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闭关在家,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习字,观影,锻炼身体……
今天,重温了一遍《刺猬的优雅》,与第一次看时有了些不同的感悟。
《刺猬的优雅》是法国导演莫娜·阿查切的剧情片。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思想“怪异”的小女孩和一个行为“怪异”的门房的故事。
帕洛玛,一家住在豪华公寓里。她智慧、犀利,洞察周围的一切。决定在12岁生日那天去死,因为不想和大人们一样像金鱼被困在鱼缸之中。
勒妮是这栋公寓的门房。她对自己的形容”一个寡妇,出身卑微,个子矮小,相貌丑陋,身材肥胖,不招人喜欢,脾气暴躁。”除了交接工作,她永远房门紧闭,电视里每天播放肥皂剧,她对每一个人都严肃又冷漠,永远独来独往。
帕洛玛是第一个发现勒妮秘密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走进了勒妮紧闭的房门。勒妮用了整个卧室做书房,自己却睡在狭小的客厅折叠床。简朴的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书,旁边有温暖的台灯和座椅。不工作的时候,勒妮就是这样抱着自己的猫,回到小屋开始翻开一本又一本书,独自在书海中徜徉。帕洛玛形容她像刺猬一样用浑身的刺隐藏真实的自己,其实内心柔软细腻,优雅的无以复加。
小津先生是新来的房客。他是一个温文尔雅,腹有诗书的日本男人。他和勒妮似乎有种默契,这吸引着他们互相了解。小津先生没有因为勒妮的身份产生偏见,他看见勒妮是一个真正优雅的人。
勒妮答应与小津先生进行约会。她开始梳妆打扮,她找回了那个热爱生活热爱美丽的自己。但是当一切都快水到渠成的时候,小津格郎约她跟他在生日的时候一起吃饭。而此时勒妮犹豫退却了。
她习惯了伪装成粗鄙之人,却忘记了自己的魅力所在。一旦接受小津先生的好意,便意味着她的伪装从此结束。可能会有很多人看到她不为认知的另一面,而那些实际上心胸狭隘的有钱人可能会背地里说她自命清高了。
她就要受伤了,她想。在一阵痛苦和犹豫之后。勒娜决定赴约了,去勇敢的爱。
可是第二天,勒妮突然车祸死了,生命戛然而止。她凄凉的横死在马路中央。身边的人很多,却各个冷漠围观,直到最后,小津先生悲痛的出现,让她感受到那份爱,真真实实的围绕着两人。
“小津先生,我多么想和您再喝最后一次酒……”
帕洛玛决定停止自杀的计划。
记得第一次看电影时,我被勒妮深深吸引,因为她就是那只优雅的刺猬。内心柔软细腻,优雅的无以复加,在社交活动中竖起自己的刺,背后却是一颗孤独的内心。
如今再看,我却格外关注帕洛玛和金鱼。
不知你是否也曾生出过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开个书店或花店的念头,与世无争,喝喝茶,养养花,做喜欢的事。乍一听的确浪漫,但细细寻思却发现这其实可能是害怕能力不足而找的逃避借口。
就像电影中的帕洛玛一样,因为害怕像大人们一样被困在鱼缸里,所以拒绝往前迈步,想要用死亡结束这一切。
但死亡和逃避都解决不了问题。电影的最后,在见证勒妮的死亡后,帕洛玛取消自杀计划,金鱼也被帕洛玛留了下来。
我想帕洛玛已经找到了与世界相处的方式,也找到了与自己灵魂相处的方式。敢于争取也能坦然放弃。
人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期观看定会有不同的感悟。
“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 。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刺猬很酷,冷淡的外表,优雅的内心,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但内心依然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宝藏。这完全符合年少时期的孤傲与不谙世事。我想做那只优雅的刺猬,害怕成为鱼缸中的金鱼。
踏入世事,如今再看,我们又何尝不是金鱼呢。“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禁锢自己的框架。禁锢金鱼的是有形的玻璃缸,而禁锢我们的是无形的我们自己制造的牢笼。
金鱼就一定可怜可悲吗,那也未必。因为那个“玻璃缸”是无形的,它存在于你的意想之中,若是能与自己和解,便可做条自由傲游的金鱼。
无论是刺猬或者金鱼,都有它的可取之处。生于世俗,那些该经历的都会经历,没有入世何谈出世。
人生就像一场修行,只有经历尘世的历练,才有可能跳脱出世俗的框架,最终得到内心的平和。
当下的我,既没有勒妮那般浑身长满戒备的刺,拒人于千里之外,也没有她那般饱读诗书,内心优雅,我仍然需要外物来平衡内心。
或许某一天,千帆过后,我又会有不同的感悟。
公众号:艾莉丝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