些阴沉了,泛起微微凉风。他们终于来到示罗阿爸、阿妈和奶奶的坟旁。绿草布满坟头,墓碑上刻着亲人的名字。示罗先来到奶奶坟前,烧了些纸钱,然后对着奶奶的坟说:“奶奶,孙儿给您上坟了,孙儿现在也已经老了,这些年,您说的那句‘只要我们心地诚实坚强,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一直鼓励着我,孙儿还会像你指引的那样,继续坚强地生活下去。”示罗深深地给奶奶磕了三个响头,刘莹也陪着磕头。

他们又来到示罗阿爸和阿妈的坟前,示罗对着阿爸的坟说:“阿爸,谢谢你给了我正直的品性,也谢谢你违背族规让我和刘莹结婚,因为有了她才有了我的现在。”

接着示罗又对着阿妈的坟说:“阿妈,我最要感谢你,是你辛辛苦苦地养育了我,默默无闻地为咱这个家庭辛劳,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你总像一个温暖的港湾,总是给我这只漂泊的小舟以温暖和支持!”

给阿爸阿妈磕头后,示罗和刘莹又来到了示罗哥哥亚伯和嫂子坟前。示罗跪下,说道:“哥哥,嫂子,谢谢你们从小对我的照顾,何饵这孩子犯下了大错,我惩罚了他,我相信你们能理解我,我这是在拯救他,希望他能最终醒悟,走上正道,为了这个目标我会一直努力!”

又给哥哥、嫂子磕完头后,他们这才离开了坟地,下山时,示罗又回头向亲人坟地处看去,一个个坟头好像都是那逝去的亲人们在向他们静静地告别。

 马蹄声响,他们纵马往回奔去。天空仍然有些阴沉,凉风袭来。示罗对刘莹说:“咱们到村子里看看,去平台上也给村民们上上坟吧?”

“好的,咱们好久没去给他们上坟了。”

示罗便催马向村子的方向赶去。村北的小河和小树林都还在,河水清澈,示罗和刘莹忍不住下马捧了一捧河水洗了洗脸,瞬间感觉清凉无比。小树林里面还有野兔跳动,示罗又想起小时用弓箭打野兔的事,难免会心一笑。

很快,他们来到村口。这是,他们看见了渺渺炊烟,知道村里面应该又有了人家居住。为了不打扰人,他们牵着马轻轻地顺着村中心的小路向山顶走去。果然他们碰到了好几对陌生的新面孔,但是都很友善,只是好奇地看着他们。不一会,他们就到了山顶平台,那棵高大的老槐树还在,满树苍翠的叶子,白色的槐花也开了,飘来一股幽香,更让示罗和刘莹惊奇的是一个偌大喜鹊窝夹在高高的树杈上,母喜鹊正在哺育这自己的幼鸟。

示罗和刘莹来到老槐树旁的大坟前,他们跪下,想起了记忆深处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长老阿巴叶,哈那尼伯伯,耶利米婶婶等等,眼泪不觉得流下了。示罗看着坟说道:“乡亲们,我在你们的关爱中长大,你们都是我最亲的人,我一直内疚没有好好保护你们,让你们因我受到株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永远也无法弥补这份过错,唯有尽心地让全国千万像你们一样的百姓过上幸福宁静的日子,来补偿你们,只要我活着,我就永远不会背离这个目标!”

示罗和刘莹给乡亲们深磕了三个头,又起身来到平台的边缘,向远方遥望。示罗问刘莹:“小莹,你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就爬上了这个平台吗?”

“记得,示罗哥,那时下着大雪,你带我来到这里,我们也在这遥望远方。”

“是啊,这都多少年过去了,那时的孩子变成了现在的老头老太太了。”

“嗯,岁月不饶人啊!”

示罗看着刘莹,刘莹的头上也有了好多的白发,他感伤地说道:“小莹,你嫁给我,真的是受苦了,一天好日子也没过上,我真是愧对你了!”

刘莹看着他,目光坚定地说:“示罗哥,你错了,我刘莹嫁给你,才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因为我有幸拥有了世界上最真挚的爱,这种爱让我的心灵平静幸福!有了这种真爱,跟着你就是受再大的苦,留给我的记忆也是快乐!”

示罗听得眼泪都流了下来,紧紧地将刘莹抱在怀里。他低声对刘莹说:“小莹,你知道吗?其实,我一点也不想当皇帝,我就想像现在一样,和你一起找一个平静的地方,过老百姓的生活。”

刘莹听后说道:“我何曾不想和你那样生活,那里有平静的喜乐,家庭的温馨,会是多么美好啊!可是我们身上还有责任呢,牺牲了我们,让千万百姓过上这样的日子,也是值了!”

“小莹,咱们去咱家的老房子看看吧,看看什么样的一家人住在那。”

“好的,示罗哥,我们这就过去看看。”

两个人牵着马离开了山顶平台,向自己记忆中老家的方向走去。家家户户都在做饭,他们闻到了浓浓的饭香。不一会,他们就来到了老家的院门前。示罗敲了敲门,一个头发发白的胡人老汉打开了门,问道:“你们找谁啊?”

示罗忙说:“这位大哥,我们以前的时候是住在这的,今天路过,就想过来看看,不知道是否打扰了你们?”

那老人一听,急忙说:“原来是老屋主过来了,快到里面坐,我们住着你们的房子,还没有谢你们呢!”

示罗和刘莹跟着老人就进到院里。一位老太从屋里出来,示罗和刘莹一看,惊了一下,只见这位老太太和刘莹一样也是一个汉人。胡人老汉给老太太说了情况,老太也很高兴,忙让示罗和刘莹进屋里坐。一对年轻夫妇正在屋里吃饭,看见示罗他们进屋,急忙起身,看着他们,微笑示意。老汉对他们说:“儿子,儿媳啊,你们快来见老屋主!”

老汉儿子儿媳急忙鞠身行礼。老汉儿子又说:“大叔,婶子,谢谢你们的房子,我们才有了地方居住!”

