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人需要笃定一本书作为信仰。最好能够从一而终,决不始乱终弃。年轻的时候,没有书读,只有矮子里拔将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淘汰。开始喜欢泰戈尔的《最后诗篇》,喜欢男主人公追求爱情的无拘无束,认为这就是理想的自由。后来喜欢尼采,然后再是卢梭,认为狂妄可以掩饰浅薄。其实《忏悔录》与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都没有彻底读完,更何况《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呢?再后来喜欢曾国藩,到现在还认为这位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的曾文正公,乃近两百年以来,知行合一的唯一大儒,虚静涵泳以至真君子境界,让人心悦诚服。然而自己却迟迟不能慎独于自身,主敬于内心,根本就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未得其精神之毫理,唯老大徒伤悲也。
人到中年,读书还需要重新开始吗?至少这对于我,答案绝对肯定。然而,对于书的选择以及如何选择,又存在一个眼高手低的问题。如何让自己平心静气,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并不好拿捏尺度。能否有这样一本书:不是1+1=2,又是1+1=2,常读而常新呢?只到偶然发现这本巜人的宗教》。这是一本人与宗教关系的书,用作者的话讲,这是一本寻求拥抱世界,关于价值的书。不是宗教史,没有对宗教思想进行包罗万象的总结,也没探究宗教的主旨与主题,而是想竭尽全力把每种信仰的闪光表达出来,由作者自己去比较与选择。
作者休斯顿·史密斯今年已近百岁,没有任教于言必称哈佛剑桥或牛津的大学,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权威的宗教家之一。此书首版于1958年,1989年再版一次,以下这个版本2014年首版。我喜欢作者直达心灵的文字,从不啰嗦,一言而直奔主题。
我们身在何处?
为什么我们会在这里?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如果有什么的话
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这种人类来路与出路之问,透视迷茫,如1+1=2之惑,让人无限遐想,如仰望星空,而畅游河汉。梁漱溟先生也有类似的认识:
宗教无疑地是人类在其文明史上所有的一伟大作品,犹之乎人类生活中,恒有国家和政治之出现那样。宗教、国家既出于人的聪明,亦来自人的愚蠢;既各有其有利于人、造福于人的一面,亦各有其有害于人、为祸于人的一面--随时随地不同。不论其为利为害、为祸为福,总之皆人之所自为,不从外来。一味致其赞颂。或一味加以诟骂,皆不免类似梦中人说些梦话,不为明达。宗教之出现既早于国家,而如我所测,消亡将远在其后。宗教殆且与人类命运同其终始。吾书若非于此一大事有以剖说明白,则人心与人生是怎样一回事,便终不得明白。然此非简短数言可了。
--这决非非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而是大师心境,曲径通幽。最近这几天有点空茫,精神乏力。人是需要某种支撑的,如巴金先生的《灯》。心灵的灯塔不灭,就会渴望光明。而这本《人的宗教》不确指某种信仰,如1+1^ ^2,让人燃起求索的蜡烛,可笃定为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