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妈妈……”
“怎么了宝宝?”
正在阳台收衣服的我,听到女儿晨晨带着哭腔的呼喊声,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一边用声音回应一边赶紧冲到她面前,心想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我的校服,你看……”
在女儿的示意下,我在她校服的白色区域里发现了几大片红油,显然是吃早餐的时候弄上去的。
本来这也没啥,再换一件校服就好了,只是看到她一副有点无所谓有点委屈的表情,当下就有股无名火从心头窜起,我深呼吸了好几次也没有压住。
于是就对女儿说:“你赶紧先吃饭,我现在其实特别生气!“
“我知道你生气了。”女儿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更是没有按照我的指令继续吃饭的意思,反而直愣愣看着我。
“我和你说,妈妈现在很生气,要不是我上课学习了要控制情绪,我早就发火了!”我尽量用正常的声音对她说。
相信所有的妈妈都能理解,能让我们瞬间奔溃的除了辅导作业,就是早起到出门上学的那个时间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3561268/290d1431d4febda7.png)
“对呀,你都上过课了,你要深呼吸。”女儿听我说完并没有按照我期望的赶紧坐下吃饭,更没有一丝的害怕和内疚,反而提醒我要深呼吸。
看着晨晨笃定又期待的眼神,我忽然忍不住笑了,那股刚才的无名火也消失了一大半。
她说的对,其实别说今年我在跟随本末私塾的李家辉老师系统学习,就说孩子吃饭把衣服搞脏这件事,真不是什么大事,怎么就能让我差点发一通脾气呢?
其实真正让我动怒的是晨晨对我的态度,你把衣服搞脏了,凭什么还要理直气壮?要知道小时候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的身上,那我是会吓个半死的,你居然还敢让我不要生气?说白了,潜意识里我完全不接受女儿和我不一样。
同时,我的惯性思维是一切都要在我的控制范围内,女儿显然没有按照我的预期去行动,这就让我更加生气了。
昨天和资深的心理咨询师Tina聊天,她和我分享了一个和女儿的故事,让我觉察到,其实我在控制和不允许女儿和我不一样的背后,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我对女儿有嫉妒,嫉妒她比我命好,有这么善解人意的妈妈。
Tina说,有一天,她陪着两个女儿出去吃小吃,一路女儿们想吃什么,她都会给她们买,孩子们吃得开心,她也买得开心。
中途女儿不小心打翻了吃了一半的小吃,她瞬间就发怒了,很凶地呵斥了孩子们。
Tina说,当她看到不知所措的孩子,再回看自己愤怒的样子,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在嫉妒女儿们了。
因为Tina的童年在吃的方面是极度匮乏的,很多时候能吃饱就不错了,她看着自己的女儿有这么多的美食可以吃,居然还浪费,这就唤醒了她内在的愤怒。
当她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因为她本身就是心理咨询师,所以就当下和自己做了对话,安抚了当年那个食物匮乏的小女孩,同时也像两个女儿道歉了。
“我差点让我的孩子和我一样陷入了匮乏。”Tina在分享完这个故事后,和我感慨说。
是啊,这其实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活成了父母的样子”,我何尝不是如此?
因为父母脾气都比较着急,小时候稍有犯错都可能会被批评,所以当我有了女儿,我提醒自己一定不要动不动对她发火,要做一个温柔的妈妈。
然而事实是,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对女儿发脾气,也总是下意识想要控制女儿,想要她和我一样。
好在我通过学习看到了这一切,同时,当我听完Tina的分享后,我意识到,其实当时我还缺和晨晨道歉的一个环节。
那也只能这样了,毕竟时光不能倒流,我当时能意识到生气不是因为她已经是进步了,我放过我自己。
就像盛华老师在NLP的课堂上讲的那样,当我们发现一个自己需要疗愈的部分,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不是立刻想着攻克,而是可以先悬挂起来,我理解的是,这也是放过自己的一种方式。随后在日常的生活中带着觉察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刚开始或许你会像我一样后知后觉,再往后你会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就像Tina那样能觉察了,然后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悬挂的那个需要被疗愈的部分已经消失了或者改变了。
这就是一个成年人自我疗愈的过程,我听过那么多讲疗愈的,盛华老师的这个说法迄今为止是我最认可的。
记得现场盛华老师还用“抱枕”做示范,他把“抱枕”比喻成我们需要疗愈的部分,然后丢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最开始你完全没有感觉就走过了抱枕,随后你是路过之后才发现抱枕,再往后或许你走到抱枕旁边就发现了,最后就是不觉得抱枕还存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3561268/f0e8aadfa147e53f.jpeg)
按照盛华老师的方法,我现在已经悬挂了我的控制、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相信随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的觉察,这些“抱枕”会发挥正向的作用。
从我得知自己怀孕开始,我和所有妈妈一样都想做个好妈妈,因此育儿类的书籍没有少读,只是今年随着自我疗愈的深入,我才真的相信,原来我们和所有人的关系,都是和自己的关系。
而我们在关系中的痛苦大部分都源自于我们把自己的需求建立在对方的身上,亲子关系也不例外。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开始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和自己相处,更深入地自我探索和疗愈,更多的去关照自己童年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用各种方式满足那个小女孩,真正的一点点地重新长大成人。
看起来我对身边人关注的少了,而事实是,我和周围人的关系反而越来越好了,女儿晨晨比以前更加粘我,每天睡觉前都会说自己是一岁的小宝宝,我们有了彼此之间秘密的互动。
朋友皓妈昨天还说,感觉晨晨比以前爱笑了。
所以,成为一个成年人,成为一个成年的女人,比成为一个好妈妈,现阶段对我来说更重要。
开心的是,在我这一路上,有个天使教练,那就是女儿晨晨!
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