“你们不用感谢,我们现在有新的住处,这房子没你们住的话早就毁坏了,我们还要感谢你们一家的维护呢!”示罗说道。

老汉又对儿媳说:“儿媳啊,你再去多做几个菜,让他们今天在这吃饭!”

示罗和刘莹正要推辞,老汉急忙说:“这本来就是你们的家,不要客气!”

示罗和刘莹只好坐下。热腾腾地饭菜很快就端上来。大家都聚在一起吃饭。老汉又问:“不知你们现在住在哪里?”

示罗笑了笑说:“我们现在住在襄国。”

老汉一听,忙说:“那你们见过示罗皇帝吗?”

示罗和刘莹都笑了,示罗说:“我们是见过的。”

老汉感叹一声,说道:“感谢示罗皇帝啊,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示罗皇帝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啊,他为了保百姓平安,将自己的侄子投入监狱,我们做老百姓的真不知如何感谢他!”说完老人流下了泪水。

示罗在旁边看着也很感动,说道:“大哥啊,你不要难过,示罗皇帝最大的快乐,就是看见在他的努力下百姓们安居乐业。”

老人擦干泪水,说道:“是啊,我们只能向上天祈祷愿他和他的家人都能够平安喜乐!”

示罗又问起老人如何搬到这边来的,才知道他们是因为家乡旱灾,和乡邻一起逃难,发现了这个废弃的小村庄,定居于此的。老汉一家又说了村子现在的很多情况,示罗和刘莹也说了好多村子以前的情况。大家谈得都很开心。这时屋外下起了雨,老汉急忙对他们说:“老屋主啊,你们今天晚上就别走了,这边有空床,你们就在这边住吧,明天雨晴了再走不迟。”

示罗和刘莹看看外面的雨,也只好答应。老汉给他们安排的住处,竟然就是他们以前的卧室。听着窗外的雨声,两人躺在床上,四目相对,相视而笑,这个夜晚,他们又体会了三十余年前那让人回味的家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他们辞别了胡人老汉一家回到了襄国皇宫。示罗并不知道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去上坟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终于到了何饵刑满释放的一天。示罗带着全家老小,还有何饵的妻子孩子前往监狱接何饵出来。何饵已经变成了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男人,面貌沧桑了很多,脸上胡须浓密。或许是因为这些年示罗对他不断的耐心开导,也或者是因为他从妻子孩子那听说示罗对他们的好,何饵对示罗恭敬多了,见示罗便跪倒行礼,说道:“叔叔,谢谢你带家人们来看我,侄儿有礼了!”

示罗急忙把何饵扶起,拥抱了他一下,说道:“何饵,这些年辛苦你了,希望你已经醒悟,出来后我们一家人好好地生活!”

何饵点点头,这时他的妻子,孩子也来到何饵身边,孩子们喊着“阿爸!阿爸!”,一家人拥抱着流泪……

何饵出狱后,确实收敛了很多,对人显得恭敬谦和,好像变了大样。示罗又把他调到军队中服役。他的军事才能开始在军队训练发挥重要作用,很快他又恢复了将军头衔。示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哥哥,嫂子,何饵终于变好了,又成了我们大赵国的栋梁之才!你们在酒泉下可以安息了!”

最后的挽救

然而,事情却不像示罗想得那么简单。

在一个阴冷的冬日的早上,一伙胡人来到了何饵的将府,他们都是以前支持何饵的少壮派军官,这一次他们集体前来,领头的军官对何饵讲道:“大将军,您有所不知,现在我们胡人处处受尽欺凌啊!他程遐一个汉人毫无军功可言,却贵为丞相,处处提拔汉人军官,我们胡人处处受到排挤,大将军您带领着我们出生入死,打下江山,难道就要被程遐这些汉人霸占吗?”

“可是,我并没有听说太多这样的事情啊,我们军官和大臣的选拔不是有严格的制度来保证公平吗?”

“大将军,您有所不知,这只是表面,实际上程遐在背后搞了很多猫腻,我们胡人很难获得公平的晋升机会啊!”

“真有这样的事情?”

“大将军,我们都是受害者,你一定要为我们胡人做主啊!”

其他的军官也随声附和:“是啊,大将军,我们胡人的未来就靠您了!”

“那你们要我干什么?”

“大将军,威信甚高,请你等到示罗皇帝西去之后,夺取帝位,请大将军放心,我们还有很多的人,而且还会有更多的人!”

“住口!岂有此理,示罗皇帝是我的叔父,他对我恩重如山,我怎能作此悖逆之事!你们不要说了,否则,我立刻抓捕你们,将你们治罪!”何饵生气地说道。

“大将军息怒,请您再考虑一下!”

“快走吧,你们不要再来了。”

这一次,这些胡人碰了一鼻子灰,就离开了。

可是他们的话,却在何饵心中激起了很大的波澜,童年时,父亲被汉兵所杀,母亲伤心而死的往事,又开始浮现在他的眼前,但是叔父所讲的民族平等,和睦相处,共享平安的国策也没有什么错误啊!那种仇恨刚刚进入他的内心,又被他压了下去。

然而很不幸的是这只是开始,后来那些以前和他交好的胡人军官不断地前来,他们都向他讲述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实际上这是那些胡人商量好的对策,就是要让何饵相信,胡人正在遭受欺凌,只有他才能拯救胡人。慢慢地,何饵有些相信了,愤怒开始迷茫了他的心性。他开始埋怨示罗把他关入监狱受尽十年的苦难,看到程遐的外甥石宏坐上了太子宝座,他心中更是充满了嫉恨。这种仇恨变得越来强烈,他内心对爱的渴望已经无法压制这股愤怒。

终于,他开始策划谋反,发展自己的力量,等示罗去世,想一举夺取帝位!那些胡人军官也开始了行动,他们用金钱和美色贿赂其他的胡人军官和大臣,并且保证只要成功,就会给他们更高的官职和权力,很无法坚守爱的信仰的人,屈从于自己内心的贪婪,都被拉入他们的集团。

但是,他们总有意料不到的事。有一位正直的年轻军官,虽然受到他们金钱、美色和权力的多重诱惑,却经受住了考验,并且不顾个人危险,将拉拢他入伙的密信还有钱财等物统统地交给了程遐。程遐大吃一惊,急忙和这位军官一起来见示罗。见到示罗,他们仆倒在地,程遐大喊道:“陛下,现在国家已经到了危难的时候了!您的侄子何饵暗中组织力量,计划谋反,这是我获得的他们拉拢人的书信,请您过目!”

