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湖骨笛
骨笛一一中华音乐史的奇迹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距今9000-7000年)。
舞阳县贾湖出土。
骨笛以鹤类尺骨制成,从骨管上所留的等分刻符可知,在钻孔前经过了认真的计算。这件骨笛经测试可吹奏七声音阶,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且音乐性能最好的管乐器。
2.兽面乳钉纹铜方鼎(饪食器)
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一前1300年)。
1974年出土于河南郑州杜岭郑州商城,发现于内城东北部有大型宫殿遗址,内、外城之间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区,又称杜岭方鼎。
乳丁纹青铜方鼎共两件。一件通高100厘米,口径横长62.5厘米,纵长61厘米,重86.4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两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体质朴庄重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已发现的商代前期青铜器中体积最大。另一件较小,高 0.87米,重64.25千克,藏于河南博物院。就是上图。
青铜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各种用途。相传夏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象征九州。自此,鼎被视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历商至周,都托定都或建立王朝成为“定鼎”。
3.“妇好”鸮(xiao)尊(酒器)
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 前1046年)
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士。
器物为写实的鸮鸟形象,圆雕造型健硕有力,细部刻画纤毫毕现,利用两足与尾翅形成三点平衡,既呈现出工艺上的美观效果,又达到其作为酒器的实用功能。器身的龙、凤铸件单独铸造,与器身接合而成,整体用范达到10多块,体现了商代青铜仿生铜器的高超工艺。
4.玉柄铁剑
玉柄铁剑 ——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
西周(公元前1046 前771年)
1990年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出土。该剑由铁质剑身、铜质柄芯与玉质剑柄嵌接组合。经鉴定,剑身采用块炼渗碳钢技术制作而成。这是我国经科学鉴定的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从出土痕迹看,原剑身以丝织物包裹,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腱鞘内。它的出土,将中国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5.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酒器)
春秋(公元前770年 前476年),1923年新郑县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一收藏于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2015年12月,莲鹤方壶被运送至北京参展。
莲鹤方壶为一对两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仙鹤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翘首望着远方,造型灵动。
6.四神云气图壁画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永城市保安山梁共王陵出土。
壁画长 5.5米,宽 3.35米,位于墓室顶部。画面主体为一矫首飞动的苍龙,四周携朱雀、白虎与似鱼的怪兽,构成四神云气图。画面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且保存完好的壁画。
7.武则天金简
唐久视元年(700年)
1982年登封县嵩山峻极峰北侧发现。
金简重223.5克,以纯度90%的黄金制成,上刻双钩铭文63字,意为:武则天虔诚信奉道教真理,渴望长生不老,故特派小使臣胡超到嵩岳天门投递金简一通,乞求三官九府免除其罪名。金简上有五个武则天自造的新体字,分别是圀(国)、曌、日、月、臣。该金简是研究武则天晚年思想行为的珍贵实物资料。
8.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
北宋(960-1127年)
1987年宝丰县清凉寺出土
9.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1978年浙川县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此器身饰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附于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整件设计精巧绝妙,造型瑰丽庄严,纹饰玲珑剔透。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失蜡法铸件。
失蜡法。
失蜡法又称熔模法,是一种先进的青铜铸造工艺。即用蜡条塑成待铸器件的模型,然后淋敷细泥汁成整体泥范,晾干,烘烤出蜡,而后灌注铜液出器。其成品器形复杂,具有立体透雕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