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不一致倾向
1、人的认知存在保持一致性的倾向
人们倾向于积累大量僵化的结论和态度,而且并不经常去检查,更不会去改变,即便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它们是错误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倾向于同过去形成的认知保持一致,容易忽略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证据。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和“确认偏误”正是来源于认知一致性的倾向。
认知失调指的是当行为和认知不一致的时候,人们为了避免认知冲突会以原有的认知来解释、合理化相应的行为。比如说谎者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潜意识认同的自我形象不一致的时候,通常在谎言揭穿时会找到产生一个美化自己行为说辞。
而确认偏误是说人们对于同样的事实或证据,由于原本观点和立场的不同往往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辩论赛经常会出现同一事实或观点同时被正反双方所引用的场景。
2、人的行为存在保持一致性的倾向
在生活中维持许多好习惯,避免或者戒除许多坏习惯,这样的生活才是明智的。能够帮助人们过上明智生活的伟大原则同样来自富兰克林的《穷理查年鉴》:“一盎司的预防比一磅的治疗更值钱。”富兰克林这句话的部分义是,由于避免不一致性倾向的存在,防止一种习惯的养成要比改变它容易得多。
人的认知通常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人的行为在养成习惯之前,认知的不同往往决定行为的差异,改变认知更容易带来行为的变化。
而行为一旦养成习惯想要改变就相对困难,因为行为习惯会反过来强化形成固有的认知。比如很多人虽然知道熬夜对身体有害,但是很难改变,其根本是养成熬夜的习惯后潜意识已经形成一时的晚睡无伤大雅的固定认知,换句话说到了正常休息时间他们其实认为有比休息更值得或更乐于做的事。
由于前面提到人的认知保持一致性的倾向,如果没有意识到习惯背后隐藏的认知,想要直接改变行为习惯将导致行为与认知的不一致。为了避免产生认知冲突,人在无意识情况下行为就会与以往保持一致,或者必须有意识的克服认知冲突带来的不适感,慢慢建立新的认知并养成新的行为习惯。
例如,戒烟者必须有意识地强化新的认知,克服原本抽烟带来一时舒适感的认知,才有可能改变抽烟的行为习惯。而新认知的强化往往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在旧行为完成过程中人为增加阻碍,或者通过养成新的行为习惯替换旧行为习惯。比如戒烟的方法之一就是烟瘾上来时增加香烟获取难度,或者用抽电子烟替代香烟。
当然,芒格在书中提到了保持一致性存在的正面意义。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无论是与个人认知或群体意识保持一致性,可以有效降低决策的风险。此外,人们对于自己以往的身份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分工协作,人们更倾向于忠于职守,信守承诺。然而这也造成了另一种误判心理倾向(社会认同倾向)的产生,之后的文章将进一步进行解读和阐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