示罗听到程遐的报告大吃一惊,他急忙接过书信,打开仔细查看,信确实是何饵的笔迹,而且写得明明白白,拉拢收信的军官加入自己一方,等示罗死后,建立一个真正的胡人统治的国家。示罗看后,心如刀绞,只觉得胸口一阵疼痛,竟然咳出一口鲜血。在场的众人,都大惊失色,仆人要上前服侍,示罗挥了挥手,阻止了他们。

他定了定神,对程遐说:“这个书信从何处获得?”

那位年轻的军官说话了:“皇上,我就是他们要拉拢的那个军官,他们还给我大量财物,许诺我成功之后,赋予重任!”

示罗看看这位年轻的军官,说道:“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皇上,我叫贾布勒!”

 “好样的!倘若我们大赵国的年轻人都像你一样坚定,我们的国家就会永远太平!”

“为捍卫我们国家人民幸福、安宁和平等的生活,我们当义不容辞!”贾布勒慷慨地说道。

示罗点点头,然后对着他们说:“好,你们辛苦了,此事我必要好好处理,请你们放心,你们先下去吧!”

“谢陛下!请陛下保重身体,微臣告辞了!”

程遐和年轻军官贾布勒一起退出了朝堂。

示罗又看了看信,心中愤怒而又悲痛:何饵呀!你为何不能理解叔叔的一番苦心,叔叔实行民族平等,正是为了胡人和汉人都能永享和平幸福的生活,倘若如你所愿,胡人享有特权,可以胡作非为,不仅汉人会遭殃,胡人也会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我该怎么办?杀了你吗?我怎么能狠下心呢!你是我的血亲啊!可是不杀你,我们的人民,又可能遭受无尽的苦难!示罗内心陷入了无比的痛苦之中。

这天晚上,示罗的咳嗽变得愈来愈厉害。刘莹前来照顾他,看出他内心的痛苦,便来询问,示罗便把何饵谋反的事给刘莹讲了。刘莹听后,心中也万分苦痛,实际上她对何饵的感情甚至要比示罗对何饵的感情还深,因为何饵是她亲手养大的孩子,一直和她生活在一起。她也不知该如何决定。这时,她想起一件事,便对示罗说道:“示罗哥,你还记得佛图澄大师吗?”

“是的,小莹,当然了,他给我人生很多的启示。”

“我知道他现在在哪?”

“哦,大师现在何处?”

“大师现在在我们襄国城北部山中的一处寺院里,我一次礼佛曾见过他,大师智慧超人,我们不如前去向他请教吧!”

“好的,小莹,我们明日就出发。”

“嗯,明日我们便过去拜访大师!”

第二天一早,示罗就和小莹带着一队士兵,坐着马车,去往大师所在的寺庙。车队行驶了一段时间,就来到了一片山区,到了一座小山下,两位老人下车,刘莹扶着示罗,慢慢地登上小山,示罗不时地咳嗽着。这是一处非常幽静的地方,四面环山,风景怡人,然而示罗和刘莹却并没有什么心情欣赏。他们远远地看见半山坡上有一处平台,寺庙就建在那里。当他们终于上上平台,正要进入寺庙,却发现在平台尽头的一颗松树下,有一位方丈正坐在一块大青石上,面向无尽的山色打坐。示罗和刘莹感觉那应该就是佛图澄大师,便走了过去。他们来到大师背后,躬身行礼:“大师,好久未见了,我们有礼了!”

佛图澄大师转过身来,雪白的胡须在风中微微飘动,而目光中却是无限的悲悯,缓缓说道:“天使者,你来了。”

“是的,大师,我过来了,来向您求助。”示罗悲痛地说道。

“是关于何饵谋反的事吧?”

“大师,您怎么知道?”

“因为我虽然身处山中,我的心却在人世啊。”

“大师,我已经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我多么想过平静的生活,可命运为什么对我这么残酷?”

“还记得我上次给你说的吗?人世间只要还有对财富、对美色、对地位永不满足的贪婪的追求,人世间的苦难就永远不会结束。”

“是的,我还记得,你告诉我这些需要本身是合理的,只是很多人把他们当成人生追求的核心了,以致偏离了爱的道路”

“其实,还有一样东西,让它主导了人生也会被邪恶所用,给世间带来苦难,那便是仇恨,何饵正是被仇恨迷失了双眼。”

“那我该怎么办?大师,让我杀了他吗?我怎么忍心啊!”

“人太容易陷入贪婪和仇恨中,而遗忘了内心中那种对爱的渴望,而只有爱的力量才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平静,何饵内心中并非没有对爱的渴望,只是他遗忘了,你应该尽力让他记起来。”

“大师,我自当尽力,可是如果我尽力了,他仍然没有被拯救,那世人岂不因此而遭受无尽苦难?”

“是的,你说的没错,然而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意志,何饵可以选择贪婪和仇恨,也可以选择爱,这是他一念之间的决定,他应该拥有这种自由,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

示罗和刘莹听了大师的话,都静默了好久,最后他们似有所悟,向大师说道:“谢谢大师的指点,我们会尽力而为,唤醒何饵内心那股爱的力量。”

佛图澄大师点点头,然后对他们说:“邪恶正是借着贪婪和仇恨横行于世的,而我们唯有的是爱与信心,要用爱与信心对抗邪恶,并把爱与信心永远的传递下去!”

“大师所言,我们必牢记在心。”

示罗和刘莹这才辞别了大师,回到了皇宫。示罗和刘莹商议决定邀请何饵一家来自己家里相聚,要用爱心感化何饵,做出最后的努力!

