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青年和哲人对话的方式,阐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思想。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的思想与相比另外两位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有许多“颠覆三观”的犀利观点,对于如何得到幸福这个终极难题提出一套解决方法,形成闭环。
由于阿德勒心理学的独特之处,刚开始了解它的人一定有想疯狂吐槽的冲动。所幸读者可以化身为书中的“青年”,借青年之口不断发问,刨根问底,最终解疑释惑。(青年的提问很犀利,配得上杠精的称号)
下面整理读书笔记。
目的论
人的现在和过去无关。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强调“决定论”,即现在的一切问题都能从过去找到原因,比如性格孤僻的人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家庭不和。
相对的,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是“目的论”,认为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所以人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比如把自己锁在家里的人,是为了“不出门”才制造出了不安和恐惧,这样才能得到父母的关注,一旦出门就沦为了茫茫人海的“大多数”。
比如对服务员大发雷霆的人,是为了使对方立即屈服,才制造出了愤怒的情绪。愤怒是一个可收可放的“手段”:你前一秒可能在对下属发火,下一秒见到领导就能立马和颜悦色。
比如讨厌一个人,是先有了“要讨厌他”的目的,然后再找出符合目的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
(青年问:若否定人的感情,岂不是否定了人性?你这是虚无主义!哲人答:并不否定感情的存在,但人可以不受感情支配,进而不受过去支配。)
比如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公司职员则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但这只是为自己当下不顺利不如意找的自我安慰理由,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人可以改变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改变意味着跳出舒适区,面对未知和风险,所以即使对现实有很多不满,人们还会认为保持现状更轻松、更安心。你之所以不幸,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也不是因为无能,只因缺乏“改变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青年问:人既然是可以改变的,那么我为何不能变成像XX那样阳光开朗的人?哲人答:你为啥要变成他呢?做自己也能幸福。“如果可以变成那样的人”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说自己没时间的人,可能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子的东西。”所以不要想着成为别人,要把注意力放在“我拥有什么”上。人在10岁前是无意识的选择,但10岁后就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了。生活方式既然不是先天被给予的,那就可以由自己重新选择。
(青年问:梦也许会破灭啊! 哲人答:那又怎样呢?应该去做,别一直找“不能做的理由”,把人生变得复杂)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人际关系才有了各种烦恼——比如我个子不够高,长得不够漂亮等。
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
阿德勒说,人天生有“追求优越性”的欲求,即总是希望进步。当达不到目标时就会有“自卑感”,自卑是进步的激励。而“自卑情结”是把自卑感当借口使用,比如“我因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
优越情结是逃避现实的另一种手段,表现的很优秀,沉浸在虚假的优越感中。有以下表现:
- 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或过度追求名牌服饰,即装X;
- 如沉迷于自己以往功绩的,即吹牛X;
- 夸耀不幸以绑架别人,即卖惨。阿德勒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比如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
不要竞争
人只应该与“理想的自己”比较,而不是跟别人比较。
竞争或胜负,势必会产生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实际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就能幸福感大增。
(青年问:有人骂你怎么办?哲人答: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骂人是在挑起“权力之争”,为了让人屈服。假如争出个胜负,那么吃亏一方必定耿耿于怀寻仇报复,比如被父母虐待的孩子用不良行为甚至自杀惩罚父母;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非暴力沟通)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责难对方,否则就又变成了“权力之争”。相对的,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不要表扬
表扬就有了地位高低之分,说“你真棒”要么是为了讨好,要么是显示自己身处高位。部队的管理体系中,“精神奖励”是重要组成部分,“崇尚荣誉”一直被摆在高位。这样,军人就形成了无条件服从的习惯,为了满足上级的要求而不惜一切。
应该说的是“谢谢”、”我很高兴“、”帮了大忙了”这类话表达自己的感激,而不是去评价别人。
人生的三大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有: ①自立。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有: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①所说的“自立”与“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②所说的“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以及爱的课题,即三大课题。
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大前提是——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赏罚式教育会产生的这样的生活方式:“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事实上,我们最终都是为自己活。
(青年问:您是说人们都可以为自己活着?这是多么卑劣的想法啊! 哲人答:为别人活会相当累,最终活在了别人的人生中)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冯唐在《奇葩大会》上说过:世间万物,很大一部分事,归根结底是两件事,一件是 “关我屁事”,件是 “关你屁事”。和课题分离说的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要做好自己且不对别人妄加干涉,只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青年问:小孩不学习也不管吗?哲人答: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孩子想学时随时提供帮助,孩子没求助时就别多管。“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强迫人改变,日后必有强烈的反作用,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这样孩子也知道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假如别人想干涉你,比如父母以断绝关系威胁,再比如领导毫不讲理老挑刺,都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你是别人的事,无论喜欢或讨厌,你都无法改变。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做好自己的课题就足够了。
构筑良好人际关系,最好是“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
(青年问:别人的好意也不接受吗?这不是践踏别人好意吗?哲人答:“践踏好意”本身就是受“回报”思想束缚的想法,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只能做好自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并不是说要去故意惹人讨厌或者是去作恶。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博爱
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共同体感觉”。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应该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
假设在你的学校教师是绝对的权力主导者,如果按照”人的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要与世界建立起“横向关系”,而非“纵向关系”。
要把所有人当成朋友,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不要因要逃避痛苦或悲伤而不敢付渚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幸福即贡献感”,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贡献时不要求回报,只要思考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因为所有人都是同伴。
活在当下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梦想着成为小提琴手的人也许总是只看见眼前的乐曲,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一首曲子、这一个小节、这一个音上面。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要认真而谨慎的生活,比如就算要面对麻烦的考试也不要担心,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可以,解开一个算式或者记住一个单词都可以。也就是要不停地跳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