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写的祭酒,不是古代的官职,也不是祭奠酒,而是祭奠曾饮酒的我。酒尚在,酒桌尚在,酒文化尚在,而饮酒的我已不复存在。
二十年前,高考不幸考上大专的我开了酒荤,从此拜倒在“酒文化”的石榴裙下。
喝酒二十年,无数次喝醉,无数次从死神镰刀下侥幸逃脱,无数次逾越底线听从本能的控制。
第一次喝醉是大学的湖南老乡会,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喝了八瓶啤酒。我蜿蜒地走在回校的路上,双腿交错前进,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旋转,眼睛难以聚焦。
第一次失忆是喝二锅头。那天,我从下午踢球,一直踢到晚上,错过了晚饭。我们307的舍长、现在的郭行说去买宵夜,我起哄说买瓶小二回来喝。于是,我们伟大的郭行从金融美食街带回来一份炒米粉、一份炒通菜、一瓶升级版的二锅头。郭行、寻欢兄和我三人拿着便当盒开始分酒,他俩坚决不愿多喝。我自认为在平安实习的时候拿“皖酒王”练出了酒量,主动分了至少半斤。大半天没吃东西,加上踢了半天球,喝完就躺在床上睡着了。没有知觉的我把米粉、通菜和绝不消化的酒混在一起、布满了被子、床单和蚊帐上,当我醒来时,已经第二天下午放学了。我的室友们居然没有人嫌弃我、把我赶走,够哥们儿!而体力枯竭的我,居然没有醉死在梦里,够神奇!我在此后的二年时间里,只要闻到白酒就想吐,也从此开启了凡喝酒必拼命吃菜压酒的模式。这个阶段,只要是酒局,我一定是缩在后头的。但工作,我一定是冲在前面竭力完成的,谁要说喝酒不积极思想有问题,那根本就是瞎说,他根本不了解我!当我劝着甚至逼着同事、朋友、家人喝酒时,我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吗?我理解过他们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劝酒时,我的目的是什么?我的行为符合我原则、有利于我的目标实现吗?我要的是和我一起奋斗的伙伴,而不是要一个陪我喝酒的同事。
第一次险些闯祸是给老宋送行,在西湖大酒店我们五个人干掉四瓶“皖酒王”三瓶啤酒。别人醉酒当歌,我醉酒当街指挥交通。深夜里,哥仨穿过绿化带准备回宿舍,我站在汽车飞驰的莞太路中间,做交警的各种动作。万幸,没有一个司机也喝醉了。万幸,也没有一个司机是混黑社会的。如果我儿子长大了,上班了,喝了酒也这样,我高兴吗?我乐意吗?我放心吗?谁家没有父母?谁家父母不操心自家孩子?我把亲人、朋友、同事或是合作伙伴灌醉了,如果没有把他们安全护送回家,他们在路上被撞了、摔伤了、惹事儿了怎么办?他们的家人会怎样?我能逃得了干系吗?
曾经喝酒的我,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盲从于“酒文化”,误把“喝酒才是兄弟”、“喝酒才能做到业务”、“喝酒才能得到领导认可”当真理。过去喝酒是我身份认同与角色扮演下的选择。
如今,我选择不再喝酒,与喝酒的我决裂。我在此祭奠曾经喝酒的我,祭奠依赖于喝酒来解决问题的我,从此开启头脑清醒的人生旅途。
不喝酒,是我家人对我平平安安的期望。不喝酒,是我东家对我保持清醒创造价值的期待。不喝酒,是我自己独立思考不盲从的开始。
如果非要喝酒,才能做的朋友,那么,请您回到过去把他找来做你的朋友。或者,接纳我,我们依然有共同话题。
如果非要喝酒,才能开展的合作,那么,请您考虑清楚,我和我的企业能否给您带来价值。如果我们不能给您带来价值,请告诉我,并停止与我的合作。
我不喝酒,不是不和您喝酒,而是跟谁都不喝,不是不尊重,不是不耿直!以前喝酒,是以前的选择。现在不喝,也是现在的选择。尊重我,便尊重我不喝酒的选择。放弃了喝酒的路径依赖,我定能学会更好的方法与您合作,为您创造更好的价值。
世人都说戒烟难,我说戒便戒了。人人都讲戒酒难,我说戒便能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