这一天,何饵一家人受邀来到示罗皇宫。天气已经入冬,示罗大厅里火炉烧的旺旺的,屋里非常暖和。示罗虽然还咳嗽,但因为吃了药,稍好了些。何饵来了,他自认为谋反的联络工作进行非常隐秘,示罗应该不知道,所以,他虽然有些心虚,还是装成没事的样子,亲切地对着示罗、刘莹,喊着叔叔、婶婶。示罗和刘莹热情地让他们进屋。石兴一家,石堪一家也都来了。只有程芳和石宏因为程遐的原因没有过来。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着实非常热闹。

示罗建议由家里的女人们自己做饭,女眷们都非常高兴,她们各展手艺,做出一份份可口的饭菜。示罗让何饵坐在自己的身边,对他说:“何饵啊,还记得以前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吗?那时你奶奶还在,你阿爸阿妈也还在,那时多么美好啊,人生真是快啊,你都变成中年人了,我也变成一个老头子了,叔叔只希望我们永远这样和和气气地生活下去。”

听了示罗的话,何饵心里也有些触动,他说道:“是啊,叔叔,时间过得真快,童年多么美好,人为什么不能生活在童年呢?”

“人生要是没有流逝,又怎么会有新的快乐呢,我们不应为快乐的流逝而伤心,应该好好珍惜眼前,过好未来的生活才对。”

何饵点点头,两个男人就在饭桌边聊了好多往事,说到动情处,两个人都流下泪水。何饵的妻子也和刘莹聊得很开心。石兴和石堪也关心地询问何饵两个孩子成长的状况,两个孩子把他们当成倾诉的对象,他们仔细听着。屋外是寒冷萧条的景象,屋内却洋溢着温暖的家庭气息,让人陶醉。

快到傍晚的时候,何饵一家这才要离去。示罗拿出一个木盒给何饵,说:“何饵,这是我准备的一份礼物要送给你,这可能是叔叔这一生能送给你最好的礼物,希望你能够好好珍惜!”

何饵急忙接住,说:“好的,叔叔,这份礼物我一定好好珍惜!”

何饵一家坐上马车缓缓离去,示罗一家在宫门外一直看着,直到马车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何饵回到家里,好奇叔叔送给他的礼物,就来到卧室把木盒打开。里面是两封信,他打开上面的一封,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那信正是自己写的那封劝反信,他急忙又打开另一封信,这信是示罗写的。在信中,示罗告诉何饵他知晓了何饵意图谋反的事情,但是他绝不会杀何饵,因为他相信何饵内心的善良的一面,希望他能明白民族平等的重要意义,不要为自己和一些人的贪婪和仇恨,置国家于危难之中。示罗笔笔诚恳,字字入心。何饵看后,心中万分感动,他知道这是叔叔送给他的一次选择的机会,选择正义或者选择邪恶。眼泪流了出来,他开始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实在是不对,叔叔对他这么好,他岂能如此无义!

示罗送走了何饵,内心中好像也落下了一块大石,他知道自己尽力了,一切只能由何饵来做选择。不过,过了好些日子,他都没有再听到程遐报告何饵谋反的事情。他知道何饵有所醒悟了,心里非常欣慰。可是他自己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糟糕了。这个冬天天气变得异常寒冷,示罗咳嗽出的血也越来越多。一家人都非常担心他。刘莹每日都按时地给示罗熬药,尽力减缓示罗的病情。示罗虽然身体痛苦,但他的内心却很幸福。

他静静地躺在床上,脑海显现着这一生所经历的一幕幕往事,他想起了童年,想起了逝去的亲人,想起了甲篾,想起了和小莹的初次相见,他又想起了青年时代,想起了和小莹的婚礼,想起了郭敬和小鸾,想起了汲桑和十八胡骑的兄弟们,还想起了拼搏的中年,想起了张宾,想起了那一场场战争,想起了和小莹的生离死别,最后是他的老年,他想起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婚姻,想起了让人操心的何饵,想起了和小莹在故乡平台老槐树下那感人的话语。他想起太多,有辛酸,也有快乐,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眼泪不觉地流了下来。不过这一生,他值了,因为他拥有过很多亲情、友情,还有爱情的幸福和快乐,更因为这个世界,因着他的存在,变得有所不同,更加美好了。

示罗的病变得越来越严重了,最后难以下床,甲篾和他同村的兄弟们,还有活着的十八胡骑成员都前来看他,百姓们知道了皇帝的病情,也默默地为他担心和祈祷。直到有一天,他感觉死亡的时刻快要到来了。刘莹和程芳带着石兴、石堪、石宏围在他的身边,何饵一家,还有甲篾、十八胡骑那些战友也都过来了,大家都不觉地流下眼泪。示罗看到他们为自己流泪,心中感到非常幸福。他突然想再去襄国城看看,自己躺在病床上,好久没有出去了。他默默地说:“我想去襄国大街上看看。”

众人们听到示罗的要求,立刻行动起来,大家找来一副步辇,把示罗扶上去。甲篾、十八胡骑的那些战友,虽然也已经年老,却要求亲自抬起示罗。在家人的陪伴下,示罗被抬着走出了皇宫。他又看见天上的白云,又看见那些熟悉的建筑,还有那朴实的百姓,心里充满了欢喜。寒风加重了他的咳嗽,但他也不以为意。百姓们看到示罗出来了,纷纷伫立到道路两旁,人们默默地看着示罗经过身边,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在襄国城转了一圈,在即将回到皇宫时,示罗微笑地看了看大家,特别是刘莹和孩子们。此时的刘莹早已泪流满面。示罗喊了一声“小莹!”,刘莹来到了他的身边,示罗握着她的手,微弱地说道:“我前几日给你说的话,你一定要遵照执行。”

刘莹点点头,说:“放心吧,示罗哥!”

