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鲁迅的深刻的了解,来自他的杂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对事物的剖析,一针见血。
这其实只是表现形式。鲁迅的深刻,主要因为他的思想。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早有论述,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并且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为思想家,一个突出特点是“忧忡为国痛断肠”!
鲁迅名篇《狂人日记》,是收入呐喊的,且是第一篇!呐喊的意图,鲁迅说的很清楚:他在家道中落的困境中,看见了世人的真面目!东京求学时,明白了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第一要紧事,是改变他们的精神。他努力寻到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办了《新生》。失败后,感到无聊,感到寂寞。终于,在和钱玄同讨论到希望后,他认为“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所以狂人日记是鲁迅痛苦的总结,寂寞的思索,宏大的理想!“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他所谓的狂人,其实是他自己的化身,要托狂人说出要说的话。
鲁迅有师章太炎,说:“(我)承认我是疯癫,我是有神经病,而且听见说我疯癫,说我有神经病的话,倒反格外高兴。为什么缘故呢?大凡非常可怪的议论,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说。说了以后,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意己行”。
所以所谓狂人日记的狂人,看似一个疯癫的人,实则是一个“章太炎所说的狂人”。这个狂人的“心理变态”,说的“昏话”,都是鲁迅想说的话!
狂人日记里,鲁迅想表达的意思有三层,一层递进一层。第一层,对自己处境的恐惧(比害怕更深一层的心理)。说的都是胡话昏话,让人感觉,这个人的确有病。这是讲故事。是铺垫,是起兴。
接着让狂人找恐惧的原因。狂人想,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这句话就不是胡话昏话了!相当地有理性!经过清醒理性的演绎,狂人发现,所谓吃人者是无意识的社会角色,它需要人去扮演或者充当,而不是某些人固定的社会身份和阶级本性。进而要表达的是,吃人是一种社会环境,人人都有份。这太深了!太深刻了!
到此,鲁迅笔下的狂人并没有发狂完毕。他要进一步发狂,发现自己也是吃人者!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所以在一堆胡话昏话中,说出了划破黑暗长空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这个真的人,正是鲁迅要提倡的,要呼吁的,要启蒙的!
我们要做真的人!什么是真的人?首先是摆脱兽性,不能吃人!其次是崇尚理性,具有批判精神,做文明人!
作为一个思想家,对于社会的弊病和自己在这个社会当中的处境非常清楚。正因为清楚,他感到了绝望,感到了痛苦。不同的是,鲁迅痛定思痛后,毅然拿起了笔,开始呐喊!
鲁迅创作狂人的形象,既满足了当时的时代主题,反封建反礼教,同时又超越了当时时代。他比反封建反礼教更深入一层!他还呼吁脱离兽性启蒙做真正的人!在很长时间里,这样一种超越时代的思想无法被时代所接受,所以当时社会就在第一个层次上,在“礼教吃人”的层次上接受了《狂人日记》。
今天愈发认识到鲁迅的深刻!他100多年前,不但反对礼教对人的束缚,还呼吁做真正的人,这个启蒙至今任重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