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妙语珠玑铺43

作者: 唐金秀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09:11 被阅读1次

今日诵读:

绝句

南宋/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译文一

我在参天古树的浓荫下,系了带篷的小船,拄着藜做的拐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译文二

把小船系在参天古树的深阴里,我携了藜做的手杖,它扶持着我走到桥东。二月里杏花开放季节里的蒙蒙细雨沾了衣裳,似湿非湿,迎面而来拂动杨柳的风轻吹在脸上,没有丝毫寒意。

注释

短篷——带篷的小船。

杖藜(lí)——用藜做的拐杖。藜,植物名。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这时的风就叫柳花风,或称杨柳风。在这里引申为春风

作品鉴赏

这首绝美的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诗人走到老树下感觉下雨,便戴上小草帽,继续过桥在细雨中欣赏前方美景。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那小船系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李氏妙语珠玑铺43

相关文章

  • 李氏妙语珠玑铺43

    今日诵读: 绝句 南宋/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 李氏妙语珠玑铺

    楚水教育早安分享 五月浅夏,时光静美,我们迎来了一个别样美丽的节日,世界微笑日。 世界微笑日是唯一一个庆祝人...

  • 李氏妙语珠玑铺

    楚水教育早安分享 The deal is in the detail. 跟叶子学做人,长成之前无人能识,内敛成一...

  • 李氏妙语珠玑铺

    楚水教育早安分享 Goals, the first to focus on, the second to repe...

  • 李氏妙语珠玑铺102

    鸟活着时,吃蚂蚁;鸟死后,蚂蚁吃鸟。一棵树可以制成一百万根火柴,烧光一百万棵树只需一根火柴。 ...

  • 李氏妙语珠玑铺101

    楚水教育早安分享 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失足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却永难挽回。小...

  • 李氏妙语珠玑铺75

    楚水教育早安分享 一场考试,十几张卷子,就这样考散了一个班。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

  • 李氏妙语珠玑铺76

    楚水教育早安分享 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接受亲人离世,接受爱憎美丑,接受一切无常,以及接受自己的出身、相貌...

  • 李氏妙语珠玑铺79

    楚水教育早安分享 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

  • 李氏妙语珠玑铺86

    楚水教育早安分享 We are persons who keep watch in the wheat fiel...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氏妙语珠玑铺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ug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