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得到,我们还有一个少年得到App(应用程序),里面有一个给孩子讲数学的栏目,叫《数学有意思》,作者是林欣浩老师。
林欣浩问了一个问题:请问等号是什么意思?是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意思吗?不,等号的意思是,有些东西不重要。听着有点匪夷所思啊。
比如,我说,“1+2=2+1”,这其实是在说,总数才重要,次序不重要。
比如,我说,“你家3个人,我家3个人,加起来等于6个人”,这其实是在说,规模才重要,大家之间彼此那个具体关系不重要。
比如,我们说,“考个好专业等于工作有保障”,这其实是在说,收入才重要,你的爱好不重要。每当我们用到等号这个工具的时候,其实我们背后都有一句潜台词:有些东西不重要。
所以你看,等号的一边是事实,一边是根据某种原则的抽象。真实世界的很多东西,全被等号丢掉了。
我们从小就认识等号,听了这节课之后,我发现,我其实并不懂它。何止是等号,我们从小到大,认的每一个字、读的每一本书、懂的每一个道理、受的每一次教育,认识了多少和等号类似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把真实世界抽象化的过程。过程中,有大量的东西被丢掉了。
这就是人的宿命,我们的心智成长一直伴随着这个过程,一边得到,一边丢掉。刘润老师正在为得到做一门新课,专门讲商业洞察力的,他说:“不抽象,我们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我们就看不到本来面目。”
你发现没有,刘润老师讲的前半句话,我们一点都不陌生。我们一路受教育过来,就是学这个。但是后半句话,“不还原,就看不到本来面目”,我们没地方学。
这个还原能力重要得不得了,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就不能行动。
相过亲的人都知道,介绍人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方的身高、年龄、收入、学历、工作、爱好,甚至还有相片,你要任何数据我都能给你,但是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是否跟对方结婚吗?不能吧。你怎么也得跟对方见个面、吃个饭、处一段时间试试。这就是抽象和还原,两个都不可或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