示罗又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我爱你,小莹,成为你的丈夫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这时,示罗抬起的手突然落下了,一滴眼泪从他的眼角流下,一代帝王就此离开了人世。刘莹、程芳,还有孩子们,何饵一家,周围的众人都跪倒痛哭不已。周围的百姓看到了情况,也都跪倒在地痛哭。

“我们的皇帝去世了!”传遍了襄国的大街小巷,人们,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都停下手中的活,面向皇宫的方向跪下哭泣,军队里的士兵们听到消息也全都单膝跪倒,低头哀悼……

天空中飘下细碎的雪花,落在示罗安详的脸上,融化成淡淡的水痕。

遵照示罗的意愿,葬礼从俭,家人们在寒风和小雪中把他埋葬在故乡小山岗上亲人坟的旁边。看着示罗那熟悉的面孔慢慢消失在黄土之下,刘莹心如刀绞。她恨不得能随示罗而去。石兴、石堪、石宏也哭得和泪人一般。参加葬礼的还有刘刚和流民军的兄弟,他们深深怀念这位英雄。

葬礼过后,石宏登基称帝,石堪被任命为大将军镇守南部重镇邺城。国家从悲痛中慢慢恢复,人们像往常一样过着平静的生活。

勇对邪恶

但是,危机却在慢慢酝酿。自从示罗在那次家庭聚会上,送给何饵一个选择正义或是邪恶的机会后,何饵深受感动,他停止了谋反活动。然而当示罗去世后,何饵每次上朝看到高坐在宝座上的石宏,还有旁边洋洋自得的程遐,他的内心又开始不平衡,他内心深处埋藏着的对汉人的仇恨,转变成了对程遐当政的嫉恨,他也觉得石宏不应该做皇帝,做皇帝的应该是他!因为是他为大赵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贪婪和仇恨又让邪恶慢慢地侵入他的内心。可是,当他看到示罗给他的那个小木盒,他又想起了示罗对他的爱和期望,这股邪恶之力又被压制。在他心里,两股力量正在激烈地做着斗争,这让他痛苦不已。

然而,示罗的死刺激了那些一直想建立一个胡人拥有特权国家的胡人们的野心。一直以来,示罗对胡人欺凌汉人的现象都进行严厉的打击。示罗死去,他们那贪婪的欲望又开始膨胀,特别是军队里的一些少壮派军官和士兵,又开始蠢蠢欲动。在何饵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又开始了罪恶的谋反准备,用金钱、美色,还有权力的许诺不断地拉拢那些意志不坚定的胡人军官。等到他们感觉一切准备就绪,他们中的一些头目,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来到何饵府上。在院子里,他们整齐地跪在何饵脚下。

“将军,示罗皇帝已死,政权未稳,请将军发话,我们一起推翻杂种石宏的统治,建立我们胡人自己的国家!”

“将军,你不要犹豫了,你忘了是谁害你十年牢狱之灾吗?就是那独揽朝政,不可一世的程遐啊!”

“你能眼看着我们胡人受到欺负吗?我们胡人的命运就在将军的手中!”

“不要忘了是谁杀死了你的父母,是汉人,他们没有一个好东西!”

他们一句句的话刺激着何饵,他又开始被愤怒迷离了心性,仇恨的目光从他眼中射出。他进屋砸坏了示罗送给他的那个木盒,下令立刻组织兵力,向皇宫进发。

那些胡人军官一听大喜,立刻起身,开始去组织人手,准备一举推翻石宏的统治。

命令已经下出,何饵别无选择,他看着天空,长叹一口气。这时,他突然听见有女人和孩子的哭声。循声找去,他在一个隐蔽的角落,发现了自己的妻子,还有两个孩子,他们都在那痛哭。何饵生气地问道:“你们哭什么?”

他的妻子止住哭声,说道:“我们哭的是你已经背弃了示罗叔父的意愿,将要陷国家和人民于危难!”

“胡说,我现在是在救我们胡人,不能让汉人当家!你不要哭了,否则我杀了你!”

“不用你动手了,我已经准备好了!”说着何饵的妻子从怀中拔出一把尖刀,向着自己的心头刺去。何饵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他的妻子已经倒在了血泊中,气绝身亡!孩子也哭着,扑向母亲,喊着:“阿妈!阿妈!”

何饵愣愣地站在那里,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这时,他的一位部下过来,看到这个情景也愣住了,但是他马上对何饵说道:“将军,女人不过是衣服而已,没了还可以换,等你当上皇帝,女人岂不是多的是?现在各路人马都开始向皇宫进发,咱们出发吧,到时候还要你指挥!”

何饵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说:“你说的对,我早看不惯这个老娘们,她死的好,你先让人把她的尸体抬到屋里吧,把孩子们也先给我捆上,省的惹事!”

部下立刻照办。

何饵也骑上马,带着手下人向皇宫奔去。

但是,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原来刘刚对何饵的谋反意图早就一清二楚,在示罗葬礼之后,他就在城里安排了人手,秘密监视何饵的动向。他的人发现军队在调动,并要向皇宫进发时,立刻分成两路,分别以最快的速度去通知刘莹石兴母子和程芳石宏母子,并要保护他们安全撤到流民地。

他们最先到了程芳石宏母子的住处,恰巧石宏早早休息了,只有程芳在。流民军的几位的将士们,跪倒行礼,说道:“皇后,我们是刘刚流民军,请你速速跟我们离开襄国,何饵已经调集军队向皇宫赶来!”

程芳一听,是刘刚的手下,心里立刻多了一份猜疑,她一直担心刘莹和石兴篡夺石宏的皇位,这次刘刚竟然派人来救她和石宏。不,刘刚怎么会有这么好心,一定是一个阴谋,想将我们母子劫持到流民地,好让石兴登基。想到这,她大怒,说道:“大胆,你们以为我傻啊,跟着你们去流民地,好让石兴继位,你们的刘刚首领也想得太简单了,来人啊,把这几个人拉出去砍了!”

