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屋子里,空气凉凉的,四下弥漫着一种清爽的静默。外面的天浅浅地阴着,没有风。从窗户望出去,杨树、槐树们一动不动,近乎庄严地守护着自己的一身苍绿,一棵白蜡却按捺不住娇俏俏地变黄了。偶尔有一两声小雀啾啾地打招呼,并不喧闹。在这样的时候,翻开一本小说看作者絮絮地讲,真是一件很相宜的事情,何况,这位老先生还是汪曾祺。
一打开书页,一下子就走进了汪曾祺所描述的故乡昔日的生活场景中,就走进了他优美抒情的语言系统里。一时间《受戒》的明海和尚和小英子,《大淖记事》帅气的小锡匠和打芦席的巧云,都说笑着活泼泼地走了出来,从头到脚散发着青春和美。做草帽的王瘦吾、做炮仗的陶虎臣、卖菜带拉皮条的薛大娘、侯银匠、辜家豆腐店的女儿也或皱眉或和气或爽利或无奈地街上游走起来。他们都是市镇上讨生活的升斗小民,有时或许衣食不继,或许有人得卖身有人拉皮条,可在汪老爷子的笔下,全然没有抒怀旧社会的黑暗,甚至没有一字的评判褒贬,有的只是他们街市生活透露出来的和谐、美和健康的人性。让人想起他的老师沈从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