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看电视剧的时候,好几次看到就餐的场景,说到扁食,知道它是一道面食,而我这个北方人居然不知道这道面食是什么,很好奇它的存在,于是上网找度娘,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就是我再熟悉不过的馄饨呐,并且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光我们这就有两种叫法:馄饨或者包面。
扁食又不完全等同于馄饨,扁食与饺子大致相同,扁食是中国的一道民间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扁食分为肉馅与素馅,素馅称为素扁食。
扁食,在北方方言区、闽语区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具体做法也各有差异。
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明代称为“扁食”;清代称为“饺子”。
北京、上海、苏南、浙江、贵州,以及中国北方等地通常称为馄饨;
四川、重庆等大多数地区俗称抄手,也有部分地区称包面;
湖北武汉地区、山东部分地区称呼为水饺;
湖北其他地区、安徽等地称为包面;
浙江台州地区称呼为扁食;
江西、广东、日本称为云吞,也有部分地区称包面;
福建部分地区称呼为扁肉;
山西称呼为饺子;
在台湾地区,以上称谓全有。
就这一道简简单单的美食,涵盖了全中国,基本都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扯出了这么多知识,连日本都参与了进来。
真让我感叹中国文化的渊源流长和博大精深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