卫士们蜂拥而上,将几名流民军将士抓住。流民军将士们大呼:“皇后,我们说的都是真的,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程芳冷笑着,挥手让卫士把几名流民军将士押了下去,流民军将士被押着,边走还在边喊:“皇后,请相信我们,不要丢了幼皇和你的命啊!”

程芳一点也不无所动。不一会,外面就安静了,卫士进来报告几名流民军已被处斩!程芳听后满意地笑了。

另一路流民军将士来到刘莹和石兴的住处,刘莹和石兴听到消息,非常震惊,他们知道根本无法阻止何饵,现在唯有逃离襄国,去往流民地。他们询问得知程芳和石宏已经有人去救,便不再多想,立刻找来马车,石兴骑着马,石兴妻子和年幼的孩子,还有刘莹坐着马车,在几名卫兵和流民军的骑马保护下,一起逃出皇宫,在夜色中奔向流民地。

何饵的大军很快赶到皇宫,他们杀死守卫,冲进皇宫。程芳这才发现自己错怪了流民军将士,犯了大错,她还有石宏都被抓住,何饵还派人去程遐府邸,抓住了程遐,将他们三人一起带到自己面前。何饵冷笑着说道:“程皇后、程丞相,没想到你们机关算尽,最后还是这个下场!”

程芳和程遐被何饵吓到说不出话。还是石宏,他知道何饵心里还有一点善性,便义正言辞地对何饵说:“大哥,希望我还能叫你大哥,你不要忘了我阿爸对你说过的话,你这样做会置国家和人民于危难的!你快放了我们,我可以既往不咎!”

何饵早就把示罗的话抛到脑后,现在他唯有的是抓住程遐、程芳和石宏的快感,他又冷笑一声,说:“小杂种,我现在只知道,汉人将不会再统治这个国家,胡人的好日子到了,你也不需要再提你的阿爸,等会你就可以见到他了!”

何饵说完这句话,挥手示意士兵们将三人拉出去斩首。士兵蜂拥而上,押着这三人就往宫门外走,来到一处僻静之地,士兵们停住了,让三人跪下。这时,程芳突然说话了:“士兵大哥,请你缓些行刑,我能和我儿子再说几句话吗?”

士兵愣住了,但是出于对皇后的尊重,他们还是答应了,只见程芳双手抚摸着石宏的脸,两行眼泪流了下来:“孩儿,到了今天,阿妈才知道对不起你,是我贪恋权力和富贵,将你引向了这一步,希望我们来生再做母子,到时阿妈一定让你过得幸福快乐,好吗?”

石宏也哭了,说道:“阿妈,不是你的错,这是命运,来生我一定还做你的儿子!”

程遐也哭了,对石宏说道:“孩儿,舅舅也有错,我和你母亲一样,也是贪婪权力和富贵,希望你也原谅我!”

石宏说道:“舅舅,我说了,这是命运,谁都不怪,我只知道你们都很疼我,来生我还要做你们的儿子和外甥!”

三个人抱头痛哭。士兵们见状,急忙说:“好了,不要哭了,等会去地下团聚吧!”说着挥刀就要砍石宏,程遐见状,喊道:“先砍我吧,孩子最后砍!”

士兵也就答应,程遐被一刀砍杀。

士兵正要砍杀程芳,石宏说:“阿妈,请让孩儿尽孝,先砍我吧!”

“阿妈怎么忍心看你先被杀,士兵,请快动手!”程芳喊道。

士兵一刀砍死了程芳。紧接着又砍死了石宏。可怜宽厚仁爱的帝王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再说刘莹和石兴他们,一路奔驰,天也渐渐亮了。在一处岔路口,刘莹叫停了车马。石兴忙过来询问母亲为何要让队伍停下。刘莹说道:“孩子啊,我们在此分别吧!”

“阿妈!你这是何意?”

“我要去找你阿爸了。”

“可阿爸已经去世了!”

“是的,我要去往邺城,找你石堪弟弟,一起捍卫正义,和何饵决战!”

“阿妈,我也跟随你去,我们都去!”

“不,你阿爸早就想到可能会有这么一天,他特地嘱咐我告诉你,你要忘掉仇恨,在流民地生儿育女,好好生活,这样我们的爱和信心才能延续下去!”

“阿妈!你也跟我们回流民地吧!”

“阿妈老了,我要去邺城用我的生命告诉何饵,邪恶绝不能那么容易得逞!只有这样我才能对得起你死去的阿爸!”

石兴、石兴妻子和孩子都痛哭不已。刘莹安慰他们说:“不要哭了,这是阿妈最好的归宿,还有,我有东西要给你们!”

说着刘莹从自己的脖子上取下一个铜质挂牌,铜牌上刻着一颗规整的五角星。她对石兴的妻子说道:“孩子,这是羯胡远祖中一个仁爱智慧的国王制作的,是爱和信心的象征,是你的奶奶给我的,现在我要给你,你要用它提醒自己将祖先追求和平、幸福和自由的精神传给下一代,永远如此!”

石兴的妻子接过铜牌,戴在自己的脖子上,说:“阿妈,请你放心,我绝不会辜负你的愿望!”

刘莹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她下车,让石兴上车,自己跨上石兴的马,说道:“孩子们,我们的未来靠你们,阿妈走了,不要为我难过,阿妈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了!”说着,她挥马鞭,向着邺城方向奔去。石兴和妻子、孩子流着眼泪,看着阿妈的身影消失在草原的尽头。

石兴带着妻子和孩子,在卫兵和流民军将士的护卫下,继续向流民地赶去。第一天、第二天都很顺利,第三天他们来到一片山区,此时寒风变得凛冽,天空飘起雪花,流民军将士告诉他此处离流民地已经不远。想着就要见到舅舅刘刚,石兴心里多了一份温暖。可就在这时,身后突然响起了杂乱的马蹄声,石兴循声望去,才发现竟然是何饵派来的追兵,他们杀气腾腾,向这边追来。石兴命令大家加快马速,试图甩开追兵,可是马车的速度怎么能赶上骑兵呢。眼看追兵越来越近,他的两名卫兵和流民军的两名襄国将士调转马头,冲向追兵队伍,和他们搏杀在一起,用自己的生命拖延追兵的速度,石兴一家则和其他人继续向前奔驰。可是没过一会,追兵又赶上来了,又有两名卫兵和两名流民军的将士冲向追兵队伍……

石兴和妻子只能向着上天默默祈祷自己能够安全脱险。很快他发现自己马车周围只剩下两名流民军将士了,其他人都已战死。这时,两位流民军将士叫停了马车,他们下马跪倒在车前,说道:“皇子,这已经离流民地不远,我请求你们下车,牵着我们的马进入山洞躲藏,由我们引开追兵!”

