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
王冕〔元代〕
我家洗砚池头树,(我家 一作:吾家)
朵朵花开淡墨痕。(朵朵 一作:个个)
不要人夸好颜色,(好颜色 一作: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留 一作:流)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
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繇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 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池头:池边。头 :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年—1350年)期间。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有一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此。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借梅自喻,感慨之下作此诗。
宋朝人特别喜欢拿“梅”来自称,如梅亭、梅峰、梅津、梅溪、梅屋、梅谷、梅崖、梅村等等,南宋人尤其喜欢梅花。
王冕是元代人,离南宋很近。他出身农家,比较贫苦,幼年还替人放牛,后来是自学成才。
等到成人之后,预感天下将乱,也就是宋元之际会有很多动乱,于是带着自己老婆孩子隐居到会稽九里山,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附近。他在那里造了几间草屋,命名为“梅花书屋”。
他是一个画家,又是一个诗人,很喜欢一边作画一边题诗,这幅《墨梅图》就是他自己画、自己题的。
诗的题目就藏有玄机。大家想想,梅花是什么颜色?有红梅,有白梅。大概到北宋晚期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奇思妙想,就是画“墨梅”。
这是一种大胆的艺术开拓——梅花的花枝和花瓣一律都是黑的,画家只用墨的浓淡来勾勒、渲染。这样的梅花,事实上是“超现实主义”的,因为现实世界从来不会出现黑色的梅花。
然而,中国画的这种“超现实”,不是为了制造惊愕、幻想的境界,而是为了启迪大家彻底突破形骸、颜色的束缚,去直接体验事物的本质,比如竹的尖、劲,梅的清、淡、瘦。这是用否定性的方式来完成新的建设,是艺术的辩证法。
第一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我家洗砚池的岸边长着很多梅花,这些梅花估计有红、有粉,但是我想让它在画纸上绽开的时候跟现实中绽开的时候不一样,梅花在现实中是有颜色的,但我是用淡墨画出来的,它是灰白色的。
这是一个铺垫,精彩在后面两句。
“不要人夸颜色好”,意思就是我不想让你看到这梅花有多么丰富的颜色,这并不是梅花的特点,梅花的特点应是它清幽淡雅的气质,所以说“只留清气满乾坤”。“清”,就是无色、清淡。
《小王子》里面写道:只有用心才能看清事物,真正重要的东西肉眼无法看到。王冕就是希望大家去体会梅花的清淡气质,不要关注它外在的形色。
《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巧言令色,鲜矣仁”,过分修饰的语言,过于美好的表情,往往是小人所为。真正的道德君子是平淡如水的,也可以说是平淡如梅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