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书有理

作者: 浮生夜雨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17:02 被阅读0次

    白居易爱读《道德经》,但读着读着就读出了问题,于是便作诗一首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我闻于老君。若言老君是智者,为何自著五千言。”因《道德经》中有句经典的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看来,真正的智者是缄默谦逊的,不会夸夸其谈去显示自己的智慧,只有头脑简单的人才会夸耀显示自己的聪明,夸夸其谈恰恰表明了自己的无知。白居易就感到迷惑了,既然“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为什么你老君夸夸其谈的留下五千言《道德经》呢?

      白居易敢于挑战圣人,心学大师王阳明也不甘示弱,禅宗公案里有一则经典案例:有沙门怎么修炼也不能开悟,便去问师父:“你是怎么修炼的啊?”师父说:“饥来吃饭困来睡觉”。意思是天下事至难出于至易,修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王阳明对这个问题,便不敢苟同,作诗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只此修去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由身外觅神仙。”心外本来无物,菩提就在心中,你无心去修,只会越修越不着边际。

      白居易、王阳明读书读出疑问,提出自己的见解,则不如庄子来的彻底,庄子认为,“大道不言”。道的博大精深不是书中语言所能表达的。“世之所贵者书也。世虽贵之,吾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世人都看重书,他却不认为有什么可贵之处,圣人之言的真谛已随古人一起死了,书中的语言不过是古人思想的糟粕罢了。接着便举了一个“轮扁论技”的例子:一日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匠人轮扁在堂下做轮子,本来风牛马不相及,但轮扁咸吃萝卜淡操心,跑过去问齐桓公读的是什么书,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乎。”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矣!”桓公便非常生气,寡人读书,关你一个做轮子的鸟事,今天你说服我则可,不然就把你喀嚓了。轮扁当然有备而来,说我做轮子那是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天下无双,然我却不能将高超的技艺传授给我儿子,因为奥妙的真理是语言表达不了的,所以,我七十多岁了还在自己做轮子,“古之人其不可传也死矣”,你读的书不过是糟粕罢了。

      然孟子对待读书却高明得多,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引用最多的话都是来自《尚书》,然孟子又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其二三策而已。”孟子认为,完全相信《尚书》,则不如没有《尚书》这本书,譬如对于《尚书·武成》这一章,我只用其二三页罢了。告诫人们读书要有独立思想和挑战精神,要读出疑问,读出不敢苟同,甚至读出全盘否定,读书时要多动脑筋,善于思考,弃伪存真,去粗取精,化而为已有,这才是会读书。对书中的话若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取信,则不如不读。

相关文章

  • 疑书有理

    白居易爱读《道德经》,但读着读着就读出了问题,于是便作诗一首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我闻于老君。若言老君是智...

  • 疑书

    出身半个读书寒门,自小对书怀有崇敬、敬畏之情。书中蕴含万千世界,书中涤荡灵魂尘垢,对于书只有满怀的感恩与期待。自幼...

  • 疑与信

    在我印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信与疑。这里的信可以有各种解释,信任,诚信等,当然疑也可以冠以你所有理解的各种疑...

  • 婆善如娘 欢聚一堂

    夫妻恩爱两不疑, 婆婆嫉妒羡慕媳。 一心一意除掉你, 看你如何两不疑。 婆媳关系千古难题 婆说婆有理媳不依。 婆媳...

  •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素书•6.9》注解

    #每日箴言金文#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秦•黄石公《素书•6.9》 注:【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怀疑...

  • 简书之疑

    来简书近两个月。尽管已经两个月了还是有几个不明白的地方。 先说可以长期存疑的地方,那就是钻和贝。...

  • 不疯魔~不成活~~

    不疯魔不成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你跟随星星的轨迹穿越夜...

  •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心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如果你真的非...

  • 讀史有疑——讀通札記(561)

    讀中華點校本《卷五十四》,感:1、讀史有疑。人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再言: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更言:橫看...

  • 2017-04-20

    有书有你还有理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疑书有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ac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