石兴感动地说:“将士们,我怎么能这样置你们的生命于不顾呢,我们一起继续走吧!”

“皇子,我们不知道石宏皇帝是否安全逃出,你有可能就是示罗皇帝唯一的骨血,我们誓死也要保护你脱险,请皇子允许我们成仁!”

石兴流着泪点点头,说道:“将士们!你们对我的恩情,我石兴永世难忘!”

石兴带着妻儿牵着流民军将士的马匹进入路旁一个隐秘的山洞中。两名流民军将士一人驾马,一人进入车中,特地等到追兵能看见他们才纵马离开。石兴一家躲在山洞里,看到追兵从眼前奔驰而过。又过了一些时候,他们才从山洞里出来,骑马从另外一条路赶到了流民地。舅舅刘刚听说外甥一家来了,出门迎接,当他听说妹妹刘莹只身去往邺城抵抗何饵,他老泪纵横,与外甥相拥在一起……

天空中的雪花依然在飘飘洒洒地撒向人间。

在雪中,刘莹骑着一匹孤马来到了邺城脚下。石堪出城门迎接母亲,母子二人抱头痛哭。石堪说道:“阿妈,你不应该过来,你知道这边是多么凶险吗?”

“傻孩子,正是因为凶险,阿妈才不忍心独自在这支撑,阿妈已经做好了和你一同赴死的准备,让我们的灵魂随你阿爸而去吧!”

“阿妈有此决心,孩儿更当义不容辞!”

“好孩子,我问你,邺城现有多少人马?”

“不足万人!”

“好的,这一万人已经足够,何况他们也还会过来!”

“阿妈说的是什么人?”

“孩儿,我们只需在城门等待,他们一定会来的!来了你自会知道。”

刘莹刚说完这句话,只听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石堪循声望去,只见一队数百人的骑兵,正向城门赶来。

“他们来了,孩子,准备迎接!”

只见骑兵队伍为首的正是甲篾将军,老人已经花白胡须,但是英气不减当年。他下马跪在石堪面前,抱拳说道:“老臣甲篾,领手下前来投奔大将军,誓与何饵狗贼决一死战!”

石堪急忙扶起老人,说道:“甲篾大叔,谢谢你!请快到城里歇息!”

甲篾领兵入城。

没过多久,远方又是一阵马蹄声,同样是数百人的骑兵,为首的是十八胡骑之一的支雄将军,他来到石堪面前,同样跪倒在地,说:“臣支雄前来投奔大将军,誓与何饵狗贼决一死战!”

石堪急忙也让老人进城休整。

“臣十八胡骑郭黑略领兵来投,誓死守卫大赵国!”

“臣张宾之侄张虎领兵来投,誓与大赵国共存亡!”

“臣乌恒张伏利度领兵来投!”

“臣贾布勒领兵来投!”

……

整整一天,前来投奔的那些坚守爱的信仰的勇士络绎不绝,足足有万人之多。

石堪、刘莹感动地流泪,邺城军民的士气为之振奋!

   晚上,邺城城门后的广场四周点起无数火把,飘舞的雪花,轻盈地在火把周围缓缓落下,将士们集合在广场中心,石堪登上高高的平台,刘莹陪在旁边。石堪高声喊道:“众位将士!我已得到消息,何饵叛军已经攻克长安、洛阳,正在集合大军二十余万向我邺城扑来,最晚于明日午时赶到!我们军队不多,但是我们有着誓死的决心,为了大赵国,为了我的父亲示罗皇帝,我们要用我们的鲜血告诉他们邪恶休想这么轻易得逞!我首先想问一下,前来投奔的将士们,你们的家眷可安顿好了?”

“安顿好了,大将军,我们此次前来即抱着必死的决心,早已将家人安置妥当!”

“好的!现在我命令邺城的原有守兵,今天晚上即刻将父母,妻子和孩子全部送出邺城,我将派专人送往流民地,防止何饵军报复性屠杀,给我们留下生命的延续!”

“我们立刻去办,请大将军放心!”

不一会,邺城城门口已满是离别的哀伤之景。将士们流着泪与亲人告别,很多带着孩子的女人都不愿离开自己的男人,但是将士们毅然决然,她们只得离去。很多老百姓也不愿呆在邺城,随军人家属一同离开。邺城几乎成了一座只有士兵的空城。

石堪的妻子也抱着襁褓中的儿子和石堪告别。两个人泪流满面,石堪对妻子说:“等我们的儿子长大了,你要让他明白阿爸不是不想和他在一起,而是为了守卫正义,像他的亲爷爷、亲奶奶一样为守卫正义献身!”

石堪的妻子点头答应,让他放心,最后又和他紧紧拥抱,这才上车,依依不舍地流泪而去。

雪越下越大,这个夜晚注定难以平静!

第二日,大雪中将士们在广场上集合,等待着决战时刻的到来。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流逝,远处传来噪杂的“吱嘎吱嘎”的马蹄踏雪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石堪命令士兵们跨上战马,对他们喊道:“将士们!你们中的很多人都跟随我的父亲战斗过,现在跟随我一起战斗吧!我不愿意在此守城,我们要冲出去,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的勇气!”

“冲去去,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的勇气!”将士们呐喊着。

石堪命令士兵打开城门,将士们全都冲出,列阵在城门前。

雪花飘洒着,很多人的胡子都花白一片。他们看见何饵黑压压的骑兵正向邺城扑来,覆盖了整个白茫茫的草原。石堪挥挥手,喊道:“为了大赵国,为了示罗皇帝,将士们,冲啊!”

