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亲子共读”活动进行到第六期,对我最初设定的目标应该进行一次调整了。因为前六期活动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我不得不去改进了,不然这个读书会没有任何的效果。我最初希望所有的孩子和家长都参与进来,谁都不要落下,但是这样“照顾”大家真的是一个不太高明的举止。我主要关注了那些要掉队的人,没有把关注点投向我积极向上学习的家长,我忽略了他们,导致读书会的大体氛围不太好。
这一次我只邀请了真正想“陪一颗心长大”的家长。不迟到,不早退,只带自家孩子,而且能放下琐事安心读书的家长。我们另建一个群,然后那个群里通知有关读书会的事项,这样轻松了很多,我把班级管理跟读书的事情分开了,本来就是两件事我自己把他们搅在一起,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压力。
上午的时间我都在一次次的重读《陪一颗心长大》,脑子里不停在想,这一次的读书会我该怎么去带领,因为这次我们都是自愿参加。我读到“那明天,肚脐想上学么”时突然灵光一现,是啊,每个孩子的是不同的,接受爱和表达爱都是截然不同的,可是我们每天在学校用统一的标准衡量着他们,她们的优点甚至有时候是在这个集体里就是缺点,我要让家长们知道这一点,要让他们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外时多去培养他们的优点,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会不同。我们班有22个孩子,这其中十来个是视觉型的孩子,还有七八个是听觉型的孩子,两三个是触觉型的孩子,平时仔细观察,他们的这些特点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我很庆幸他们这么小就能发现自己的这些特点,今后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去更好的学习)想到这里这次的读书会的目标基本明确,就剩具体的步骤了。知道明确的目标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从最终的目标往前推着设计环节,我用一节课的时间基本做出来了课件。
下午4:30以后家长们陆续的过来了,我把不参加活动的孩子送到校外交给他们家长以后赶紧往班里走,有些紧张,因为这次我比以往都认真的准备了,我想把这次的读书会当作我们真正的开始。我来到班里和家长一起把学生的桌椅摆放成椭圆形,这次我们坐成一个大圈,我们能看到彼此,这是一个很棒的安排。到5:30时家长们都已到齐,还来了几位群里没有的家长,我们最后师生和家长共27人参加了这次读书会。
《陪一颗心长大》第六期读书会复盘2019-11-07读书户的开场我问大家“你们这次来读书会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大家都说是孩子,虽然我想要的答案是“为自己读书”但是我还是感谢家长们的坦诚,你们为孩子读书已经很棒了,如果能为自己读书那样会更棒。因为陪孩子读书有可能只是孩子会变得更好,但是你们如果是为了自己读书那么你和孩子都会变的更好。所以我还是希望你们选择后者。
我继续问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人这一生为何而来?你是谁?你想要什么?”哈哈,虽然这个问题和当时的读书会场景不太融入,但还是让大家顿时思考了一下。我们正式开始了读书会,开场我们就写了“孩子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父母在心目中是什么样的?”。我看到大家非常认真的书写着,心里真的很高兴。写和说是不一样的,写是对自己的想法重新审视并非常严谨的表达出来,所以我看到家长和孩子在写作时我知道他们在重新审视对方,在对自己的想法做整理,通过写他们的爱链接在一起了。然后让每个人分享自己写的内容,孩子听到父母的评价很激动,家长听孩子的评价是也是非常的高兴的,这个分享环节应该是我们这次读书会的高潮,大家看到彼此眼中的自己,真的挺开心的。
我们还没开始读书,大家的状态已经很棒了,进入共读环节后大家更是棒极了,每一个人一个句子,读的很认真,听的很仔细,孩子们有不会的字家长们带着读,我们愉快的读完了“有了身体落点的沟通频道,让‘隐隐的声音’被听见”。这个小故事里作者提到自己的女儿是触觉型的孩子,喜欢身体接触。我继续问大家,你们的孩子是触觉型?听觉型?视觉型?然后放了音频,本来是想要给大家听 人是分这三类的研究结果,但是我既然备课时找资料马虎,没找对,当时大家估计听着很蒙圈,但是我赶紧把孩子们的分析表拿出来,挽回了困局。我们对触觉型/视觉型/听觉型进一步的了解学习,对孩子的状态分析研究,看我们一年级时研究出来的结果跟孩子具体的状态符不符合~最后给大家一个作业,就是继续观察自己的孩子,他是怎么学习生活的,他喜欢听还是看,我们该如何发挥他们的优势。
那天我下班回到家已经八点半了,但是我很兴奋,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感觉帮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好有成就感,我的使命就在此。虽然复盘迟到一周,但是成长的道路不怕迟!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