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与错,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说起某件事,究竟谁对谁错,也不一定。它只是一把摆不平的尺子,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是另一个模样。法家和儒家心中的对错,辩论和反方心中的对错,理性和感性心中的对错等等均各有千秋。不能下得了定义,也不能把它们的一切说得清清楚楚棱角分明:这就是对与错。
不过,平常在生活中出现的对错实际上都来自于一些规则,人们根据对规则判定对错。比如闯红灯:如果你做了,那么你就是错的;如果你没有做,没有去闯红灯,那么你就是对的。由此,对错是不太会在生活中被单独提到的,它们只是某些标准的“助教”,人们说“你对了”“你错了”,是来源于一些问题,而不是空泛的,无根据的。
这个世界因为对错而衍生出复杂的人际关系,交织缠绕出一张紧密的天网——法律。对错与我们一生相随,它们时时刻刻衡量着我们的做法,我们却不能衡量它。有些时候难免心生厌恶,但却不得不感激。它分明了世间正反,也是一种保护我们的措施。试想,若是这个世界对错不分,保不齐正义与真相,清白的人被扣上“莫须有”的帽子,这天下又如何得以平定?
我们常讲“这就对了,就是好的”,“这才对嘛”。所谓“对”便是一般人心中说话生活的习惯,我们觉得这个“对”字听得舒心,看着也高兴,——即是血液里流淌的文明。“对”让我们过得顺心,不像“错”给人心中拴上一块巨石,搁在胸襟中难免有些不舒服,也沉甸甸的不像“对”那般轻松。
平时,一听“错”字,我们本能地就会生出些许反感的心绪。“错了就是坏的,是不可饶恕的,不讨人喜欢的”,“最好一次做对,错了就要重来”……“错”是人们心中的阴暗面,待它避之唯恐不及。但是,“错”又不一定就是十恶不赦的,也不必害怕错误。它可以帮助你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更上一层楼。反之,若是觉得“错”很不可见人就无视错误,日积月累,将会造成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
有时,“对”带给我们欢乐;有时,“错”使我们心生忧虑。他们是生活的来源,也是生活的基础。它们既是反义词,也是某种程度上来讲的同义词。它们不保守,也不极端,太多时候它们的定义还是来源于使用它们的那个人口中。
无论如何,“对”与“错”都是会带给人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