在茫茫的草原上,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勇士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呐喊着冲向敌阵,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为了和平,为了幸福,为了自由,奋勇拼杀着,鲜血洒满了茫茫雪原,大地震颤,苍空哀鸣。他们一个个倒下去,然而他们的灵魂却获得了胜利,他们都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刘莹一直站在城门后广场的大赵国旗杆下,听着城外厮杀的声音。慢慢地,慢慢地,厮杀声越来越小,逐渐止歇了,接着是震耳的阵阵马蹄声,越来越接近城门,凶狠的士兵从城门口蜂拥而入,为首的正是何饵!刘莹一动不动地站着,看着逼近的何饵和他的骑兵。

何饵也看见了刘莹,这是辛苦养育他长大的婶婶啊!他驱马来到刘莹跟前,下马走到刘莹面前,看着刘莹喊道:“婶婶!”

刘莹冷笑一声,说:“不要喊我婶婶,自从你造反的那一刻,你已经失去所有的亲情,现在在我眼里你只是一个恶魔!”

“好吧,我不想杀你,你走吧!”

“我是要走,但是在我走之前,我想告诉你一些话:示罗皇帝,你曾经的叔父,那么爱你,他给你了一次选择正义和邪恶的机会,然而你选择了邪恶,辜负了他!是的,我们都死了,但是我们的精神将永远延续下去,而你和你身上的邪恶终有一天会受到惩罚,终将被铲除!”

接着,她又放大了声音,向身后的何饵士兵们喊道:“将士们,你们都曾经是示罗皇帝的士兵,曾经是捍卫正义与和平的勇士,可是你们屈从于内心的贪婪,选择追随邪恶,你们也必会为你们所做的付出代价!”

说完,她从怀中抽出短刀,猛地朝自己的脖子划去,鲜血喷涌而出,她倒在了地上,血溅到她的周围,点点滴滴,像一朵朵盛开的玫瑰一样,那么美丽。

何饵看到这一幕,慢慢地单膝跪倒在地,低头哀悼。他手下的士兵们一排排依次全都单膝跪下,低头默哀着……

雪也大了起来,迷离了一切。

在流民地,石兴听说了母亲的死讯,和妻子、孩子一起跪在雪地里,泪流满面,他心中告诉自己要牢记母亲的教诲,忘记仇恨,好好生活,把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而在襄国北面的那座山上的松树下的青石上,佛图澄大师在细雪中,闭着眼睛坐在,眼角流出一滴晶莹的泪水……

何饵统治了整个国家后,规定羯族人为高贵种族,在国内享受特权,汉人为劣等人就要被奴役。很多的羯族人内心当中的那种贪婪终于没有了约束,开始了罪恶。他们开始不择手段地掠夺汉人的财物,男人们肆意地凌辱汉人的女子。在罪恶的快感当中,他们越来越难以自拔,越来越无法满足,内心的良知也完全被湮没了。他们甚至不再把汉人当成人类,而是看成两条腿的羊,何饵发动了对周边的侵略战争时,甚至掠来汉人的女子,不仅用于奸淫,甚至杀害用来作为食物。可怕的恶魔横行整个国家,汉人的哭嚎声震动大地。复仇的怒火在汉人心中愈演愈烈,他们不断组织反抗运动,终于十年后,汉人领袖冉闵带领汉族人与羯族人展开了决战,一战斩杀四万羯族士兵,羯族主力被消灭。在紧接着的可怕的复仇中,二十余万羯族人在邺城被屠杀。当然,还有很多羯族人逃脱了,他们本来就是还有良知的百姓。很多人逃到了流民地和其他的一些地方,而流民地和那些地方的善良的、坚守爱的信仰的汉人和胡人接纳了他们。慢慢地,他们慢慢地融入汉族当中。

新的希望

百余年后的一个冬天,在一个平静的小山村,北风吹着,雪花飘然而下,在一户人家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给她的两个小孙子讲故事。两个小孙子和现在的中国孩子长得已没有明显的区别。

“在我们的祖先中曾经有一个英明仁慈的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和平、富强的国家,百姓们安居乐业,幸福安康。”老奶奶缓缓地给孙子们讲道。

“那后来这个国家怎么样了?”一个孩子问道。

“皇帝有个侄子,贪婪成性,他和一些和他同样贪婪的人一起,趁着皇帝刚刚死去,杀死了新皇帝,想要自己当皇帝。”

“那他当上没有啊?”另一个孩子又问道。

“他是当上了,但是没那么容易,忠诚于皇帝的勇士们和他们展开了殊死的战斗,虽然他们全都战死了,但是皇帝的侄子和他的手下也被他们的勇气深深地震憾了,勇士们的灵魂获得了胜利。”

“那些勇士好棒啊!”孩子们羡慕地说道,“我们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勇士!”

老奶奶笑着说:“好啊,孩子们!你们听听屋外的风声。”

孩子们侧着耳朵,只听得外面风声呼呼作响,一个孩子说道:“奶奶,我们就是听到呼呼的风声啊!”

“不,孩子们,这些风声是我们的祖先在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想让你们像他们一样成为守护我们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勇士!”

孩子们眨眨他们那大大的眼睛,好像听明白了奶奶所说的话。“嗯,我们会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勇士的!”孩子们说道。

这时,屋门开来,又进来了两个孩子,他们对这两个孩子说:“小文,小勇,雪停了,我们出去玩吧,我们等着和你们打雪仗呢!”

两个孩子高兴地说:“太好了,奶奶,我们出去玩了。”

老奶奶微笑着说:“好,别玩得太疯了,注意安全!”

两个孩子就和来找他们的这两个孩子一起出屋门了。老奶奶起身,这时她胸前挂着的刻着五角星的铜牌微微晃动着。

屋外大街上,成群的孩子们正在白雪覆盖的村落里嬉笑打闹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章 大结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dk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