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写于2018-4-21,特整理于此
今天北京️下雨,读了会儿小说,结合近几日的事情,有些感慨或叫作心得更确切些吧,与大家分享。
上学时我们就背诵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想当然,我们都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那么,自己视为善,就可以以善的名义,强加于人了吗?
我们都明白,己所不欲 却施于人 ,是对别人的侵犯。却往往忽视了,每个生命都是有思想的,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着自己的喜好追求,有着自己存于世间之意义所在…
生活中,更多的争吵,更多的烦扰,仔细想想,貌似大多都起源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喜好、选择。
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子呢?
小到想法、习惯、兴趣爱好,甚至是吃个麻辣烫加不加糖醋?我们总是很容易想当然的“以自己的所是为是,斥别人的所是为非”。
我们好像潜意识里都认为,己所欲施于人,是善,是为了助你,是爱,是为你好。
但本质上,你所助你所爱的那个人,是不是真正需要,你强施于其你所欲呢?
答案不用说,大家都能彻悟了吧?
如果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准则。那么“己所欲 勿施于人”便是一个人的高级修养了吧。
还记得前几天我问小夫,
“如果互相吸引在一起的两个人,可能由于职场不同或是习惯差异,对于彼此所持的观点理解却不认同,那这样的两个人还能在一起了么?”
小夫回我,
(此处我就把夫多次说的话,和我觉得小夫所表达的观点,大概穿插在一起了哈)
“这得看境界了吧…
就像你,我即使是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也非常明确的说明了你这样做可能出现的后果,但是你还会继续做你的决定,按你的计划走,然后眼看着不出我所料的结果发生。
可是你就是这样的性格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想去改变别人很难,而且为什么要去改变呢?
不去经历,只听从他人的经验教训,根本不会理解到其中道理的深刻。与其说是去改变,不如说去看着对方去成长。
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无言模式,不言不语,看着,对方需要就出现。人总得去经历些什么,才能成长起来,进而更加成熟,更加睿智。”
现在想想,我们有时候讨论的也是有关“己所欲 施于人否”的一小方面吧!我特别喜欢听小夫说话,总是能跟小夫学到很多。(跑题了又...)
我们总强调着人格独立和尊严平等,
高调要求自己要按自己的方式活,
可却总是忽略了这一点,
也是可避免诸多烦扰最关键的一点,
我们也该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己所欲 施于人”这样的模式,维持久了,可能你会忽然发觉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了...
那么,出现这样的状况,也不会感到意外吧…
大家说呢?
(哈哈哈,我就是个小话唠,喜欢叨叨叨,喜欢分享,此处仅是个人观点哈,不代表我就是对的,还在成长,还需要更多的经历去认知去体会...)
北京难得的雨天,似乎是在让我们好好从这个春困中解解乏,哈哈哈
祝大家周末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