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05你真以为把工作重复一万遍就能变成大牛吗?
2.在完成工作以后我是否能进行有价值的反思
看待同样一件事,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看法,对于同样一件事,昨天你这样想,今天就可能那样想了。
工作也是这样,即便你每天干的活一模一样,你的思考和感悟也可以不同。每天下班前,你不妨总结下一整天的得失,记录下所有的发现和收获。
反思的时候,可以把你作的事“画”下来。比如,就你的例行工作画出流程图,看有没有多余或者重复的步骤,如果有的话,可以试着把他们修剪掉。
时常反思会使相似的工作慢慢变得不同:你对这项工作的理解会逐渐加深,思考的角度会更加多元,更能找准关键和要点,也更善于做出平衡和取舍。于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它不再是原来那样面目可憎了。
……
I: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10000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定律”指的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英国神经学家Daniel 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可是是不是真的花费10000小时就能够成为某个行业的大牛了呢?按照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来计算,要达成10000小时那么你就需要5年的时间。可是是不是说你在某个领域或岗位工作了5年就能成为其中的专家大咖了呢?有多少人是在其工作岗位从刚毕业一直到退休可依旧不能吃透吃精该领域呢?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单纯地强调工作时间是难以让我们成为该领域大牛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的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
A1:
以前在出差做产品介绍时,并不注重于复盘回顾,而只是按照自己最初做的一样进行重复性劳动。还记得去年9月时候的那次就是如此,结束后还自我感觉不错,觉得讲得很好。
去年年初的时候也有过一次产品介绍,当时曾有同事在后面善意提醒过自己在语句中间不是会有些“啊、嗯”这类间隔停顿,当时也没有放在心上。
一直到后面看书提到演讲反思环节,加上了录音才发觉这样的不连贯现象是比较明显的。
A2:
不光是演讲,在很多事情上面我们都可以加上反思环节。准确的说,做事的顺序可以按照下面这个循环来进行:
计划-->实施-->反思-->总结-->计划-->...
拿这次RIA训练营来举例,可以从计划并思考如何拆书,到具体写下RIA,再进行评估反思环节(这个环节特别感谢脚步兄、Mornica和荣荣的评估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问题),最后自我总结后再次对同一片段进行思考拆解将会更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拆书能力。
这次是RIA训练营的最后一次作业,我将对于这次以及前面所写的11篇文章进行个回顾反思与总结,修正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下一次拆书时结合这段时间所学、反思与体会,更精准的完成RI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