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一路同行
河南省夏邑县实验中学 张秋侠
七年前,经好友三水牵线,我加入了河南教师读书会,从此开启了一段美的历程。
一路走来,我读了《史记》、钱穆系列、徐中约、蒋廷黻、陈旭麓等历史作品,练好教学的看家本领,守好课堂主阵地。同时,我啃完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等经典之作,研读了佐藤学、陶行知等作品,体悟教育原理与本质,高屋建瓴,力避沦陷于琐屑之中。教育学是心理学的试验场。我又读了弗洛姆、阿德勒等心理学著作,多一个视角来理解学生。偶有闲暇,也读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浏览了朱光潜、蒋勋等美学著作。心情不好时,读几页《文学回忆录》,那感觉真是痛快淋漓,一个字:爽!
读书之余,积极分享,成人达己,不亦快哉。
2016年暑假,我分享了尼尔森的《正面管教》系列。为了让分享更有价值,我买来《正面管教》整个系列,细读、思考了一月多,感触很深,分享时内容特别多,三水说这是有史以来分享内容最多的一次。通过这次分享,我想让朋友们能够理解和践行正面管教的原理和方法,对孩子不惩罚,不骄纵,温和而坚定,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这次分享,对我来说,正面管教已经不再是一种概念,而是一种信念,深入骨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我处理教育问题的自动化程序,聚焦于(和孩子一起)解决当下问题。自身实践证明,容易操作,效果不错,培养了孩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与人沟通、合作的技能。
由于《正面管教》的理论源于阿德勒的心理学,追根溯源,2018年,我又分享了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分享前先自己读,三番五次,反复读。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儿,不知不觉就泪流满面,直至痛哭失声。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全世界,从此,内心多了一丝丝悲悯,面对活生生的学生时,就多了一个视角,孩子们表面上看似神采飞扬,说不定也有心灵暗伤,哪怕是人人艳羡的少年郎,内心或许也有着深深的自卑。这是别人无法理解也无法窥视的秘密。我的使命就是引导孩子躲过一些暗礁与忧伤,人生路上多一份安然与坦荡。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尤其是在自己情绪不佳或心力懈怠时,别人的持之以恒就是最好的鞭策,自己也因此而坚持不懈。一路同行,感觉甚好。未来的读书会,我也会一直在,和爱读书的朋友们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亦快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