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为什么能让人上瘾呢?曾经我以为这是瘾君子生活空虚,或意志太差难禁诱惑。后来才发现没这么简单,这不是某些人的问题,这是人类大脑本身的问题。
我们吃美食,赏美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会感到幸福。因为大脑内分泌了多巴胺,它传递了幸福的信号。然后大脑发出指令:这件事很好,继续做。于是再分泌多巴胺,大脑更快乐,如此循环。这就是多巴胺奖励回路(Dopamine Rewarding Cycle)。
但是多巴胺分泌很少,而且一边分泌一边分解,所以幸福感不会高过头,也不会长期持续——太兴奋了大脑也受不了,而且陪完爱人,总还要去摘果实、打猎物。
毒品改变了这一切,它模仿多巴胺的结构,让大脑享受到自然条件下永难达到的快感,强烈而持续。大脑为了自保会减少分泌多巴胺,降低对多巴胺的敏感度。于是会让吸食者对生活丧失兴趣,只有毒品才能带来快乐,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1]^。
所以毒瘾之难戒,在于它入侵了大脑底层,打开了快乐的开关。这不是意志能够抵抗的。**如果贼有你家钥匙,门再结实又有什么用呢**?
今天我们不是搞禁毒宣传,我们要说的是精神上的“毒品”——同样给我们带来愉悦,但能够扭曲认知,阻碍我们独立思考,那就是“思维陷阱”。
上篇文章说,独立思考要求我们评估和修正已有观点,逐渐逼近真相。不妨把平时遇到的观点做一个粗略的的分类,从两个方面看:
| | 关于我 | 关于外界 |
| :-----: | :--: | :--: |
| 我的 | --- | --- |
| 别人的 | --- | --- |
这四类观点如果一致还罢,稍有冲突,我们就不舒服。老板的评价和自我期望不同,同事的看法和我针锋相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外界的阻力(或者相反),都会带来困扰。
按照独立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要求,面对这些冲突,判断标准只有一个:是否有足够的证据。但更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求真,而是求让自己舒服的解释。为此常常引入一些错误的标准,受其蒙蔽而不自知。
# 我的就是好的
一个大学教授在读一本书,讲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其中一章是关于某种教学方法,教授来了兴趣,因为她很欣赏这种方法,多年来一直用在课堂上,颇为得意。但她越看越不对,到了最后,作者给出结论:它不仅不利于教学,甚至有反作用!
> 不!这明明是很好的方法,作者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她无法接受,很失落,觉得受到了冒犯。但这种想法其实很荒谬:旁边没有别人,只有她自己,和书中的文字。她只是不愿承认自己错了,并不像想象中那样了解这个方法。
这个教授掉进了三个思维陷阱:
> - **我的就是好的**(mine is better):我用了这么多年的方法,当然是好的没错。
> - **拒绝改变**(resistance to change):方法好好的,是作者不理解这种方法,我不能动摇。
> - **怕丢脸**(face-saving):接受了他的说法,不就是承认我不行么?
它们背后是同一个问题:没有把“一个人”和“这个人的观点”区分开,将观点视为人的延伸。也就是说,把“**是谁说的**”当成判断观点的标准。我说的,或者我喜欢的人说的就是对的。反过来,反对我的观点就是在反对我这个人。这样,观点的冲突成为人的冲突,不吵架就是好的了,更别说冷静分析了。
# 麻烦最少原则
- **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犹太人最聪明,最擅长经商;非洲人最健壮,运动是强项。理工男沉闷无趣,喜欢说一些听不懂的话;老禅师清心寡欲,常能为青年指点人生;天蝎座心机深重,处女座斤斤计较……
这些说法,应该说还是有些依据(星座除外…),能帮我们对外界形成粗略认识。但面对具体的人和事时,还把这些印象奉为圭臬,这就成了“刻板印象”。
有时这样的认知扭曲很严重:有人相信某省人都是骗子,有人说无官不贪,更经典的是“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我们不会这么极端,但有些偏见看似无妨却为祸不小。比如有些人总觉得老板是门外汉,升职快的都是马屁精,这种心态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我对别人有偏见,别人固然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但我自己也是受害者——脱离了真实的世界,拒绝了很多协作的可能,自废武功。
- **过度简化** (over-simplification)
> -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 - 没有谁比我更了解我自己;
这些话对么?有道理,但也有问题。
教学效果和学生努力程度、家庭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都有关,只考虑老师的水平高低,显然不全面;
有些感受和想法确实只有自己知道,但生病了会去医院,心理上有问题会找心理师。他们能发现一些我们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在这些方面,他们才是最了解我们的人。
过度简化和刻板印象很像,前者是只看到问题的局部,后者是无视个体差异。究其原因,是我们怕复杂,怕麻烦,只有那些简单的、“麻烦最少”、“费力最少”的结果——即便是错的——才能给我们安全感。
# 草率的结论
> - **草率的结论** (hasty conclusion)
> - **无根据的假设** (unwarranted assumption)
结论(conclusion)通过证据和推理得到,而假设(assumption)则是基于经验的猜测。没有足够的证据或经验,就会出现这两个问题。多少证据才算“足够”,视具体情况而定。但若有两种以上的解释,而现有证据不能确定哪个对,显然就是证据不足。
反应停(Thalidomide)是一种镇静剂和止痛剂,曾用于缓解妊娠反应。后来上万名孕妇因服用反应停造成婴儿畸形。当时有好几个国家都受到影响,只有美国因为审查更严格,没有批准该药上市。没有充足的试验和审查就认定药物可以进入市场,就是一种草率的结论。
“无根据的假设”则相对隐蔽,判断一个假设是否可靠不难,问题是在大多数“假设”**并未表达出来**。
> 张三:电影中的暴力情节可能会对观众产生危害。
>
> 李四:怎么可能!我看了那么多暴力电影,也没干过暴力的事啊。
李四的话就含有两个假设:
> 1. 所谓的对观众的危害仅指使他们变得暴力;
> 2. 自己的经历具有代表性;
其实它们都没有足够的依据——暴力情节也可能会让观众对暴力更麻木;另外可能有别的观众看到很多暴力情节后变得暴力。所以,要减少“无根据的假设”,需要能够察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 再加一道锁
这些思维陷阱就像毒品,满足的是大脑的底层需求:得到赞同、偷懒、安全感。这些不是部分人(年轻人、没受过教育的人、没有社会经验的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人都有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们并非各自为战,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危害更大。比如得到一个草率的结论之后,“我的就是好的”、“拒绝改变”、“怕丢脸”,会使我们只能听进赞赏,而对反例视而不见。
回到那个问题:
> 如果贼有你家钥匙,你该怎么办?
换锁?这些思维陷阱都是亿万年来进化出来的,我们可不能像电脑硬盘一样格式化、重装系统啊。
那唯一的答案就是:**再加一道锁** 。
> 1. 承认自己和其他所有人一样,都有这些问题;
> 2. 注意这些陷阱出现的标志,及时发现;
> 3. 允许自己有这些偏见,然后从反面思考其他答案有没有道理;
> 4. 即便得出了结论,也要时常审视,看看是否有了新的证据,随时准备修正。
这就像是给大脑装了一个杀毒软件,虽然不能修改系统底层的 BUG,但能及时将病毒清除掉。
说来容易,践行起来却并不简单,需要长期和自己的直觉和冲动作斗争。很辛苦,却值得,因为独立思考就像眼镜,戴上它,这世界并未变化,但你能看得更清。
[1]*Uderstanding Drug Use and Addiction* http://t.cn/RShdt4y
**题图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