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极富创造力的人做的10件与众不同的事》[美]斯科特·巴里·考夫曼+卡罗琳·格雷瓜尔.中信出版集团.2016
富有创造力的人有着杂乱的头脑,富有创造力的人还倾向于有着混乱的过程。(pXII)
创造力的“四阶段模型”: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pXV)
即使对天才来说,创造依然是“混乱的事情”。(pXVII)
创造力的构成要素太复杂、太多元,无法被简单为单一的一个因素。创造力不仅仅是专业技能和知识,而是源自一整套智能、情绪、动机和伦理特征。超越所有创造力领域的共同组成部分是对内在生活的开放性,对复杂和模糊的偏好,对混乱和无秩序的高度容忍性,在混乱中发现规律的能力,独立性、反传统以及冒险的意愿。(pXX)
与其说创造力是多个因素的总和,不如说它是它们的乘积。充分利用一个维度的优势(比如动机和毅力),可以弥补另一个维度(比如智商的低分数)。(pXXII)
灵活地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的能力体现在人格的3个主要“超级因素”上。这3个因素与创造力密切相关,它们是可塑性、发散性和聚合性。可塑性的特点是倾向于探索并参与新观点、新事物和新情境。对体验的开放性,非常有活力和富于灵感等特征是互相关联的,它们构成了促使探索的驱动力的核心。发散性反映了不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和独立的思考,它与冲动性、低宜人性、低尽责性有关。最后,聚合性指的是遵从的能力,为了实用性而付出必要的艰苦努力的能力,以及确保观点站得住脚的能力。聚合型包括高度的尽责性、精确性、毅力、批判意识和对受众的敏感性。这些多种多样的特性单独或共同促进了创造力的发展和表达。(pXXII)
创造过程要用到整个大脑。(pXXIII)
富有创造力的生活方式会让人思想更开明,更有想象力,更好学,更有活力,更外向开朗,更持之以恒,更具有内在动机。(pXXVII)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母大多对孩子充满鼓励和支持,重视教育,从事与科学有关的职业,而且藏书丰富,家里有可以让孩子做实验的科学玩具。几乎每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上学时“至少有一位杰出的老师”。(p7)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ery O'Connor):“任何有过童年的人都有比他们所需要的多得多的生活素材。”(p9)
桑德拉·拉斯(Sandra Russ):“正是在童年的假装游戏中,发生了对创造力非常重要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p9)
最杰出的创造者学会了平衡工作中的严肃与乐趣。以玩的态度对待工作使我们在提出新想法时变得轻松而灵活,这还有助于我们持续长时间地工作,而不会感到压力太大或产生枯竭感。(p11)
萧伯纳:“我们不是因为变老了才不玩的,而是因为不玩才变老的。”(p12)
这种接触令人着迷的活动的难忘时刻被称为“明朗化体验”(crystallizing experience)。它就像一见钟情。这种遭遇常常会引起一个人世界观与自我理解的持久改变,最后个体与这项活动合为一体。(p19)
两条通往高绩效的道路:第一条道路是和谐热情的道路,这是最直接的道路。这条道路聚焦于精通、学习和成长,而不是诸如有面子、出名或战胜别人这样的事情。充满活力的感觉、积极情绪和快乐为这条道路提供着动力。与之相比,第二条道路是强迫性热情的道路,它则曲折得多。虽然铺就这条道路的目标有时会促进绩效,比如向别人证明自己,但它也会使人逃避可能带来进一步成长的挑战。这条道路的特点是缺乏活力、积极情绪和乐趣。 (p23-24)
灵感的3个最典型的特点:①始于“唤起”。唤起发生时通常是无意识的。当接触到适当的素材、洞见或启发灵感的人时,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更有可能获得灵感。②“超越唤起”,变得清晰并意识到新的可能性的时刻。③努力转化、表达或实现新想法、洞见或愿景。(p25)
勇气、决心、乐观、热情和希望都是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的策略。(p28)
“希望理论”:拥有希望便拥有实现目标的决心和方法,作为成功的手段,它比乐观和自我效能更有效。(p28)
爱上梦想通常只是起点。那些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工作实现自己创造性梦想的人懂得平衡对未来的乐观精神与实现目标的现实策略,还懂得平衡灵感与努力,梦想与实干。(p29-30)
有证据显示白日梦、想象和幻想与创造力、讲故事有关,甚至与延迟满足的能力有关。(p34)
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外部世界转移开,转向内在世界——梦想、幻想、故事、个人叙述和情感,不仅能够形成意义感和希望感,而且能使我们发掘出最深处的创造力源泉。(p35)
