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情老是不宁静。于是听了一些关于情绪管理的书。樊登提到“幸福是一种能力”,深以为然。是的,我应该培养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什么?就是幸运有福。幸运与否,主要是一种主观感受;有福与否,也和主观感受大有关系。
当有人对皇帝大喊“万岁万岁万万岁”时,皇帝肯定心花怒放;时间一久,皇帝对这句话就没有那么感兴趣了;但是,如果有人不喊,皇帝也会大发雷霆。可见,皇帝要的就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已。皇帝的幸福感,被一句“万岁万岁万万岁”绑架了。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老婆婆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卖布鞋的,小女儿嫁给卖雨伞的。她天天为两个女儿担心。晴天,她担心小女儿家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她又担心大女儿的布鞋卖不出去。她甚至为此哭瞎了眼睛。有人劝她想开点:晴天,大女儿的布鞋好卖;雨天,小女儿的雨伞好卖。可是,她偏不这样想,她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忧虑之事,最终她郁郁而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想法。
是的,幸福主要是一种感觉,幸福感就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这个暑假,儿子时常让我内心处于狂躁状态,当然,我也知道,这里面有我自己内心的折射。儿子的问题,根本上还是我的问题。儿子不认真学习,我为什么那么狂怒?我担心他啊。为什么会担心他?因为他是我儿子啊。难道其他人不担心儿子吗?他们为什么不像我这么生气呢?思来想去,终于理出了一些头绪。一是我把自己事业上的挫败感转移到儿子身上了,二是我自己没有养成好习惯,尤其是欠缺严谨认真的习惯。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没有养成感受幸福的习惯,或者说,我没有培养创造幸福的能力。
我太容易看到儿子的缺点了,然后就会为这些缺点担心,进而发怒发狂。这一点,我和前面提到的整日忧心忡忡的老婆婆没有本质区别。我为什么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呢?昨晚,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试试还真有点用。
昨晚跟儿子讲故事,将近12点才睡。睡得晚,却容易醒,醒来却久久不能入睡,躺在床上叹气,出粗气。猛出一口气,再慢慢吸进一口气;再出气,再吸气;如此循环往复,竟然觉得心情慢慢平静了。可是,一翻身,杂念又冒上心头,呼吸乱了,又变成“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的老循环。于是,我猛然醒悟,呼吸就是一呼一吸的循环啊,一定要先呼后吸。可是,我们平时老是习惯了一吸一呼的循环。怎么办?试了一会儿,试出了一个好办法——憋气。先狠狠地憋一口气,然后,自然而然地开始呼气。就这样,就开始了“呼气——吸气”的循环。我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呼吸,原来真是有诀窍的。
突然想到,道家把呼吸叫做吐纳。所谓吐纳,不就是吐故纳新吗?吐出胸腹中的浊气,吸纳新鲜的空气。这不但是换空气,而且是换头脑换思想换心情。呼吸,这是多么小的一件事啊,可是竟然大有诀窍。我把这个发现告诉爸爸。爸爸说,不一样是一呼一吸的循环吗?有什么不一样?其实,真的不一样。
吐故纳新,是先吐出再吸纳,是先倒空再充满。如果引申开去,要想幸福,就得先倒空自己的悲观浊思偏见,才能培养起真正的乐观清思正念,才能培养起真正的幸福感。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成年人而言。对小孩子,他们没有那么多邪念,直接培养他们的正思正念就可以了。但是,对“中毒”已深的成年人,首先得排除他们心里的“毒素”。这些“毒素”,就是悲观绝望以及贪婪妄念啊。
幸福离我们远吗?说远也不远。只要我们一转念就即得到。只要我们“先呼后吸”“吐故纳新”。
表面看起来,人人都在呼吸,似乎大家的呼吸也是一样的。其实,真的大不一样。就像人人都在生活一样,拥有相同处境的人,幸福感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一转念的幸福感而已。
这就是呼吸的“哥白尼革命”,也是“正念的奇迹”,更是幸福人生的开始。
记住:幸福≈先呼后吸≈吐故纳新≈先舍后得≈弃“暗”投“明”。
幸福,就是那种时刻新生的充实的明亮的快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