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人生》(十四)

重读《人生》(十四)

作者: 那山那海那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6-01 06:15 被阅读0次

文/那山那海那小屋

故事梗概

高加林进县城以后,像是做梦一样,高兴得如醉如痴,因为,他知道这次进城和以前大不一样,以前是学生,在城里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而现在他已经成为县城的一员了。他知道今天的这一切,全仰仗马占胜同志,但是,想到自己是怎么进来的,心里还有些惴惴不安。上班头一天,老景没有安排高加林工作,让他先整理一下自己的行装和办公室。一切安顿好,高加林在县委大灶上吃完下午饭,悠然自得地出去散步,他来到母校,来到体育场、来到东岗,怀念起以前在那里的点点滴滴。下了一场大暴雨,雨量最大的是南马河公社,高加林自告奋勇,连夜冒雨前往南马河公社报道情况,他是县上第一个到达的干部,大家看到他浑身糊成了泥圪塔,脚上还流着血,深受感动。他跟着公社书记刘玉海冲在第一线,在大雨中写下第一篇报道。晚上回到公社,高加林参加完紧急会议,没有休息,在煤油灯下又连续写了三篇短通讯和一篇综合报道。当他在广播里听到黄亚萍播报他写的报道时,心咚咚地跳着,一种幸福感涌上他的心头。老景捎来一张纸条,夸赞高加林干得很出色,等着他写出更多的报道。

精彩片段

高加林现在之所以高兴得如狂似醉,是他认识到,这次进县城,再不是一个匆匆过客了;他已经成了县城的﹣员。当然,他一旦到了这样的境地,就不会满足一生都待在这里。不过,眼下他能在这个城市占据一个位置,已经完全心满意足了。何况,他现在的这个位置在这个城市是多么瞩目啊!通讯干事,就是县上的"记者";到处采访,又写文章又照相,名字还可以上报纸。县上开个会,照相机一挎,敢在庄严神圣的主席台上平出平进!
他想起刚才老刘那声喊叫,灵感立刻来了。他把笔记本和钢笔从塑料袋里掏出来,写下了他的第一篇报道的题目:《只要有人在,大灾也不怕》。他就着公窑里微弱的灯光,专心写起了这篇报道。外面哗哗的大雨和河道里的山洪声喧嚣成了一片巨大的声响,但他都听不见。他激动得笔杆抖颤,在本子上飞快地写着。消息报道的门路架数他都懂得﹣﹣他经常读报,各种文体早都在心中熟悉了。
广播上传来了黄亚萍圆润洪亮的普通话:"……社员同志们,现在请听加林采写的报道:《只要有人在,大灾也不怕》……"亚萍的声音听起来有点激动,尤其是 到刘玉海那一段事迹时很动感情;播音节奏似乎也比平时要快一点。高加林站在窑檐下,心咚咚地跳着,一直听完了他的第一篇报道﹣﹣尊敬的景老师连一个字都没改!一种幸福的感情立刻涌上了高加林的心头,使他忍不住在哗哗的雨夜里轻轻吹起了口哨。

相关文章

  • 重读《人生》

    《人生》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当年发表以后,非常轰动,引起了热论。高加林,几乎成了陈世美第二,人人口诛笔伐...

  • 重读《人生》

    重读路遥的《人生》之后,心情有点沉重。有时候真的觉得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当我们旅途不顺时应该怎样调节;当我们面对这...

  • 重读《人生》

    初读《人生》是高二的时候,那时读完只觉得高加林的人生起伏有些大,在人生中关键性的选择中给出了错误答案,便落得人...

  • 2019读书13《叶嘉莹的诗词人生》(值得重读的书)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值得重读的书)

  • 重读《平凡的世界》之十四

    润叶盼星星盼月亮地终于把孙少安盼来了,她的血液都沸腾了。她给少安打洗脸水,买饭,带着他出去转。少安也回忆起两个人小...

  • 重读《无人生还》

    二刷了,然后发现自己之前是个傻子吧,那么明显的线索都没有看出来。 剧情主线是欧文(unknown)先生将10个人诱...

  • 重读《胡适谈人生》

    清晨,一天的开端,总是令人沉思起来,忆及昨日的庸庸碌碌,然后追问自己,“何谓人生的意义”,以有足够的信念去支...

  • 重读路遥先生—人生

    如今已近而立之年,漫漫人生坎坷路,其中心酸我自知,再读人生,叹息不断。 那处于改革开放年代初期的高加林们啊,即憧憬...

  • 重读《人生哲思录》

    上高中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对未来和人生的困惑与迷茫之中。当时经常在课余时间跑到书店,便在书店里“结...

  • 重读路遥的《人生》

    今天是个难得的日子,家里人都出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自己没有感到孤独、失落,相反是十分惬意。自从结婚后,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人生》(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ec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