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话还说,断人财路犹杀人父母。说得真好,都没错。所以,一旦钱财纠葛,任你万般能耐,都会若藤蔓缠绕。进则触动机关,保不定跟迄今悬案的某省某老师下场一般;退则心有不甘,又可能抑郁终了坟头长草。难怪老范感叹进亦忧退亦忧,幸好,我笃信庄老哥说的,做傻B也得是泛若不系舟。
我算得上饱食而遨游,不做鲲鹏不游北溟,就咋呼咋呼,像笋子外壳上惹人恼的毛毛。
昨天思考“剥笋”,今儿个想到“饥饿法”,发现万物穷尽皆是一个道理,不禁豁然开朗,若见五柳先生之桃花源。
所谓“饥饿法”,我打个比方。倘若大家薪俸都按照一定标准,按时发放以济家室,融融泄泄,地球自转如常,就太没劲了。驭人之道该是这般的:忽一日减发若干,理由是考功司及户政大账房共同决策,减发部分以考核论,用以奖勤罚懒,然后议决考绩评定(大明朝早干过这事,当时效果不错,最后结果不好)。此后一年叠积一年,再然后待大家全都糊涂却又感知薪俸有差欠时,忽然拨下银两若干,你说欣喜不欣喜? 且别急,接下来惯常步骤是:先隐秘不宣,但毕竟江湖,纸不包火,始若丝纹渗水状,再有裂隙,待到缺豁渐开,便任之滔滔。此时,大家早已不知薪俸被欠几何,只知雨露均沾,于是,众人砸嘴念佛喜大普奔,而被考绩扣下的银两却早就是过雁之毛入了饕餮之口。
比方打完了,其实“饥饿法”就是先用某种(他定)规则拿了你该有的食物,再饿你几天,最后分一点给你,你一定会感激涕零的。
备注:
最近,某委拨付两年前的啥啥钱钱,估计也没人弄得清楚。笋壳剥多了,谁记得清楚多少层皮呢?
一笔糊涂账,两股屎淋漓,如此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61274/8009696b2dcf1415.jpg)
网友评论