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郦波老师讲的《风雨张居正》又一个教育案例。张居正的曾祖父是徐达手下的一个士兵,为人忠厚,但靠一点点积累起的战功,后来被封“千户侯”,而且该封号还可以世袭。张居正的祖父张镇是家族中的老二,没有继承权。本人又不学上进,游手好闲,所以生活过的比较潦倒贫困,人到中年却找到了好的工作,就是在皇室公亲的王爷府当护卫,用现在话说就是保安,但按当时算公务员系列的职务。所以家境慢慢好转。
张居正的爸爸张文明也不太争气,从十几岁考到到40几岁,最后也没考上。但他的儿子张居正却是远近闻名的神童,12岁考取秀才,16岁考取进士,23岁正式进去官场做官。儿子有出息了,他爸爸就不考了,回家去享受儿子的有出息给他带来的荣耀,吃喝玩乐就都不愁了。
由于张居正从小就是湖广两地的出名的小天才,辽王府听说就是自家护卫张镇的孙子,于是就让张镇带孙子来府里看看。毛妃一看小张居正长的帅、他爷爷当保安的辽王府招去听话,还聪明,就非常喜欢。小辽王父亲死的早,他是法定继承人。毛妃对他的教育也很严格。平时也没有什么朋友。两个孩子恰巧同岁,就经常在一起玩,于是成了好朋友。
02
但由于张居正太过聪明,方方面面都太出色,所以辽王府的夫人总拿张居正来打击小辽王。看人家孩子多聪明,看人来家孩子多好,总是说这样的话来刺激小辽王,小辽王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和张居正根本就没法比,但总这么说,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深深地伤害了。有一次毛妃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说,你不上进,总有让人家牵着你的鼻子走。所以在小辽王心中对张居正充满着嫉妒和敌视。
16岁那年张居正考取进士,小辽王摆酒席庆祝,邀请张居正的爷爷来喝酒,一杯接一杯的喝,和不进去了,就硬灌,回到家张震就醉酒而死。爷爷的暴死对小张居正打击非常大。但是张居正丝毫没有表示出来,依然到王爷府去陪辽王玩,但仇恨的种子却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
20多年后,当张居正已经当上了内阁首府,有人举报当年的小辽王,现在的辽王谋反,于是派钦差大臣下去调查,结果调查来调查去,就是欺男霸女,侵占良田等问题,根本没有谋反的证据,于是钦差大臣坚决不定谋反罪。但张居正不露声色的暗中就定罪了,把辽王表为庶人,终身监禁起来。秉公执法,没给辽王定罪的钦差大臣下狱,后来死在监狱里,这就是少年曾心灵受伤害,然后他报复别人,到成年以后,被反报复的,依然要报复血淋淋的事件。
03
是家长们根深蒂固的攀比,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佛洛依德说:一个人同年的心理伤害,往往决定他的人生。所以我们的家长切记经常性、不注意场合的,当着自己孩子面,总表扬其他的孩子。你的目的是激发孩子向他们学习,但往往目的没达到,却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每个人的能力其实是不一样的,但我们的有些老师或家长就是不愿意接受,自己孩子的有些方面,天赋就是不如别人孩子的好这个事实。
我现在感觉得,一个人青的少年时期过渡培养,即使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其实中年以后仍然会回到它原有(天赋)的高度,而且回落后的人生,会使人倍感失落。
就像辽王的母亲毛妃,你认为出身好的小王爷,就会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聪明吗?真不见得。
别和聪明的人比聪明,别和勤奋的人比勤奋,最后伤的就是自己。
丽波老师说:大人物的成就对国家的贡献是主要的,但它也有见不得人的猥琐的做事地方
越来越感觉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很重要,不要扭曲心灵,一旦扭曲就会干扭曲的事,
前面我讲的万历皇帝,其实也是在教育过程中扭曲了心灵,最后成年以后自暴自弃,祸国殃民,辽王府的小王爷其实也有点这个意思
越来越感觉人性太复杂,教育也好像人人都会,是家长就会,但又好像人人都不会,真正精通人性的教育大师少之又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