科学已经证实独自思考的时间确实滋养了创造性思维。独处的能力是成功创造者的共性,他们能够摆脱日常生活和社交互动中令人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与他们自己重新连接起来。但是独处并不只是为了避开令人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它还为头脑提供了反思、创造性联系和寻找意义所需的空间。(p49)
独处并不一定意味着孤独。独处的能力绝对不是消极人格特质或心理疾病的标志,而是情感成熟和健康的心理发展的标志。(p50)
埃里克·肖恩·纳尔逊(Eric Sean Nelson):“独处不是逃避世界,而是与世界相遇。”(p56)
直觉容易被忽视,有时被视为不够科学(因为它与超自然和新时代存在联系),但它的力量是真实的。(p66)
有时你非常接近答案,在努力寻找它时你甚至会眯起眼睛。暂时关闭视觉皮质可以将思维的焦点转向内部即将来临的答案,这样能做能够减少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在答案最终出现在头脑中时提高它的“响度”。与加工外部世界有关的脑区此时会变暗,然后意识中突然出现一闪的灵感。(p73)
最新的研究显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相混合有助于促进创造力。富有创造力的人不仅有杂乱的心理,而且有杂乱的情绪。(p75)
为了思想不循规蹈矩,我们需要新的、不寻常的经历。(p82)
至少3种主要的认知参与形式构成了开放性的核心。第一种是智力参与(intellectual engagement),其特点是热爱探索真理,喜欢解决问题,接触各种观点。第二种是情感参与(affective engagement),它涉及非常深入地探索人类情感,喜欢用直觉、情感和同情来做决策。最后一种是审美参与(aesthetic engagement),审美参与程度高的人倾向于探索幻想和艺术,容易在情感上被美丽的事物所吸引。智力参与和科学方面的创造性成就有关,而情感和审美参与和艺术方面的创造力有关。(p82-83)
对学习和发现的渴望似乎比认知能力对创造力成就的影响更重大。(p83)
科林·德扬(Colin DeYoung):多巴胺的释放“增加了探索的动机,促进了有利于探索的认知和行为的过程”。从最广泛的层面来说,多巴胺有利于心理的可塑性,推动探索和灵活地参与新事物(包括新行为和新思想。(p84)
富有创造力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分心,他们对环境中的噪音更敏感。感官的高度敏感性扩展了大脑关注的范围,使个体能够注意到环境中更多微妙的事物,这可能有助于提升创造力。吸收更大量的信息很有可能增加了你在关系很远的信息间建立起新的、不同寻常的联系的机会。(p86-87)
“精神分裂性”(schizotypy)是从正常水平的开放性和想象力到极端奇幻思维、幻想性错觉和精神病的人格连续体。(p87-88)
如果说习惯和习俗会扼杀创造力,那么正是不熟悉引发了伟大的创意和创新。(p91)
当某个学科的知识被引入另一个看似无关的学科时,便会产生伟大的创新。(p92)
最富创造力的科学家通常不会在单一的专业知识领域中探索单一的问题。相反,非常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会从事很多松散相关的活动,形成广泛的“事业网络”。他们还通常有科学之外的创造性爱好和兴趣。(p92)
琳达·斯通(Linda Stone)——“连续的部分注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充满压力的生活方式,我们始终处于危机管理模式中,这损害了我们进行反思、决策和创意思维的能力。在1周7天24小时始终在线的世界里,连续的部分注意成为占主导的注意力模式,它造成了过度刺激,使人有被压垮和缺乏成就的感觉。”(p106)
有些与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和无法集中注意力)有关的基因同时能为我们提供蓬勃发展所需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求知欲、积极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能力。(p130)
研究显示不幸的经历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生活中的经历越令人痛苦,创伤后的成长越显著;创伤后的成长越显著,创造力的提升越大。(p147-148)
焦尔达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只是因为多数人相信就人云亦云,这是思维卑微的证据。真理不会因为是否被大多数人相信而发生改变。”(p158)
孩子天生是不从众者。通常的直接教学法会妨碍孩子发展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鼓励不动脑子的模仿。(p16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